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鹅产业跃迁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鹅产业跃迁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鹅产业跃迁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鹅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推深做实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皖西白鹅产业,推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好我区皖西白鹅资源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绿色高端鹅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鹅产业跃迁式发展,真正实现“白鹅产业大有可为”,助推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步伐,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聚焦鹅保种育种、集中孵化育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以及鹅肉、羽绒羽毛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立足市场需求、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优势,巩固现
2、代养殖、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推进鹅产品加工提档升级,完善产品流通和推广营销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做长做优产业链条,推动规模养殖标准化、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加工精细化、市场销售品牌化,构建以皖西白鹅为主导品种的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提高我区鹅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全区鹅产业跃迁式发展。(二)卷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科学发展。晡准市场需求,围绕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券殖、鹅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羽绒羽毛制品和鹅肉产品生产加工提档升级。注重开发绿色高端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市场推介,扩大市场份额,推动皖西白鹅产品走向国内外高中端市场,做大做强我区鹅产业。坚持协同推
3、进,融合发展。加强社会资本、科研技术、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鹅肉及羽绒、羽毛制品精深加工,加快冷链、仓储、物流、电商等流通环节建设,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支持现代信息技术与白鹅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产业对白鹤产业链各环节升级改造,提高产业融合带动能力,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位置,把绿色发展融入各个环节,积极推动生态养殖、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绿色加工,优化和拓展鹅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容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面源污染有效控制、产业发展可持续推进。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强化白鹅产业
4、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绿色转型。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经营主体与政府共建产业联盟,共同开发、推广、应用最新的鹅产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完善现代鹅产业科技推广体系,以创新驱动产业提速发展坚持联农带农,共同发展。立足我区鹅特色产业优势,强化鹅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推行“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德立产销合作、技术服务及专业培训等联农带农机制,带领全区白鹅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农民增收。(三)目标任务到2027年,全区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扩繁场16家,新建或改扩建规模养殖企业260家,新增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家。全区鹅饲养量819万只以上,其中白鸽788万只、朗德鹅
5、31万只。种鹅存栏量61万只以上,鹅苗供应量900万只以上。引进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鹅食品深加工企业5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2家),引进培育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羽绒制品加工企业5家(其中10亿元以企业1家),重点打造1家大型羽绒羽毛交易市场。到2027年全区鹅产业及羽绒羽毛产业综合产值70亿元以上,其中鹅食品产业综合产值25亿元以上(一产产值12亿元以上、二产产值10亿元以上、三产产值3亿元以上),羽绒羽毛产业产值45亿元以上。二、重点工作(一)强化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皖西白鹅保种单位建设,推进皖西白鹅保护区创建和发展“以皖西白鹅省级保种场为依托,收集纯种皖西白鹅,加强种群选育,扩大种
6、鹅核心群规模,更新家系血缘,降低近交系数,逐步完善皖西白鹅良种繁育体系,为皖西白鹤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种源。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展家系选育,提升繁育性能,培育生产性能稳定的优势鹅品种(系),推进皖西白鹅种苗工程建设。到2027年,选留优质种鹅61万羽以上。(二)推行集中孵化模式以大型种鹅企业和扩繁基地为依托,在鹅养殖产业带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集中孵化和盲雏中心。支持种鹅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实施光照、温度等环境控制技术,提高繁殖性能,保障种蛋稳定供应,实现全季节生产。支持种鹅生产经营企业购置现代化孵化设备,引进先进脱温设备及配套设施,采用恒温自动化控制、循环孵化方式,保障鹅苗稳定供应。开
7、展集中孵化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孵化员、育雏员,提升种蛋筛选、蜉化、育雏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到2027年,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集中孵化和育雏中心3家,新增现代化孵化设备100台(套),年孵化量达到900万只以上。(三)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产业带建设根据产业基础,在我区固镇镇、丁集镇、罗集乡、江家店镇、徐集镇、顺河镇、单王乡等传统白鹅养殖集中区,建设种鹅扩繁基地和集中孵化中心,以点带面,形成白鹅养殖产业带,推动鹅养殖集聚发展;在养殖重点区域,探索生态养殖新方向,合理规划牧草种植区域,推行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统筹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鹅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按照品种优良化、兼殖设施化、饲养管理规范化
8、、疫病防控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发展目标,采取“政府主导、国企主建、镇村主管、企业主营”的建设和运营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要求,鼓励国有资本平台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由镇村管理并招引养殖场(户)入驻经营,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行“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支持和吸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小型养殖户、农村能人、退役军人、大中专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分户养殖、统一销售”的标准化养殖服务体系,提升整体养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支持对现有赛殖场和低效设施用地进行改造提升,用于标准化、规模化鹅养殖;在发展皖西白鹅传统养殖的基础上
