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不端法律怎么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术不端法律怎么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对学术不端,法律怎么管?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学位法中,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内容,就是将“学术不端”明确规定为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的情形,对学术诚信作出进一步强调。学术不端行为破坏学术诚信、误导研究方向、浪费研究资源、降低教育质量、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给国家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建设带来多方面危害,其治理是一项多领域、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我国学术研究发展实践和法律体系,构建相应的长效机制。从当前对学术不端的治理现状来看,我国正在通过法律规制、政策指引、教学科研机构自律和公众监督,多管齐下,努力建
2、设健康、诚信的学术研究环境。第一,法律规制层面。我国目前涉及学术不端的相关法律规范,主要来源于教育部和科技部颁布的相关部门规章和部门规范性文件。2016年9月1日施行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高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规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部门规章。同时,学术不端的相关法律规范在民法典、刑法等基本法律中亦有所体现。例如,民法典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和名誉权来规制抄袭、非法署名等违法行为;刑法的侵犯著作权罪,可以处罚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出版、传播他人作品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第二,政策指引层面。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来指导科研诚信建设,规范学术
3、研究行为。例如,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第三,教学科研机构自律层面。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普遍设立了学术审查和管理机构,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对机构内部人员的学术不端进行认定和处理。第四,公众监督层面。近年来整个社会对学术诚信的关注度和识别能力日益提升,学术不端事件时常在媒体曝光,公众监督成为推动学术诚信的重要力量。法律规制作为学术不端治理的基础方式,在概念界定、法律责任细分以及救济规则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学术不端”一词在我国长期属于学界内部评价和行业伦理的范畴,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2003年9月科技部颁布的科
4、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提及了学术不端,而直至2012年8月颁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才在部门规章中规定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责任。此次学位法明确使用了“学术不端”这一概念,但相关的配套制度还应进一步跟上。第一,学术不端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清晰界定。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将学术不端界定为“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并列举了“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然而,学术不端行为在具体认定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模糊地带,导致实践中标准的不统一,甚至产生不一致的评价结果。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规范存在差
5、异。例如,人文社会学科往往比较重视解释,自然科学和工程则更侧重于实验数据和精确结果,学术规范的差异影响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以创新为导向,学术工作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例如,当前利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学术创作,是否属于学术不端?此类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议。第二,学术不端的法律责任有待进一步细分。目前我国对学术不端的法律规则,主要集中在规范定性方面,未能进一步对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定量层面的细分,这也导致了在实践中轻微学术不端和严重学术不端可能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公平性不足。第三,学术不端处罚的救济规则有待完善。学术不端的法律规制使学术不端的处罚通常较为严重并
6、且有长远的影响,因此学术不端在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责任的同时,也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救济规则,给相关人员公正的申辩机会,并且保证学术不端法律追责过程的正当性。学位法的颁布,为学术不端的法律规制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机,该法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时,学位授予单位将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是一种“应当型”规定而非“可以型”规定。换言之,一旦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学位将必然不予授予或被撤销,体现了法律对学术不端处罚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结合此次学位法的内容,我国未来学术不端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应当关注以下内容。统筹法律他律和行业自律,进一步
7、明确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和认定标准。学术规范建设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国学术不端的治理以法律为基础,但亦不能忽视行业内部共识和自律的重要作用。学术不端的概念界定和具体认定标准,同样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在学术规范建设中的作用。在法律对学术不端进行原则性规定的同时,专业协会亦应当凝聚行业专家共识,定期发布各专业领域学术不端具体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建立概念清晰、体系完善的行业规范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同法律规则协调并进。区分程度与类型,构建更为细化的学术不端法律责任体系。学术不端不仅需要明确定性,还需要尽可能准确定量。未来我国学术不端的法律规制应当根据学术不端的严重程度予以细分,并设立轻重有别的
8、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来看,可以根据学术不端的行为性质、行为预谋性、行为影响范围、行为对研究完整性和公共信任的损害程度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相同的行为类型也可能会引起从轻微到严重的不同后果。例如,同样是数据不真实的学术不端,可以分为轻微的数据错误、一般的数据篡改和严重的数据伪造等情形;又如,同样是抄袭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分为轻微的少量抄袭、一般的部分抄袭和严重的完全抄袭三种情形。平衡及时公正处罚与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学术不端处罚救济机制。在构建学术不端法律责任体系的同时,应同步完善救济规则,保障被指控学术不端者接受处罚时,有申诉和上诉的权利和途径。这种救济机制可以防止学术不端处罚被错
