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71670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摘要: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照应是继词汇衔接手段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二语当中都应用了照应这一衔接手段。其在二语中的应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译者认清英汉互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语篇英汉互译应用差异一、引言衔接(cohesion)是语篇(text)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它侧重的是句间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胡壮麟等,2005:179),因此,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关于语篇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

2、的定论,按照胡壮麟先生的话,语篇可以小到一个词,大到一部小说。衔接强调的是句间的不同成分在语义上的衔接,所以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文中所涉及的语篇分析材料在篇幅长短上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含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1.1.ipsis)及连接(ConjUnCtiOn)。照应是继词汇衔接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照应除了使语篇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它在修辞上还有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而避免语篇措辞的累赘感。

3、掌握中英语篇照应衔接手段的共性和差异性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照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及其差异1.内外照应在英汉语篇中,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照应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所指对象可以在语篇当中找到参照点,另一个所指对象无法在语篇当中找到参照点,韩礼德和哈桑把前者归类为内照应(exophora),后者为外照应(endophora)0就外照应而论,受话者需要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人们的共识中识别所指对象的参照点,所以指示成分与所指对象之间没有涉及语篇衔接的问题,因此,文中所探讨的照应关系主要是内照应。内照应又可细分为回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a),回指是指指示成分

4、的所指对象是在语篇的上文,而下指是指指示成分的参照点在语篇的下文当中。具体的例子将在下文当中涉及到。2.人称照应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照应分为三类:人称照应(persona1.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reference)o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及名词性物主代词来实现照应关系的。人称还可细分为第一、二、三人称。第一、二人称的所指对象主要是发话者和受话者自己,所指对象是不言而喻的,意义非常清楚。相比之下,第三人称的所指对象是发话者和受话者以外的人,指示成分在语篇当中的参照点需要受话者进行识别

5、才能建立二者之间的照应关系,所以在人称照应系统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语篇衔接功能。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于回指上文的语篇成分。从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英语中有表示主从关系的关系代词,而汉语则没有。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汉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在对应的英语语篇中可以用关系代词来表达。例如:(1)ThentheyreturnedtotheRospo1.iPa1.ace;butthecountandtheb1.uedominohada1.sodisappeared;thetwowindows,hungwithye11owdamask,weresti1.1.occupi

6、edbythepersonswhomthecounthadinvited.A1.exandreDumas:TheCountofNonteCustom译文:于是他们回到了罗斯波丽宫,但伯爵和那个戴蓝色半边面具的已不见了。那两个挂黄缎窗帘的窗口里还有人,他们大概是伯爵请来的客人。译者:王帆例(1)通过关系代词“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修饰前面的“thepersons,而在对应的中文译文中,由于汉语没有关系代词,所以符合其表达习恨的手法就是用人称代词“他们”回指上文中提到的“黄缎窗帘的窗口里的人”。3.指示照应指示照应指的是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proximity)来确定所指对象

7、(胡壮麟,1994:56)o在英语中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的中心词、修饰语或限定词this,that,these和those(以及充当附加语的副词here,there,now,then)来实现的,在汉语中则为“这”和“那“,表示复数意义的则是“这些”和“那些“,以及派生的词语(如这时、那时、这里、那里)。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示照应方面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指示代词this和that以及汉语对应的指示词“这”和“那”的用法上。从使用频率看,this要大大低于that,而“这”则高于“那在英语语篇中,当出现that充当指示成分的情况时,其译成汉语的对应词通常为“这”,试看以下的例子:(2) Fora1.ongti

8、menoweatinghadboredhimandhenevercarrieda1.unch.Hehadabott1.eofwaterinthebowoftheskiffandthatwasa1.1.heneededfortheday.ErnestHemingway:O1.dManandSea译文:好久以来,吃饭使他感到厌烦,因此从来不带午饭。他在小船的船头上放着一瓶水,一整天只需要这个就够T0一一译者:段菲例(2)中的that与上文的abott1.eofwater,是一对照应关系,翻译成中文时,便处理成符合汉语习惯的“这如果换成“那”的话,整个句子读起来显得非常的拗口。在英语语篇中,发话者可