9、,引进其他优良鹅种,开展养殖周期70-120天商品肉鹅养殖,扩大鹅产业产能,提升养殖效益;开展智慧养鹉试点,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提高生产监测统计和预警分析水平,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到2027年,新建或改扩建年出栏5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200个,新建或改扩建年出栏100oo只以上规模养殖场60个,新建10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基地6个,新增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个,力争培育鹅产业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应用场景15个。(四)促进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新建或改扩建一批鹅肉加工和羽毛绒及其制品加工企业,引进或研发一批新技术、新工
10、艺、新产品,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档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集中屠宰分割、鹅肉深加工、鹅绒制品企业。推动加工技术创新,研究更新工艺流程,提高原料制成率和自检自控能力,凭借先进的成本控制和优良的产品品质抢占市场制高点。推动羽毛绒产品类型升级,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产品差异化设计,增加出口市场份额。推动自有品牌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由贴牌生产逐步向自有品牌建设转型,着力打造具有“皖西白鹅”特色的“金”字招牌。支持固镇镇2024年争创国家级皖西白鹅产业强镇。到2027年,全区实现羽绒羽毛制品年出口创汇超6000万美元。(五)开展“双招双引”引进和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
11、的龙头企业“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食品工业园合作共建,瞄准国内知名鹅产业链主企业,围绕保种育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预制菜、熟食餐饮等领域主动对接、靶向招商。全面摸排鹅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和企业高层、科研专家、教授学者等,构建招才引智“绿色通道”,着力引进一批鹅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先进技术。支持我区鹅产品餐饮企业与“吴山贡鹅”等知名企业合作,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打造我区鹅产品餐饮品牌。探索组建由实力企业和区农投公司参股的鹅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指导并参与全区保种育种、圈舍建设、标准化养殖、活鹅收购、屠宰加工、产品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联结机制。到2027年,引进或培育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鹅肉
12、精深加工企业不少于3家、5亿元以上鹅肉精深加工企业不少于2家;引进或培育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羽绒羽毛制品加工企业不少于4家、IO亿元以上羽绒羽毛制品加工企业不少于1家。(六)创新流通和消费模式组织鹅产品加工及流通企业与机关、院校、超市、连锁餐饮企业等单位对接,建立直供直销关系。积极推广鹅产品连锁体验店等安全健康便捷的产品营销和消费新模式。支持鹅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鹅食品传统消费地区布局销售网点。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鹅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立联营协作关系,借助京东、天猫、抖音等网络管销平台,拓宽循产品销售渠道,扩大我区鹅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对外影响力“到2027年,在省内外建
13、立鹅产品销售网点50个,在我区固镇镇建设一个规范化、现代化、数字化的面向全国的羽绒羽毛大型交易市场,将我区打造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羽绒羽毛集散地之一。(七)加大鹅品牌宣传推介开展鹅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强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应用,构建鹅产品“地理标志+企业商标”营销模式。加大鹅文化宣传力度,在车站、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和区域添加着1.ogo或仿真雕塑,打造专属新地标。举办鹅美食文化节、鹅产业发展论坛,加大鹅美食展示展销,弘扬鹅美食文化。坚持“走出去”战略,采取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农产品交易会、赴外地举办皖西白鹅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举办皖西白鹅、皖西羽绒推介会、交易会
14、,提高我区福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八)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完善镇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好疫病防控各项措施,扩大对规模养殖场的监测排查范围,加大禽流感、小鹅瘟、鹅痛风、鹅卵黄性腹膜炎等疫病高发季节监测频次。强化养殖、调运、屠宰等关键环节监管,加强基层检疫人员配备,落实定人定岗定责,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规范动物检疫出证行为。强化养殖企业疫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其规范建立养殖档案,严格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完善疫病免疫程序,持续开展种鹅场疫病净化,提高养殖企业疫病防控水平。大力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试点,确保优质安全的鹅肉产品供应。到2027年,
15、建立鹅疫病防控专家服务队1个,对全区规模养鹅场每年开展疫病监测排查达300批次以上,病死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o(九)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建立鹅业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和科技培训基地,形成科技服务网络。通过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带动,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网络,以网络建体系,形成符合皖西白鹅产业总体发展要求的新型行业科技服务体系。支持羽绒羽毛相关单位或组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成立羽绒、羽毛研发中心,创建国家级羽绒羽毛检测中心。进一步完善和支持皖西白鹅产业协会和羽毛(绒)产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挥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协调、引领、服务和行
16、业监督、自律的作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鹅产业链的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鹅活体抵押贷款”“养殖设施抵押贷款”等专项金融产品,降低鹅养殖经营主体融资门槛,强化政策性担保支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鹅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扩大鹅特色农业保险业务范围,丰富鹅产业保险品种,加大财政保费补贴力度,引导养殖场(户)积极投保,提高抗风险能力,支持其做优做强。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成立鹅产业跃迁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鹤产业发展办公室,建立鹅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任务、责任、时限清单,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工作调度。压紧压实乡镇和相关部门责任,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区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二)加大政策支持科学编制乡村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加大鹅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盘活废旧厂房、闲置校舍、“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废弃和低效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等存量资源,对零散一般农用地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