9、用或滥用,不仅保护个体的权利,也有利于维护学术健康和信誉。具体来看,救济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保障被指控者在处罚认定过程中有自我陈述和辩解的权利;其二,有公开透明的处罚认定程序以及明确的证据规则;其三,如被指控者对处罚决定不服,应当有权提起申诉程序;其四,在处罚过程中保护相关人员的隐私和声誉,在最终决定作出后,再按需公开相关信息;其五,处罚应与学术不端的严重程度相匹配,应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处罚,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田刚来源:学习时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食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
10、在自己手中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是一种全新的食物发展理念,突破了以粮食为主的单一食物来源观念,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了人民对食物多样化、营养化、健康化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了大食物观的重要性,“大食物观”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怎样准确理解“树立大
11、食物观”。践行大食物观,必须深入理解其中心要义,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立体式把握大食物观的丰富内涵。大致归纳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从食物来源层次,食物不仅来自耕地,还包括森林、草原、海洋等多种资源空间。同时,食物不仅来自传统的农作物、畜禽、水产等资源,也包括更丰富的生物资源。这意味着要面向山、水、林、田、湖、草等整个国土资源,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第二,从膳食结构层次,不仅指向主粮,同时指向“副”食,注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同时,大食物观强调食物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注重膳食结构中食物的种类,使膳食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从产业链层次,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流通、
12、销售等完整供应链条,通过各个环节的紧密协作,多渠道开发食物资源。同时,大食物观不仅强调各环节的安全,即建立严格的食品标准和监管机制,又强调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即采用绿色高效、节能减排等技术,确保产业锥安全可靠、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第四,从地域层次,我国地域条件差异大,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形成了区域性、独具特色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塑造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消费结构,形成了各地鲜明地域特色的“土特产”,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食物需求。第五,从全局出发,食物供给更加丰富多元。为此,我们要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自觉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保护、加强食品安全治理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广泛开发食物资源,拓宽
13、农业生产空间领域,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而奠定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基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着力点。树立大食物观,这不仅明确地体现了保障食物安全的战略意图,而且对国人树立全面均衡的膳食意识、实现多元化的膳食平衡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着力。一是开发多元化的食物供给渠道。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向多元化、高效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提高食物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有效缓解生产面临的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减轻粮食供给压力、缓解供求紧平衡态势。二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大食物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健康、和谐和平衡的价值追求,尤其与传统
14、饮食文化中的“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天人合一”等理念高度一致,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大食物观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全面、科学的食物发展理念,意味着新的传承和发展。三是满足个性化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尤为重要的是,大食物观强调满足公众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鼓励人们树立营养、健康、绿色的食物消费观,推动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大食物观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发展路径。以大食物观来统筹粮食安全,这既是饭碗越端越稳的坚实保障,也是百姓越吃越好的现实要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
15、动态跟踪、突出创新支撑、加强宣贯引导,让大食物观落实落地。首先,充分挖掘地方土特产优势,优化食物供应结构和布局。以地方特色资源作为独特优势,以特色种养、特色传统食品、功能性食品为重点,开发特殊地域、特殊品种的专属性特色产品,以特性和品质赢得市场。同时,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特点,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新要求,合理规划利用耕地、牧地、渔场、林地等资源,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一方面,拓宽食物价值链,以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用标准化技术改造提升乡土产品,做强产品加工。另一方面,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将土特产与科技、人文元素结合,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做活商
16、贸物流,鼓励地方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线上线下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其次,加强科技驱动,促进食物全产业链升级。围绕食物产业链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一方面,推进现代种业振兴,加强作物品种改造提升和农产品性能优化,发挥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等优势,积极开展农业优势品种育种攻关,同时重点推动生物技术,重视“向微生物要食物”。另一方面,在设施农业、加工技术、食品研发等方面开展攻关,研发适合多样化食物生产的设施设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引入设施农业,提升食物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水平。同时,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食品安全水平为重点,面向更广泛的食品领域,优化加工工艺和流程,开发更多高附加值、营养健康的食品。最后,加强食育推广和宣传,引导绿色健康饮食观念。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等方式,将大食物观、健康饮食和减少浪费的理念纳入学校课程和社区宣传手册,并将大食物观与传统文化结合,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习俗、技艺等,展示传统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