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23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讲义文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下)【关键词】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协同推进清正廉洁的社会文化【内容简介】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讲分析了如何通过改革,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阐述了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大纲】通过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1999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

2、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到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新高度。混合所有制之所以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因为它解决了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问题。如果所有制分离,市场竞争就必然演化为所有制竞争。无论是哪一种所有制胜利,都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失败。如果私营经济胜利了,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无法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如果公有制胜利了,没有了私营经济的参与,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失败。实

3、际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资本混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因为都是私人资本,所以还提升不到所有制混合的高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法人产权相对独立,不受资本所有制性质影响,在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同时,保持各方资本的独立,因而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不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共同发展。企业做大了,公有资本和私有制资本就都做大了。这种制度设计有效化解了对市场竞争可能损害公有制经济的担忧,从机制上保证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把混合所有制从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对混合所有制认识的又一次重大提升,表明混合所有制

4、经济不但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同时也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因而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所有制形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当然,混合所有制要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还必须在混合之后,在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建立起符合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出混合所有制的制度优势,在与其他所有制的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才会具有吸引力。因此,这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于混改,重点提出务求改革实效,避免一混了之,加强改革和企业内部治理是关键。第二,是在国有资产监管层面,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因为不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就无法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资本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隔离墙,可以避免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随着“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国资监管机构管理企业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直接的“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变为通过派出董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管资产”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是一个重大的理念转变和观念突破。国有资本作为国有资产的价值形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实践中带来的却是根本性的转变。首先,这一转变破除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企业需要高度防范的事情。从资产角度看,国有企业的转让

6、、出售,常常与国有资产流失联系在一起,企业和政府都因此承受很大的压力,导致改革受阻。转变为“管资本”后,从资本角度看,国有资产转让不过是资产形态的转换。只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国有资产交易就是公平合理的。处理不良资产,不但不是国有资产流失,相反还意味着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其次,从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角度看,“管资本”摆正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管资产”模式下,政府与国有企业捆绑在一起。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政府不得不管人管事管资产,直接插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政企不分。国有企业也无法摆脱政府的干预,缺乏活力。“管资本”模式下,政府出资人身份与经营者身份分开,政府只能通过国有资

7、本出资人,以股东身份履行权利和职责,但不能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政府目标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转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政府角色也从“做企业”变成“选企业。不用为了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扶持僵尸国有企业。通过国有资本对企业的选择机制,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责任从政府身上转移到企业身上。竞争类企业只有搞好了才能保持国有企业的身份。第三,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形成全国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所有,分级代表。通过“管资本”的方式,可以通过资本平台把分级代表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形成庞大的国有资本体系和资本合力

8、,构建以国有资本为纽带的国有企业体系,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后,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供了便捷渠道。利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平台,通过股权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快速调整把国有资源更好配置在国家战略部署上。第三.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调整结构。十五大提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

9、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是一次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改变了过去主要从数量比重上考虑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思路。按照这一认识,我国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主要有两条:一是抓大放小,二是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政府主要抓大企业。经过企业内部整合、企业之间重组以及资源整合与合作,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减少。2003年国资委成立的时候,纳入管理的央企变成了196家,此后又不断兼并重组。虽然数量少了,但是国企实力却增强了,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1995年财富世

10、界500强首次发榜时,中国大陆仅有中国银行、中国中化集团和中粮集团3家企业上榜。同时,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后的国有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公益性、垄断性企业,如军工企业、货币制造企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等。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所处的部门都是公共产品部门,经营目标是单一的社会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益类企业。第二类是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钢铁企业、铁路运输业等。这类企业的目标是既要盈利,又要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商业二类。第三类是一般性、竞争性、营利性企业,即商业一类,主要目标就是盈利。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

11、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变化不断调整。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提出要针对当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国有经济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新一轮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三年国企改革行动的重要内容。第四,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我国最早是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时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大量国有企业据此开展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之后,2002年十六大提出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

12、进股份制改革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一以贯之”和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特色所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包含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一般内容,如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

13、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等等,但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国以来,国企中关于党的领导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历经数次调整。建国后到党的八大前这段时间,国企实行“一长制”,即生产行政工作的厂长负责制,党组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负有完全责任,对生产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责任。八大后到文化大革命前这段时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以党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凡是重大问题都应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决定,日常工作由专人负责分工。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实行一元

14、化领导,革委会取代党组织领导企业。文革结束后恢复企业党组织,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后,1978年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要求企业中的党组织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职权。1989年,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首次提出“党在企业的基层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之后就一直延续国企党组织“政治核心”的提法,直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再次恢复了国企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这里,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党的

15、领导和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的问题。现在国内有很多成功的民营企业都在学党学军,组织建设大量借鉴党建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华为。华为没有上市,采取的是劳动股份制。员工创造价值、分享劳动成果。其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任正非作为华为领导人,酷爱毛泽东文选,对其中内容非常熟悉,并经常引用。他讲话中明确要求华为干部要承担起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要求干部要长期艰苦奋斗,要有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不捂盖子,要有自我批判精神,用人要五湖四海,不拉帮结派等。这些与党建要求很类似,明显是借鉴了党建经验。华为还坚持党委管干部原则。对于干

16、部任用,日常实际管理干部、员工的管理团队有建议权,华为大学、专业委员会以及人力资源部、干部部等组织有评议权,党委有干部否决权和弹劾权。这些成功的大的民营企业内部都设立了纪律检查部门,严格查处企业人员腐败行为。其纪检部门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原来在国家公检法工作的人员。大企业之间有一个黑名单,因为腐败问题而开除的高管会被列入黑名单,被开除后就无法再到其他大企业担任高管。曾经有一个企业高管因为收了关系户一个高级行李箱而被开除。这里还可以讲一个例子,一家著名民营企业在进行党员登记之后,发现公司中党员的绩效考核大多处于A级,说明在民营企业中党员的素质相比也是很高的。这些成功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体系,虽然没有冠以“党建”的名称,但是其治理方式与党建非常类似,可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可以有机结合的。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内部人控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的企业治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把党的领导和建设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也符合现代企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