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唯物辩证法意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唯物辩证法意蕴.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唯物辩证法意蕴(摘要)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从转型的动力看,近代以来中国对现代性文化的需要,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从转型的方向看,发展葆有中莘民族文化特性的社会主义现代性文化是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的。从转型的过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经由历史的中国文化否定之否定而形成。从转型的方式看,“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把握。从转型的原则看,坚持和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防止文化转型走向极端,是对质量互变规律适度原则的坚持。唯物辩证法视角的审视为深度理解把握中
2、国文化现代转型提供了科学方法。(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转型;文化主体性;“两个结合”;唯物辩证法现代化是一种全面的社会转型,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当今中国正在进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推动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因此,中国的现代转型不仅要求经济的现代转型、政治的现代转型、社会的现代转型,也要求文化的现代转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出发,把中国文化发展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新时代文化使命。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是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当代中国在坚持文化主
3、体性基础上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并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过程。这个过程起源于中国对现代性文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遵循中国文化发展的辩证规律,找到了适合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并通过“两个结合”的方式推动历史的中国文化经由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向具有现代性的中国文化转化,既保护和坚持了文化主体性,又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本文将从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方向、过程、方式和原则五个方面阐释其辩证发展规律。一、转型的动力:现代性文化需要新的矛盾的出现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新的矛盾来自新的需要,新的需要打破旧事物内部的平衡,形成维持原状的旧势力与创造新态的新势力之间的对立斗争
4、,进而产生旧事物向新事物飞跃的动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和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呼应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与之相契合的文化做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则需要现代性文化做支撵。现代性文化即具有现代性因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如工业文化、民主文化、平等文化等。文化具有引导、教化、凝聚人心的作用,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对现代性文化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发展中国家,实现文化现代转型,进而生成现代性文化,可以在民众中营造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环境,增进民众对于现代化的认同并激发民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中国文化的现代
5、转型,催生了对现代性文化的需要,这种新的文化发展需要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力。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程,落后反动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发展。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在近代西方现代化的开启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天职”观念与“禁欲主义”观念相互结合促进了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2)英格尔斯强调,西方文化所孕育的“现代性的精神”在现代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具有前提性作用。(3)不可否认,“资本主义文化现代性不仅为资本主义总体精神与制度的确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6、作用,还对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起着不同的助推作用“(4)。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客观要求文化完成从落后到先进、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归根结底来自中国对于现代性文化的需要。中国人民认识到这种现代性需要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它开始于近代中国落后的现实,发展于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全过程。鸦片战争的爆发,旧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现实暴露出来,屡战屡败的现状迫使中国人民开始反思落后原因。这种反思大体经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11)二者的特性打破了结合的壁垒,为结合的发生创造了重要条件。其三,作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提
7、供了驱动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组织,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本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二者的同一性。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事实上肩负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的三重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的),同时又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居于领导地位,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而客观上极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同一性因素。三大矛盾的解决和中国文化转型的社会主义现代性方向的确立,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文化革命和发展现代中国文化过程中主观能动
8、性的充分发挥。一是掌握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导权。在意识形态上建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故而需要在文化发展领导权上掌握绝对的主动。这种领导是全面的领导、长期的领导、绝对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领导建设中国的现代文化。从扫除旧文化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开创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掌握对文化发展的领导权,引领现代中国的文化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式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命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
9、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4),并提出“第二个结合”的要求。这些举措培育和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意识,进一步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中国文化主体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文化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巩固。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25)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10、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形成了文化主体性的独特元素;革命文化的传承为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激发了国家认同感,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坚定动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文化主体性的基础;在借鉴和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正确处理了“旧”与“新”的辩证关系,科学有力地巩固了中国文化主体性。既按照历史发展潮流对传统文化中值得借鉴的部分进行形式与内涵上的改造,又按照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完善与拓展。一方面,以传统文化的旧形式承载现代理念的新内涵,为中华文化注入
11、现代活力。例如,“小康社会”的概念继承诗经中“民亦劳止,沟可小康”,小康本意指稍作安康的生活状态,经由“双创”,其内涵转变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必经的,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较低水平现代化的过渡性阶段、过渡性状态。另一方面,激活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爱国精神、奋斗精神、斗争精神等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的挖掘就是例子。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本质上要求文化夏兴。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6)文化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的基本属性。从历史性看,文化是发展的,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从阶级
12、性看,文化是体现阶级利益的,有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也有资产阶级的文化,还有无产阶级的文化,等等;从民族性看,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以地域为基础的群体差异,有欧美文化,也有中国文化,等等。之所以要文化复兴而不是文化复古,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与之相呼应的文化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和经济成就,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撵。中国文化从旧到新、从传统到现代,变的是性质、内涵、形式、内容等,不变的是文化的主体性。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最重要的原则是坚定文化的中国主体性,守住中国文化的“根脉”,在传承与发展的统一中使中国文化重焕荣光。复兴的中国文化应该在历史性上表现文化现代性,在
13、阶级性上表现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在民族性上表现中国文化特质,而非仅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7)。在推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实践中,还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一要反对混淆文化复兴与文化复古。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复兴绝不等于文化复古。文化复兴强调的是坚持文化主体性前提下的文化再繁荣;文化复古则是企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去“儒化”马克思主义,试图让“儒家文化”重新回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甚至主张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
14、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28)二要坚决反对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这主要针对一些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倾向,这种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的、彻底的,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会淡化、稀释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29)o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都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要素。(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2)(德)马格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5).周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71-274
15、.(3)(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4)杨生平.文化现代性与当代中国现代文化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5).(5)胡忠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18)曾冰.黄树森的中国现代文化观(J).唐都学刊,2017,(6).(9)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J).求是,2023,(19).(10)(19)(20)(23)(25
1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11)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J).求是,2022,(13).(12)(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93-301.(1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华书局,2016:357.(14)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15)严云受.胡适学术代表作(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80.(16)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J).文化建设月刊,1935,(4).(17)贺桂梅.重述中国: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18.(18周向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三维探析(J).学术交流,2023,(9).(21)冯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须廓清的几种错误倾向(J).思想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