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48785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监护技术流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电监护技术流程心电监护技术是使用仪器对患者持续监测心电波形、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操作流程】(一)患者准备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基础血压、心律、心率等:患者神志是否清楚,能否合作;是否植入起搏器。2 .评估患者胸前部皮肤有无破溃及瘢痕,毛发过多者应备皮。3 .评估患者上肢活动情况及上臂皮肤情况。4 .评估患者输液通路位置。5 .评估患者指甲情况,有无指甲油、灰指甲等。(二)环境准备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三)用物准备1.床旁监护仪处于备用状态,且与中心监护站连接良好(根据具体设施配置情况选择)。2 .心电导联线绝缘良好,血压袖带无漏气,血较饱和度探头连接完好

2、。3 .校对心电监护仪时间,误差时间小于1分钟。(四)操作方法1.打开心电监护仪,根据工作要求输入患者相应信息,选择是否为起搏器植入者。4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5 .使用75峪酉精或者清水清洁胸前皮肤,将电极片连接于导联线上,按照标准电极位置贴于患者胸腹壁。6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要求选择心电监护仪屏幕显示的导联类型,调整波形大小。7 .将血氧饱和度探头正确戴于患者手指端。有灌注压监测项目时,应在屏幕中显示灌注压,用以衡量患者末梢潴注情况。8 .将血压袖带缚于患者上臂,使充气导管对准肱动脉搏动最强处。9 .设置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以及血压测量频率等

3、。10 调节报警音量。11 按恢复主屏幕显示键,返回监测界面。12 .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时,安装相应压力模块,设定监测项目名称、标尺,校准零点后开始监测波形及数值。I1.为患者整理导线及床单位,将呼叫器置于患者触手可及处。13 .定期记录监测数值,如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14 .心电监护结束后取下电极片,清洁患者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关机,断开电源。【观察要点与提示】1.电极片安放位可选择五导联、三导联或EASI导联.(1)五导联位置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下方:靠近右肩。右下(R1.):右腋前线第6、7肋间;(右下腹)。中间(C):胸骨左缘第4肋间。左上(1.A):胸骨左缘锁骨下方;

4、靠近左肩左下(1.1.):左腋前线第6、7肋间:(左下腹)。(2)三导联位置右上(RA/白):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嵬近右肩。左上(1.A/黑):胸骨左缘锁骨下方;靠近左肩。左下(1.1./绿):左腋前线第6、7肋间:(左下腹)。(3) EASI导联位置E(V):下胸骨处,第5肋间水平。A(1.1.):左侧腋中线,与E电极同一水平。S(1.A):上胸骨处。I(RA):右侧腋中线,与E电极同一水平。N:参考电极,可以置于任一位置,一般在第6肋以下,右髅部上面。2 .减轻因患者呼吸、躁动、变换体位等因素对心电波形的干扰。3 .遵循标准电极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为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描记、各辫膜听诊,心

5、胸部叩诊、胸外心脏按压及心脏电复律的位置,以便在抢救的同时不影响观察心电示波.4 .对起搏器植入者监护时应打开“起搏”功能,显示明显的起搏信号,以便观察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对于拟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RA、1.A电极片粘贴部位需避开起搏器植入部位,以免因粘贴电极片导致皮肤过敏:对于已经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将电极片粘贴在起搏器植入处。5 .对于躁动患者,做好约束,固定好电极片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联线打折、缠绕。6 .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时,如果房间亮度过高或监测传感器与皮肤的贴合度差,会导致外来光线被感知:休克、局部低温、低血压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等情况会使局部灌注不良而影响监

6、测数值;局部皮肤黑、色素沉着、染甲或灰指甲、血液等因素也会影响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准确性。7 .心电示波振幅太低时易导致P波低平或消失,不能判断P波形态及P波是否存在;QRS综合波电压变小,病理性Q波不易分辨;低平的T波误认为是心肌缺血的改变:太低振幅使原有心电图低电压的患者心电示波几乎呈一直线,心率显示为零,易被误认为心脏停搏。心电示波振幅太高时,P波、T波与QRS波也相应增高,心率将增高的P波与T波也计入,心率显示值为正常的23倍。如果在监护过程中遇到过高或过低振幅情况时,可以通过调整振幅设置、更换监护导联、调整电极位置、增加电极位置距离来纠正振幅过高、过低情形,同时通过描记R-R间期计算心

7、率、测脉搏、听心音或对照常规心电图来核实心率。8 .心电干扰当出现皮肤松弛、皮肤毛发较多、皮肤过油、电极质量不好、仪器老化、体位改变等因素时可出现心电波形干扰。护理时应及时排除上述因素。9 .假性心脏停播当心电监护仪出现一条水平线时往往是心脏停搏的标志,此时I需要检查电极片是否脱落,如果R波振幅设置过低,也会出现近似水平的波纹线,此时需要提高振幅。【并发症及护理】1 .皮肤过敏、破损与长时间粘贴电极易导致皮肤发红、破溃及电极片过敏有关。因此,粘贴之前应清洁皮帙,24小时更换电极片1次,每次更换不同粘贴部位:对于电极片过敏者,可以在粘贴电极片前喷洒皮肤保护剂或者使用抗过敏的电极片。2 .局部血液

8、循环受阻、皮肤受损与测量血压时袖带松紧不当或夹血靠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有关。因此,无创血压监测时,尽量避免在输液侧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手臂进行测量;对于连续监测无创血压的患者,建议68小时更换监测部位1次,建议至少2小时撤下血压袖带观察皮肤;注意袖套松紧度,防止袖套过紧造成皮肤损伤,引起淤血、瘀斑、水疱或水肿。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时,尽量测量手指端,病情不允许时可监测足趾端;传感器不应与血压监测或动脉穿刺在同一侧肢体,以免影响结果;在监测过程中至少4小时改变1次佩戴部位,以防止因局部组织循环障碍而引起青紫、红肿;一次性血氧饱和度探头不可重复使用。3 .焦虑与心电监测时发出报警音以及身上粘贴电极和连接导联线等影响患者休息有关;与担心病情及预后有关:与监护室不能留家属陪伴等因素有关。因此,护士应关心患者,加强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合理安排探视:根据焦虑产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抗焦虑药物。4 .肋骨或胸骨骨折见于骨质疏松、极度消瘦的患者,与将导联接头用力按扣在胸壁上已经粘贴好的电极片上有关,较少见。因此,操作时,应遵循先连接导联接头与电极片,再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壁上的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