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已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经济社会》已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市场资金价格水平变化市场资金价格水平在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水平。近年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在低水平徘徊,2005年,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2%,2006年为2.25%,2007年为2.09%,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005年为1.54%,2006年为2.01%,2007年为2.79这两种利率是我国目前货币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其水平接近一年期存款利率甚至比一年期存款利率还低,说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十分宽松.从银行体系来讲,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水平的上下最能反映流动性的余缺,因而也是观察潦动性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在银行体系
2、存贷差扩大、超额准备金充足的情况卜.,货币市场资金必然是供过于求,因而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只能处在较低水平。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外汇储臧的快速增加使中央银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从1994年开始,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加之投资环境的改善,参加世贸组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由于银行结售汇制度对个人、企业及商业银行持有外汇有严格的数员限制,中央银行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不断买进,国际收支顺差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外汇储藏.我国的结售汇制度规定,中资企业的外汇收入绝大局部必须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所需外汇则从银行购置:而外汇指定银行只能持有定额的外汇准备
3、头寸,多余局部则要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出生给中央银行。在大量外聚集中到中央银行的同时,等量的基础货币也就投放出去。虽然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但也只能对冲掉局部,剩余局都在优币乘数的作用下,必然导致倍数货币供给量的被动供绐。据统计,我国外汇储藏2007年底到达15282.5亿元,外汇占款到达111565.2亿元人民币(见表4)。中央银行为新增外汇储藏投入了超过10万亿元的基础觉币。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了发行央行票据等力度较大的对冲措施,但很难对冲干净,剩余局部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对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表4我国近年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变化情况年份200020012002200
4、320(M200520062007外汇储W(亿美元)1655.72121.72861.4032.56099.38188.710663.415282.5外汇占联亿元14814.S17856.423223.334H46.952592.671211.19幽0.3111565.2基他货币(亿元防491.439851.745138.252M1.4588S6.IM3I3.I77757.IoIX5.4外汇占秋/洪1货币(%)40.644.851.46S.989.4110.7127.3109.9资料来源:根据4中国金融年赛3(20012007年)计能整理而成。xeooooooUOOOO!0100OOOoo60
5、MO(0M0200002003IaH200662007图123-27年佛善存款余靛及其增女速度(四)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运行节约了清算资金的占用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已经建成,2005年6月,连接全国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的中央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推广运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HEPS)也于2006年完成了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工作,加上各商业银行的行内资金汇划系统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各地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为清算资金快速运行提供了全方位渠道.特别是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运行后,实现了所有跨行资金清算的零在途,较原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和商业银行联行
6、往来多环节.转汇,极大地节省了清算资金的在途时间。”据有大资料介绍,2006年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日均处理跨行业务56万笔,金额达1万多亿元.清尊资金的零在途等银行和企业可用资金的增加,也就意味若整个银行体系无形中多出1万多亿元的超额准备金。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的技术提升,加快了货币资金的流动,总约了货币流通的时间本钱,这可视为流动性过剩的技术性原因.(五)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流动性进一步集中中国经济开展中客观存在的梯度差距,使追求高收益、高回报的银行资金跨区域流动现象十清楚显.全国东、中、西部银行贷款占存款比重依次下降,说明经济落后地区的银行资金有相当一局部流入到兴旺地区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
7、后期以来,随若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西部地区和欠兴旺地区的商业银行县级及其以卜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单笔贷款发放金额十分有限,众多的基层网点成为当地资金的吸管,聚集起来的资金自身无权放贷,只有向上级行转存,由此巨额资金流向大中城市、兴旺地区、大企业和垄断行业。这种怙况使兴旺地区和商业银行总分行资金I-分充裕,从而形成了一方面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而欠兴旺地区经济开展所需资金依旧短缺、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筹措困难并存的局面。我国经济开展的不平衡和银行信贷运用重心的偏移,在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三、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缺乏到过剩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是驾忧参半的.一
8、方面,它说明银行体系的运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社会的财富积累到达相当规模:另一方面,它也给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带来诸多压力,大量超过经济承受能力的资金如不进行有效疏导,势必会影响经济和金融的槎定运行。(一)流动性过剩使通货膨张压力增大在此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由于前期投资增长过猛,已经在局部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但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由外贸顺差为表现形式的外部失衡短时期无法扭转,国内投资商增长和梢物增长过慢的差异所导致的内部失衡也日益明显。目前我国投资消费比率已经到达70%以上,国内和国际经验都说明,如此高的投资消费比例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内部失衡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由投资过热带来的投资品价格
9、势必上涨,而同部消费品生产由于未能得到应有亚视,也会推动消费品价格上升。在全社会资金非常充裕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渠道进行疏导,紧随而至的往往是物价辘升的危险。从近期有关数据看,潦动性过剩对价格体系的影晌已从结构性转为整体性,不仅房地产、股票价格全面上涨,而且,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也开始上升,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8%,大火超过年初确定的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的调控目标,2008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到达8%左右。如果流动性过剩得不到有效控制,未来个时期通货膨胀压力还将继续增大。图2283-2007年居民消殳价格(二)流动性过剩推动资产价格上扬乃至形成资产泡沫国际经验说明,流动性过
10、剩极易造成资产价格高估,并产生资产泡沫。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后,流动性开始泛滥,从股市到房地产,几乎所有资产都被严重高估,形成巨大资产泡沫。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灭,最终酿成了长达卜年之久的经济循条.我国近年来已经出现了类似日本当年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扬,资金向虚拟经济聚集的迹象。由于居民投资和创业渠道仃限,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过多的资金必然去追逐房地产和股票等少数投资晶种,如果这种情况盲目持续,必然积累资产泡沫.20032007年,我国房屋销住价格涨幅分别为4.8%、9.7乐7.6%、5.5%和7.6%,尤其是大中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已经超过了局部居民的经济承
11、受能力,导致这种现软的个重要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使投机房地产的交易者容易获得资金。2006年以来,过剩的流动性又开始向股市聚桀,推动沪深股票价格快速上涨.,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到达6124点,比年初上涨3449点,2007年末,上证、深证粽合指数分别5262点和1447点,比年初增长97%和163%。股市出现局部泡沫现象,不少绩差股、亏损股股价严重脱离公司经营业绩根本面,相当一同部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幅度己经透支/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2007年末股票市值到达3271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5.92007年末,沪市A股势态市盈率海达59倍,而美国、英国、韩国、中国杏港等成熟股市的市盈率大约在1020倍的区间内波动。无限膨胀的资产泡沫一旦破灭,将对实体经济和众多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害。(三)流动性过剩会增加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金融稳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给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在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多家银行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