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行动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行动方案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
2、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以数字政府建设赋能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全方位打造线上线下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智化的融合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助力增效。(二)工作目标2023年底,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市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统一编制、联合审核、动态管理、全面实施机制更加完善,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大幅提升,高频事项网上可
3、办率达到100%。2025年底,政务服务事项全要素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建成线上线下泛在可及的融合服务体系,高频事项掌上办、便民事项就近办、跨域事项异地办、关联事项集成办,全面建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共享”的政务服务体系。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标准化1.明确政务服务事项范围。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形外,将我市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事项范围,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统管理。其中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备案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公共“首席事务代表
4、”制度,推动实现即办事项的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全过程当场完成。基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咨询、预约、取叫号、服务、评价、监督“六统一”管理。2023年底前,制定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配合)8 .规范审批服务。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办理,严格按照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提供线上线下服务,不得额外增加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严格执行并完善信息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20
5、23年底前,制定特殊环节事项清单,建立特殊环节限时办结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过程中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流程并向社会公布。(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配合)9 .规范审批监管协同。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健全审管衔接机制,行政许可事项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要求,逐项明确对应的监管部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过程数据和监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依法有序流动,推动审批和监管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审管联动。(责任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10 .规范中介服务。市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持续清理
6、政务服务领域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对确需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对中介服务的规范管理,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建立政务服务事项与中介服务事项对应关系。推广应用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公开服务指南,明确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等要素,不得强制企业选择特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实行信用等级评价、资质动态管理,整治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市场垄断、“红顶中介”等问题。(责任单位:市各相关部门)(二)规范线下政务服务11 .规范“一门”设置。统一政务服务场所名称,市、区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为“XX政务服务中心”,市级
7、专业政务服务场所为“市政务服务中心XX分中心”,区级专业政务服务场所为“XX区政务服务中心XX分中心”,各镇(街道)政务服务场所为“XX区XX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政务服务场所为“XX镇(街道)XX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其中已并入党群服务中心的可增加相应的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标识。落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管理规范,推动专业政务服务场所纳入本级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税务局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12
8、.规范“一窗”通办。各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逐步整合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合理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一件事集成服务牵头部门应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向综合办事窗口整合。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建立窗口动态调整和办件高峰应急处置机制。2023年底前,制定一窗通办工作规程,各区实现镇(街道)事项综合办事窗口全覆盖;2024年6月底前,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市相关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结合“人才专利服务”“企业开办”“税务”“社保医保”“司法”“公积金”“建设工程”“不动产”“公安”等领域设置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进一窗出”。(责
9、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税务局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立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星级动态管理机制,促进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提升。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第三方常态化评估,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围。(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20 .深化“一件事”集成办。深入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重点推动生育、教育、就业创业、医保、社保、开办企业、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等领域关联性强的高频事项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
10、主题集成联办,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推动套餐式服务进驻“粤省事”“粤商通”平台。2023年底前,新增不少于500个“一件事”套餐式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灵活就业等13个高频“一件事”落地实施。(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21 .推广“免证办”。加快国家、省部门签发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建立电子证照发证、用证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在申办、受理、审核
11、、决定、送达等业务办理全过程应用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加强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的推广应用,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场所、“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探索创新“扫码亮证”“无感通办”等应用场景.2023年底,各级政务服务中心100%对接粤省事码、粤商码。(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配合)22 .优化“就近办”。市、区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授权、帮办代办、白助办、视频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加强与园区、银行等合作,拓展和创新公共服务应用,丰
12、富自助服务渠道。各区采取镇园互动或联合园区运营机构开展“园区办”,做好园区企业咨询、接办、代办服务。2023年底前,各区推行园区“一站式”窗口服务,政务服务自助办100%覆盖全市镇(街道)、行政村和产业园区。(责任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保局等市各相关部门)23 .拓展“跨域办”。建立健全就近申报、异地收件、远程流转、属地办理的跨域通办工作机制,探索推动用户身份认证“一次认证、跨域通行”和电子证照逻辑汇聚、动态调取、实时核验、异地互认,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融。推动与中山、江门、阳江等地区建立线上线下区域协作,优化线下“跨域通
13、办”窗口和线上“跨域通办”专区,以点带面探索构建珠江口西岸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拓展跨境通办合作模式,面向港澳企业居民推出更多高频事项的便利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24 .做好“一号通”。建立健全诉求精准流转和智慧应答工作机制,升级12345便民服务热线智能平台,完善热线知识库,建立接诉即办、退单争议审核、无理重复诉求处置等关键步骤处理规则,提升前端受理与后台办理效率,推动政务服务诉求7X24全天候响应、全流程闭环管理,使企业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一次解决。(责任单位:市市民服务热线管理中心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配合)25 .推出更多便利办。
14、推动水、电、气、公证、法律援助等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和“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各级政务服务场所根据业务需要提供错时延时等弹性服务,加强适老化、适残化改造,面向长者及残障人上提供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等专项服务。2023年底前,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敬老服务专员”“助残志愿者”,探索提供点对点“无碍办”“上门办”等帮代办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五、全面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26 .加强平台建设统筹。深化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15、台建设和运维保障,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融合,为各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提供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公共支撑。严格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和验收,原则上能依托国家、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的,不再批准建设相关业务系统,确需建设的业务系统须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融合和数据共享。2023年底前,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市级政务服务业务系统的数据贯通,全面融合线上线下身份认证、咨询辅导、预约办事、排队叫号、“好差评”等功能,推进事项、数据、应用等线上线卜.统一管理、同源发布、一体服务,实现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互通互联。(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
16、(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配合)27 .强化平台公共赋能。建设预约、取叫号、申请、受理、审批、评价等环节全贯通的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政务服务审批、服务、监管。按照“市级统筹、统分结合”原则,推广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运用实践,实现四级政务服务的平台支撑。基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四减四免”工作,推广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等证明材料的减免复用、信息互通共享等服务。支撑电子认证服务和互信互认服务,实现用户身份信息跨区域、跨部门互信互认,提供在线物流等公共支撑功能。(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8 .提升政务服务数据“一网共享”能力。建立健全常态化政务数据共享协同和质量管控工作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标准规范,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全量化汇聚、标准化治理、场景化开发,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时效性。组织市、区业务主管部门对照国家部门授权的共享数据清单,编制国家部门回流共享专项数据目录。深化数据专项应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