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2011年5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2号公布2022年10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省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提供服务,适用本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公共服务的,应当遵守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第四条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满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理公共需
2、求。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参与政府服务活动,对政府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行政机关应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与政府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采纳其合理意见和建议。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第七条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应当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并逐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第八条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实行分级负责。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行各自的法定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政府服务工作。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本行
3、政区域政府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政府服务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规定实施的监督检查。第二章服务主体第十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责提供政府服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依照授权提供政府服务。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注重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严格市场监管,改善经济调节,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乡镇人民政府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职能。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
4、适时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决定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机关应当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行政审批环节,缩短行政审批期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有利于发挥行政效能、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配置上下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政府服务的能力。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组织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合理设置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部门,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
5、、一次告知制、首问负责制、代理制等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规划、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调解等方式,改善行政管理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十七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支持、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并加强对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行政机关除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外,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政府补贴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6、。第三章服务内容第一节公共服务第十八条建立健全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九条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用事业、扶贫、政府信息公开等服务。第二十条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行政机关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社会力量提供。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就业登记与失业
7、登记、创业培训及创业服务等就业促进服务,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公民平等就业。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全面推行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卫生健康、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第二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和服务
8、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在优先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福利服务的同时,逐步满足城乡居民福利服务需求。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等部门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等部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展继续教育,促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推进教育公平。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
9、府发展和改革、卫生健康、药品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优先满足公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等部门应当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扶持科技研发,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知识普及。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
10、民政府体育等部门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增强全民体质。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部门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水利、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广播电视等部门统筹城乡公用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城乡公用事业一体化:(一)完善城市供
11、水供电供气设施,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城乡用电同价,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城乡用水用电用气安全、方便;(二)加强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居住环境整洁;(三)健全城乡综合运输体系,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站场、航道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居民出行安全、便捷;(四)组织、支持公共服务企业发展邮政通信网络,实现城乡居民通信和上网等方便、快捷。第三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扶贫等部门完善扶贫政策,加强扶贫培训,实施项目扶贫,组织社会扶贫,推进开发式扶贫,提高
12、扶贫对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第三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公共服务工作。省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制定公共服务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各项公共服务的规模、标准,确定年度工作任务并分解下达。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公共服务的组织实施。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的规模、标准进行量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工作,可以受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委托实施公共服务
13、项目。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可以制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规划。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年度公共服务工作重点,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第三十八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按照适当补偿成本或者非营利原则确定收费标准。公共服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根据社会平均成本、经营者合理收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确定公共服务价格。确定和调整涉及公众利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公共服务价格,应当依法举行听证。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发
14、展改革部门采取措施,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控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减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担。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不得擅自改变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用途,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措施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第二节管理服务第四十条行政机关应当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和行政管理方式,在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职能过程中,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第四十一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服务合力。第四十二条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
15、制、权益保障机制等社会管理机制,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信访部门建立健全接待人民来访工作平台,集中办理人民群众来访事项。第四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应急管理、民政等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社区、社会工作者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社会管理服务。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督管理、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金融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
16、人、退役军人等自主创业,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发展改革、商务等部门应当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检查,建立健全价格服务网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督管理、公安、金融等部门采取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完善激励惩戒机制、优化信用监管、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围绕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建设资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