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贵阳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完善双向转诊机制为重点,不断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不同级别、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17)166号)、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卫健函(2019)115号)、关于印发贵阳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方
2、案(试行)的通知(黔医改发2019)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2018年市政府下发的贵阳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筑府办函(2018)14号)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职能,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统筹规划区域内医联体建设,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落实财政投入,充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城市形成网格化医疗集团布局管理,县域形成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管理模式,并建立以远程医疗协作网和专科联盟等为补充,由医联体牵头医院统筹医联体内医疗资源,为医联体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治、康复
3、护理等服务。资源整合,提升效能。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重组和共享,明确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合作发展、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医联体牵头医院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与水平。创新机制,持续发展。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建设,通过医保的杠杆作用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联体内医疗卫生机构利益均衡和共享,激发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
4、内生动力,提高医务人员改革的积极性,保障医联体持续健康发展。(二)工作目标2020年,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清镇市建成12个医共体,实现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六城区纳入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实行“六统一”(统一人员调配使用、统一行政决策权、统一基础建设和物资设备采购、统一开展医疗业务、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统一绩效薪酬考核),乌当区、南明区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初见成效。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40%,其中城市医疗集团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65%,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县域内就诊率达90%,群众满意率达到87%以上,实行按病种付费病种数不低于150种,公立医院药占比控制在30%以
5、内。牵头医院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逐年增加20%以o2022年,群众满意率达88%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50%,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到260种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持续控制在30%以内。2025年,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65%,实行按病种付费病种数达300种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持续控制在30%以内。二、组建模式(一)网格化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根据贵阳市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网格化建立以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区级医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3个城市医疗集团。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具体托管南明区人民医院、白
6、云区人民医院及其南明区、白云区辖区内和贵安新区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并按照行政区划分别组建3个网格。贵州省人民医院牵头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市口腔医院等建立松散型医联体。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具体托管云岩区人民医院、花溪区人民医院及其辖区内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观山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并按照行政区划分别组建3个网格。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牵头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建立松
7、散型医联体。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具体托管乌当区人民医院及其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并按照行政区划组建1个网格。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与辖区内医院建立松散型医联体。医疗集团按照“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原则,保持“六不变”的前提下,对托管医疗机构实行“六统一”管理。“六不变”即,对原有医疗机构非营利性事业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归属关系不变、职工人员身份不变、财务补偿政策和政府投入方式不变、原有债权债务保持不变。“六统一”即,对托管医疗机构实行统一人员调配使用、统一行政决策权、统一基础建设和物资设备采购、统一开展医疗业务、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统一绩效薪酬考核。(
8、二)县乡村一体化组建县域内医共体。开阳县、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建立县医院(含中医院)(简称县级医院)为龙头,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含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管理,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医共体成员单位在原单位性质、人员编制、政府投入、职责任务、优惠政策等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药械管理、绩效考核。在保持人事编制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推动县域内医共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顺畅的联动机制,构建起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
9、有序就医的新秩序。鼓励有条件的市辖区开展医共体建设。鉴于目前贵阳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政府举办、企业承办、个人出资等多种性质,结合实际,按照双方自主选择的原则,鼓励辖区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以承建或直接托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专业康复机构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保持承建或托管单位行政隶属关系、单位职责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将行政决策、人员调配、业务管理、财产管理、药械管理、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在紧密型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三)专科协作式组建专科联盟。根据市属三级公立医院各自优势
10、专科资源,以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充分发挥城市三级医院重点专科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打破区域限制,组建区域内、跨区域特色专科联盟,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科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形成补位发展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互补,辐射和带动区域内、区域间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疗服务同质化,重点提升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救治能力。鼓励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市三级医院牵头建立全市专科联盟,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建立心血管专科联盟;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建立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专科联盟;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建立老年病专科联盟;市第四人民医院牵头组建
11、骨科专科联盟;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妇幼专科联盟;市公卫中心牵头组建呼吸、传染病专科联盟;市口腔医院牵头组建口腔专科联盟。(四)信息化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市、县、乡三级远程会诊网络体系,积极推动区域影像医学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建设。与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附属医院等省级医院实行远程医疗互联互通,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三、工作要求(一)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对医联体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行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把医联体党的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
12、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合理设置医联体党建工作机构,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配齐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二)创新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1 .统一行政管理、决策一致。一是由省卫生健康委和市人民政府成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履行对医疗集团的领导、管理和监督责任,承担审议医疗集团理事会章程、管理制度、办法及年度目标执行情况等重大事项,对各医
13、疗集团实行综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偿付、薪酬总量等挂钩;组建城市医疗集团理事会,由牵头医院党委书记担任医疗集团理事长,各成员单位领导及部分职工代表为成员。二是县域医共体组建县级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卫生健康、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医保等部门参与的县级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加挂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建立医共体理事会,由牵头医院主要负责人任理事长,其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人、职工代表等人员担任理事会成员的医共体理事会。三是充分赋予理事会自主运营的权力,落实理事会在人
14、员招聘、用人管理、内设机构、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医疗集团和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与各医疗机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对成员单位医疗机构进行绩效考核等。2 .统一人员管理、调配使用。一是城市医疗集团内人员合理流动,三级医院要向区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同时要积极吸收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三级医院执业和参与管理;医共体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置3%左右的流动送医岗位和5%左右的流动送培岗位,县级医院新聘用人员在完成1年的轮岗后须下派到基层锻炼2年
15、。城市医疗集团内区级医院流动送培岗位不低于6%。二是县域医共体实施编制备案制改革。医共体人员编制由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机构编制部门,按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种类型进行分类核定,编制总量由医共体统筹使用,编制总量内专业技术人员流动不受编制性质(差额和全额)的限制。根据“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的原则,新增人员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由医共体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统一待遇,并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同待遇。按照“县聘县管乡用”原则,为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三是由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以承建或直接托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康复机构方式积
16、极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由三级医院向承建或托管的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同时吸纳托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三级医院执业和参与管理,人员合理流动,调配使用。3 .统一业务管理、服务同质。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结合实际组建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保管理、护理质控、药事管理、综合绩效评价、质量控制、预约诊疗及转诊服务、后勤服务等管理中心,由各个中心对托管的成员单位实行医疗业务、公共卫生、药事、财务、绩效的统一管理;整合建立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医学检验、放射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药品供应保障等业务中心,统一调配医技资源,对托管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业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医共体内部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互认,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一体化、同质化服务。推动医防融合,建立对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分工协同,提供防治融合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