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健康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健康教育.ppt(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内容1心肺复苏的急救 2应急、健康教育、应急健康教育;3应急健康教育的目的;4 应急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原则;5 应急健康教育的内容;6 应急健康教育工作目标;1.1心肺复苏(CPR)定义: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方法,即为心肺复苏法。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一、一、心肺复苏的急救心肺复苏的急救一、心肺复苏的急救一、心肺复苏的急救1.21.2常见心肺骤停的原因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如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肺栓塞、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包填塞、主动脉瘤破裂、二尖瓣脱垂、脑血管意外的等。一、心肺复苏的急救一、心肺
2、复苏的急救现场伤害:如溺水、触电、电击、严重创伤、大失血等。 药物中毒: 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钾盐、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已酰胆硷、锑剂、吐根硷、受体阻滞剂、异搏停、氯喹等。手术及麻醉意外: 如咽喉部、颈部、纵隔、心脏、胃肠、胆、泌尿道、眼部等手术、低温麻醉特别是当体温降30以下时。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 如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诊断或治疗性操作: 如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起搏器故障、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内腔镜检查及导尿等。 v心心肺复苏的急救肺复苏的急救1.应急、健康教育、应急健康教育v1.1应急 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v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
3、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v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抗旱救灾、应急避难等等。 1.1.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 件或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包括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 件。1.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v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4、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和意外性;(2)、多元性;(3)、频发性; (4)、危害性;(5)、综合性和系统性; (6)、群体性(公共性);(7)、阶段性;(8)、国际性;事件种类v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1.1.2.1预警事件v(1)发生或者极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v(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v(3)发生传染病菌(毒)种等丢失;v(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与化学中毒、
5、核和辐射损伤事件;v(5)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v(6)自然灾害发生后,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v(7)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 v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可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等预警级别,并分别以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预警事件的预警级别1.1.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
6、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一)传染病1、鼠疫:发现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v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
7、,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v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6、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 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高发地
8、区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 10、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 2例及以上死亡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5 例(高发地区 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 3 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 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
9、染病例。 15、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 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14、钩端螺旋体病: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 v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10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3 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v18、流
10、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 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 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v19、流行性腮腺炎: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v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 1 例及以上。v21、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v22、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v23、输血性乙
11、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 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 HIV 感染。 v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 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v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 v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v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
12、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v(二)食物中毒: v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0 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上; v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5 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上。 v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5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上。v(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 1 人及以上的。 v(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 例及以上的事件。 v(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 3 例及以上。 v(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 1例及以上。 v(七)传染病
13、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v(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v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v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及以上;或死亡 1 例及以上。v(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v(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 3 例及以上。 v(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 1.2 健康教育v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v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1.3应急健康教育v在应急事发生前或发生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宣传和教育系列活动。 2、应急健康教育的目的v深入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与能力,消除恐慌,稳定社会,实现科学、理性
15、地应对突如其来突发事件;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素质。v通过开展应急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增强公众的卫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对食品食用卫生等生活科普知识的认识。促进社区对有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应急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原则3.1方式;(1)发放资料、折页、宣传画、画报;(2)开展现场专题宣传活动 ;(3)得用宣栏、黑板报、科普画廊、(4)组级局部公众坐谈会、讨论会;(5)开展面对面的干预、咨询活动;(6)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讲座 ;(7
16、)加强卫生应急知识培训 ; (8)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开展各类事件相关知识的 宣传;(9)及时开展事件信息交的流、通报;(10)开通热线电话为群众提供咨询活动;3.2 原则v应急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则是:v(1)统一部署、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属地负责(2)预防为主、分级响应、针对有效; (3)反应迅速、尊重现实、规范维法; (4)科学有序、理性有度、实用易懂; 常见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影响v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钩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肠道传染病、疟疾等v气候变暖气候变暖血吸虫、疟疾、登革热、乙脑、肠道传染病v干旱干旱水源污染,肠道传染病(痢疾),老鼠向居民区迁移v地震地震综合性问题(传染病暴发不多见) 常见灾后潜在暴发传染病v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甲肝和戊肝v虫媒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登革热、疟疾、丝虫病、乙脑、恙虫病、黑热病、人禽流感、狂犬病v疫苗可预防疾病疫苗可预防疾病流感、麻疹、白喉、脊灰v其他其他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疥疮、结核病、艾滋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包括急性血吸虫病)、嗜曙红细胞性脑膜炎 不同季节的传染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