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综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综述.ppt(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综述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经济学界提出“减政放权论”,核心主张是国家掌握对企业的所有权和重大经营决策权,并将一定程度的经营权交给企业。 蒋一苇、孙冶方、刘国光、董辅衽的观点 现实政策的实施: (一)扩权:1979年初从地方(1978年10月四川重钢、川化等6家)到中央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扩权、实行留利、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五个文件。 (二)试点经济责任制:1981年初从地
2、方(山东)扩展到1982年全国的试点经济责任制(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递增包干)。 (三)1983-1984年的国家从企业税制改革上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1988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城市经济改革成为重点,从1986年12月国务院颁布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围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来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开始,从试点城市到全国范围的股份制、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 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通过同年8月1日实行企业法。承包制和租赁制、企业自主权、厂长负责制、政企关系以法律方式确定。
3、 经济学界关于“两权分离”的理论主张对政府政策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84年10月实行以税代利的第二步“利改税”,目的是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隶属式分配关系改为税收关系,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 企业改革的几种形式的探索 1、小型企业的租赁制 2、大中型企业的资产经营责任制 3、各类企业普遍采用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承包制的反思: 1、承包制内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成本增大 2、政企关系难以理顺,企业在外部预算约束软化的情况下短期行为严重 股份制的探索: 1970年代末期城乡集体经济中。 1984年7月新中国第一家股份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成立。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
4、票标志着股份制在我国的形成。 1985年我国开始在广州等地的国有企业中设立股份制试点,探索两权分离的形式。 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进行产权改革的几种主张: 1、部分产权内部化 2、部分产权个人化 3、模拟产权外部化19891991 1988年国家实行双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企业竞相通过股份制形式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全国掀起第二次“股份热”。 1989年治理整顿,清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股份热骤然降温,一些地区甚至要求退出股份制试点。 1990年国务院提出关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意见,1990年11月和1992年4月上海和深圳两市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19921997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
5、1992年十四大报告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企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内容为十六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的问题。 1993年底通过公司法确立法律依据,1994年百户企业制度试点,国有小企业大规模以公司制、出售产权、股份合作制以及过渡(租赁、托管、兼并、破产)形式进行改革。 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理论界形成了两种倾向: 1、
6、产权改革为核心 2、政企分开为核心 产权论者的主张: 在将政府的双重身份与职能分离的基础上构筑新的公有产权主体,即不同形式的国有资产持股公司,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 1、股份制企业集团 2、各种基金组织 3、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1)上海模式 (2)武汉模式 (3)深圳模式1997 1997年十五大报告:“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
7、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十五大报告提出两个战略性调整 “着眼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离和竞争力。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一个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要把两个调整结合起来。 战略思路是分类指导: 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选择国有控股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国家有序退出。 “抓大放小”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
8、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步伐”。 抓好大的、放活小的的总体思路: (1)收缩战线、突出重点、优化国有产业结构; (2)搞好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通过企业并购和债务重组等手段,使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 (3)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形成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在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时,我理解是解决好点和面的关系,现在是以面促进点。国家在面上强调抓结构性问题,出台促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大量政策和保障措施。国家主要抓点。重点是垄断性产业的改革,通过打破垄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阶段主要是立足结构性的战略调整,主要行业是通讯、航空、铁路、电力和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改革,垄断性行业改革也是分阶段逐步深化。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