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课件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ppt(8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理心理行为行为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情感过程:情感过程: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过程: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注意注意感知觉、记忆、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意志意志兴趣、需要、动机兴趣、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第二节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分化第四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五节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第六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一、定义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情
2、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二、构成要素 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生理反应:情绪情感伴随着生理变化,如心跳、血压、瞳孔等,这些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所决定,较少受当事人主观控制。行为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测谎仪及其记录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姿态表情n身体表情u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n手势表情u是表达情绪的
3、一种重要形式,通常和语言一起使用。语调表情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一)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情绪来表达的。2.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n(二)区别1、情绪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而情感是人特有的。2、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外显性和不稳定性;而情感则比较稳定、深刻和内隐。3、从发展的角度讲,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在后。动物也有情绪思考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什么?什么?情绪,是情绪,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什么?情感,情感
4、,四、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2.情绪的维度两维:愉快度和强度三维: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四维: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3、情绪状态的分类n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n激情:短暂而强烈的情绪状态n应激:危险情况下的高度紧张状态情感的分类n道德感: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n理智感:认知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n美感: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五、情绪与情感的作用适应功能适应功能:个体早期主要依靠情绪与外界联系以维:个体早期主要依靠情绪与外界联系以维持生存。持生存。动机功能动机功能:情绪的生理唤醒成分是驱使个体活动情绪的生理唤醒成分是驱使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的基本
5、动力。组织功能组织功能:情绪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对个体的其他情绪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对个体的其他心理活动尤其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心理活动尤其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信号功能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人类交际的: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重要工具。第二节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n(一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和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行为的激发者激发者。n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n(二二)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推动幼儿的动幼儿的认知活动。认知活动。情绪是
6、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所以幼儿喜欢观察猴子。【研究成果分享】1、张述祖,研究词的情绪色彩对识记和保持的影响,词的情绪色彩对识记和保持的影响,发现: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 有恶感的词在识记效果上更为明显,保持效果更显著。2、朱曼殊,研究情绪态度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 发现:一是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二是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三是儿童为了强调某事物,甚至改变语序。第一、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第二、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
7、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第三、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第四、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第五、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3、孟昭兰 研究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三三)情绪对儿童交往发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展的作用-是儿童是儿童交往交往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
8、人交往。n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n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的人际交往。(四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影响影响个性个性的形成的形成1、在生命的头几年中,在与不同人、不同事物的较长期的接触中,由于成人对其的不同态度、方式,儿童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2、儿童由于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便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为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体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得到父母关
9、心、爱抚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反之则孤僻胆怯。第三节第三节 发生和分化发生和分化一、情绪的发生n(一)原始的情绪反应n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n初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二)原始情绪的种类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观察指出,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有三种:(1 1)怕n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n(2 2)怒n新生婴儿的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n(3 3)爱n新生婴儿的爱是由抚摸、轻拍或搂抱而产生。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儿童初生时有五种情绪反应:吃惊、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惊惊奇奇悲悲伤伤厌厌恶恶兴兴趣趣愉愉快
10、快(三)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具有两个突出特点: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2、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二、二、情绪情感的初步发展情绪情感的初步发展(一)布里奇斯的理论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n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n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n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n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n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n24个月时,分化出比较稳定的欢乐。(二)林传鼎的研究林传鼎的情绪发展理论认为:n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已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情绪
11、反应,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n第1个月的后半月-第3个月末,相继出现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n4-6个月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n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20多种情感。n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n(1 1)泛化阶段(0 01 1岁)n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n0.53个月,出现了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但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与不愉快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面部表情。n46个月,开始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欢、忿急。(2 2)分化阶段(1 15 5岁)n这一阶段
12、儿童情绪开始多样化,从3岁开始,陆续产生了同情、尊重、爱等20多种情感,同时一些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3 3)系统化阶段(5 5岁以后)n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这个时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多种高级情绪达到一定的水平,有关世界观形成的情绪初步建立。(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n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n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n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n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n57个月时,出现惧怕;n68个月时,出现害羞;n半岁1岁,出现依恋,产生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n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
13、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第四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u社会化u丰富和深刻化u自我调节化(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分为三类:1、幼儿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2、幼儿对教师的微笑;3、幼儿对小朋友微笑。第二、三类就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1岁半和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自己笑对教师笑对小朋友笑总数年龄次数次数次数次数1岁半6755.34738.8475.791211003岁11715.6233444.5929839.797
14、49100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学前儿童同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增长,学前儿童同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往。往。(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引起幼儿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46儿童,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思考:为什么幼儿教师
15、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牵着手。(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意、表扬。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 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 儿童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社会性需要的满足有密切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有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幼儿的情绪影响重大,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主要动因。【案例】一名儿童,在家、在幼儿园,吃饱穿暖,玩具很多,父母、老师都挺爱他的,但他在幼儿园就是不高兴,也不愿意上幼儿园,通过谈话、观察发现,其他幼儿不理他,没有同伴一起玩,使其产生了痛
16、苦的情绪。原因是什么?(三)表情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0-2岁的儿童,毫不保留的表露表情。2岁开始,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情感。4-8岁幼儿运用的各种情绪交往手段发生变化。4岁幼儿主要依靠眼色,而8岁儿童,则学习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手段。二、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一)情绪情感的丰富化情感的丰富化,包括两种含义:(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相继出现许多高级社会性情感高级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尊敬、同情、羡慕等(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n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n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n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幼儿高级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幼儿道德感的形成过程幼儿道德感的形成过程n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n3岁后.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n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n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