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奋斗中党所形成的独特优势是全面的,包括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J这些独特优势的全面形成和坚持发挥,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自觉自信、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深刻的历史智慧,成为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宝贵的政治资源和安身立命的政治基础。借此机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理论底蕴:以马克思主义铸牢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指导思想之魂指导思想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
2、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勇毅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强基石,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塑造的根本和前提。(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斗争策略,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
3、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路,在此基础上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提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新的研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
4、史性变革,各族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二)马克思主义奠立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基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内蕴于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无本之木。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于顺境中开拓进取、无坚不推,于逆境中努力奋起、无往不胜,就是因为理想信念之光不灭,始终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清醒。这份信仰的坚定不移,根本上取决于马克
5、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以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历史动因,在此基础上并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列宁指出:“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
6、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任何一种理论,只有与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这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贯通融合,才能在实践中展现思想伟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相互联系、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贯穿其中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精髓与中国实
7、践深层互动、积极同构,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用实践创新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之种在中国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之“的”,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保持独特优势的一条根本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清醒的理论自觉。二、文化底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之根任何一个政党都应该植根于它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互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价值
8、观念、道德尺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独有文化养分、赋予鲜明中国特色。我们要以“第二个结合”为实践之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和丰厚滋养。(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独有文化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包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形成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苦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忠贞精神、“治
9、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创新精神这些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气概,培育了中国人民独有的精神家园,构筑起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脊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显著的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因子和宝贵精神财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仅被重新贯通、凝聚、升腾,还在中国共产党人积极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独有文化养分,也为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奠定深厚精神基础、提供坚强精神保障。(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
10、理论创新赋予鲜明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建构,并有效指导中国实践,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价值观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大同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崇尚修德的道德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万物相联的观点、“自由人联合体”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等高度契合。这些中华
11、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相贯通,并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话语、中国智慧,使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源泉,支撑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其与马克思主义融通结合的过程中,也支撑着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共产党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三)以“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2、“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这个结合,才能点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火炬,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同时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先进思想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提供源源思想动力。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激发文化主体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没有创新创造,文化就不会发生发展;没有创新创造,更不会造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自觉,以“第二个结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另一方面,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是凝聚社会
13、共识的思想价值载体,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坚决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侵蚀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蔓延的消解,切实增强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自觉性坚定性,建设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历史底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中国共产党繁荣富强之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承担民族复兴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优良素养将使其能够最广泛地凝聚全民族的共识和思想,汇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担当起实现国家富强
14、、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使命。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也将不断得到强化和淬炼,使全体中华儿女对党的信心信任信赖更加坚定。(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道路的探索和开启。正当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在苦难和挫折中抗争求索之时,马克思主义诞生,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就将之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把中华民族推向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李大钊曾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中
15、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指出:“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发展进步开启历史新纪元,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揭开历史新篇章。(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开创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
16、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夏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昭示着中国和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有步骤地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各项事业显著改善,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根本扭转、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把历史的车轮推入了正确轨道,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