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509637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大象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3.4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采取了适宜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安全且易于理解的实验活动,例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以直观展现氧气的支持作用,以及使用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的实验来揭示二氧化碳的存在。此外,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科学历史资料的阅读,促使学生逐渐领悟空气包含多种成分以及它们大致的体积占比。教材进步通过讲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到空气中氧气的实际比例。鉴于红磷燃烧实验的操作难度和潜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可以选择通过演示虚拟实验或者播放预先录制的安全操作视频,以替代实际操作,确保学生既能学到

2、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风险。最终,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的核心科学观念。二、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熟悉了人体呼吸作用涉及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以及绿色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大气中的这两种气体。利用这些基础知识,教师能够较为轻松地弓I导学生理解空气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然而,直接让六年级学生通过实验手段精确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是一项颇具挑战的任务。三、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科学思维:能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搜集到的证据,运用分析、逻辑推理证明

3、自己的观点。(3)探究实践:能基于证据质疑和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4)态度责任: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要净化和保护空气,热爱自然。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蜡烛、广口瓶、火柴、玻璃片、澄清石灰水。(2)活动场地,实验室。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搜集到的证据,运用分析、逻辑推理证明自己的观点。六、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铁生锈是铁与水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卜.发生的一种缓慢的变化。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成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空气的知识?生h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氢气等。生2:我们会吸入氧气,

4、呼出二氧化碳。地球上大部分生物没有氧气就无法生存。生3: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灭火就是要隔绝氧,气。139生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生5:二氧化碳可以做成干冰,快递雪糕时可以用它保温。生6,空气中还有氮气,医院里常用液态氮作冷冻治疗。生7:实验。师:同学们对空气知识了解得真多。关于空气,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们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一定会含有二氧化碳。我们还知道物体燃烧也需要氧气,那么物体燃烧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吗?还是会放出别的什么?生2:怎样验证物体燃烧时有没有放出二氧化碳呢?师: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殊的性质,那就是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科学上常利用这一性质来判

5、定二氧化碳的存在。老师为大家准备r蜡烛、广口瓶、火柴、玻璃片和澄清石灰水,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蜡烛燃烧会不会放出二氧化碳。(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按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中要注意以卜几点:实验步骤1中要注意把蜡烛固定好,以免在步骤2中脱落下来。步骤2把瓶子倒过来时,要注意保持瓶盖密封,以免瓶中气体泄漏。实验过程中注意用火安全。实验结束后和小组同学讨论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师:实验结束。请各小组快速整理好实验材料。谁来说说看,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生1:在实验步骤1中,我

6、观察到用瓶子罩住燃烧的蜡烛,蜡烛很快就熄灭了,并且产生了一些烟雾。说明瓶子里的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氧气用完了,没有新的空气补充进来,蜡烛就熄灭了。从时间上推测,瓶子里的氧气含量不多。生2:在步骤2中,我观察到把澄清石灰水倒入号瓶轻轻摇晃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生3,我们在步骤3中把澄清石灰水倒入号空瓶里,同样轻轻摇晃,澄清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生4:我知道了,号瓶里有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生5: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为什么号瓶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生6:因为号瓶里有蜡烛燃烧过,是不是燃烧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号瓶里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号瓶没有变化说明空气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很多

7、,所以号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具备了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了,观察仔细,善于分析推理。科学家也像同学们一样,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再多次反复验证,搜集证据,最终得出结论。这3个实验的确如同学们所分析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物体燃烧。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混合,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号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所以号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做完了这组实验,关于空气,你还想了解什么?生:是不是所有物体燃烧都会放出二氧化碳呢?师:要想知道某一物体燃烧有没有放

8、出二氧化碳,我们都可以通过刚才的实验来进行验证。但是科学家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本身含有碳元素的物体燃烧才可能放出二氧化碳,那些不含碳的物体燃烧是不会放出二氧化碳的。生1,我想知道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中还有哪些成分呢?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和证实的呢?生2:空气中哪种气体含量最多?师:科学家和同学们一样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他们想了很多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5-36页,想一想,我们能从这些故事中收集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学生阅读,小组讨论)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生1:我知道了普里斯特利发现的气体应该是氧气,因为氧气能支持物体燃烧,使蜡烛燃烧

9、得更旺盛,也能使老鼠更加活跃。生2;我知道了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空气总体枳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乐二氧化碳确实很少,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O怪不得刚才号瓶里的澄清石灰水没什么变化。生3:我觉得科学家们太厉害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有味道,也不能把它们分开来称量,但是通过红磷燃烧实验就能计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红磷,红磷燃烧后只产生固体,不会产生气体。它燃烧时会冒出大量的白烟,这些白烟其实是燃烧产生的新物质,即非常细小的五氧化二磷颗粒,由于颗粒很小,看起来像是白色的烟。红磷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安全隐患,没办法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不过老

10、师可以给大家演示虚拟实验,来看在科学家们是怎样做的。教师通过中央电化教育馆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演示实验)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生:我观察到红磷在瓶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会有水进入密封的瓶子里面,水量大概占瓶子体积的5。师:为什么水会进入瓶子里呢?生:因为红磷在瓶中燃烧会消耗掉氧气,而红磷燃烧后只是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颗粒,不会产生其他气体,所以瓶子里就有空间腾出来/当止水夹打开后,水就会进入瓶中,填充这部分空间。师:红磷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颗粒不是也占空间吗?为什么会有空间腾出来呢?生:固体和液体占的空间相对气体很少,就像固体的冰和液体的水占的空间差不多

11、,但是一点点水就能产生很多水蒸气。师:你真善于触类旁通。那为什么通过测量瓶中的水量就能知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呢?生:因为能进多少水,取决于瓶子有多少空间,瓶子的空间又取决于瓶中空气消耗掉的氧气,所以进多少水就说明瓶子里原来的氧气占了多少空气。师:刚才有同学说很佩服科学家,老师也很佩服你们。你们能把观察到的现象、收集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看来你们不仅能做实验,也会做实验分析,已经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了。最后我们来回顾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h我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比较多,约占空气总体枳的78%,氧气约占21%这和我原来想的不一

12、样,我还以为空气中氧气是最多的,然后是二氧化碳。生2:我还学会了研究空气的几种实验。生3:我以为所有物体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今天才知道红磷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只会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空气中氧气含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气体,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空气中还有很多奥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深入了解,进行更多的探究。七、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策略始于对既有知识的激活,即通过引导七年级学生回顾和交流他们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自然而然地搭建起对“空气乃是一种混合物”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解框架。继而,课堂设计了直观生

13、动的实验环节,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以及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后的变浑现象,使学生亲手参与到科学探索之中,深刻体会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是可以通过实证实验加以确认的真理。接下来,为了拓展学生对空气组成的全面认识,教师安排了阅读环节,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及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并通过模拟或视频展示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界是如何量化氧气在整体空气体积中的比重的精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强调“实证主义”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意识到即使是看似抽象的科学原理,也是通过收集实证、运用分析推理等方式逐步揭示出来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培养了他们崇尚理性、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课堂环境宽松活泼,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探究意愿。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采集数据、分析信息、逻辑推理,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科学观察力、分析判断力,同时也锤炼了他们规范表述科研成果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学生脚踏实地、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