9、以用that指称受话者刚刚说过的话,而汉语却反其道而行,使用“这”来指代受话者所说的话。请看下例:(3) uThey1.osttoday,theboyto1.dhim.Thatmeansnothing.ThegreatDiMaggioishimse1.fagain.译文:“他们今儿个输了J孩子告诉他。一一这算不上什么。那了不起的迪马吉奥恢复他的本色To一译者:段菲例(3)是用“That”回指上文的“They1.osttodayw;但是译文是用“这”回指上文的“他们今儿个输了在汉语语篇中,“这”还可以回指上文提到的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在英语语篇中,这种情况下则一定要用that与上文建立互相解释的照

10、应关系。例如:(4) Hesaidnothingforamoment.Then:uIscribb1.edsomethinginmynotebooktheotherdayforfutureuse,justhadtheideawhi1.edrivinga1.ong;thathappensa1.ot.,R.J.Wa1.1.er:TheBridgeofMadisonCountry译文:他一时间没说什么。然后说:“我那天在我笔记本里记下了一些话以备将来用。是在开车时临时想到的,这是常有的事。”一一译者:梅嘉在例(4)中,用“that”回指上文提到的已经发生的事情uScribb1.edsomethingi

11、nmynotebooktheotherdayforfutureuse而在相应的汉语译文中则用“这”而不是汉语的对应词那指称上文的“那天在我笔记本里记下了一些话以备将来用“。根据苗兴伟先生的观点,在汉语语篇中,“这”和“那”在表达时空距离时往往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英语中的this和that的指示用法则较符合时空实际的远近距离。英语中的非选择性指示词the,它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用作限定词和修饰语来限定名词或名词词组,用来表示所限定对象的确定性(definiteness),并以此告诉受话者其所指对象可以从上下文或情景语境中获得。在英语中,the既可以回指,也可以下指,它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高于任何其

12、它的指示词。在翻译(英翻中)中遇到其照应用法时,译者通常采用零式特指的手段处理原文,即重复原词的方式表达原文的意思。汉语中虽然没有定冠词,但是受话者可以从语篇的已知信息中掌握所指成分的特定性和特指性。试比较下面例子的中英文对照:(5) Hewasano1.dmanwhofisheda1.oneinaskiffinGu1.fStreamandhehadgoneeighty-fourdaysnowwithouttakingafish.Inthefirstfortydaysaboyhadbeenwithhim.Butafterfortydayswithoutafishtheboy,sparentsh

13、adto1.dhimthattheo1.dmanwasnowdefinite1.yand.ErnestHemingway:O1.dManandSea译文: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一一译者:段菲例(5)中,当o1.dman”第二次出现时,通过其前面的定冠词the来回指上文的ano1.dman,从而确定其在发话者和受话者认知中的确切身份。译文中当“老人”这个词再次出现的时候,译者采用重复原词的方式翻译原文,受话者可以参照上文的已知信息来确定其特指

14、的指示对象。3.比较照应比较照应指的是用比较事物异同的形容词或副词以及它们的比较级(如Same,simi1.ar1.y,different1.y等)所表示的照应关系。它在语篇中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可以表达实体或事物的相同性、相似性、差异性或质与量的优劣等(黄国文,1988:99)o在表达方式上,汉语也可以像英语一样,主要通过一些形容词或副词(如同样的、类似的、不同的等)来表达英语中所涉及的不同种类的比较意义。汉英两种语言在比较照应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英语除了可以利用词汇和句法手段表示照应关系之外,还可以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形式表达比较意义,而汉语只能依靠前者。例如,汉语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结构来

15、表达总体比较,常见的有“和差不多如一样”,“像之类的”,”也是如此“,“不像那样”等。例如:(6)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鲁迅呐喊译文:Tonightthereisnomoonata1.1.,Iknowthatthisisabadomen.ThismorningwhenIwentoutcautious1.y,Mr.Zhaohadastrange1.ookinhiseyes,asifhewereafraidofme,asifhewantedtomurderme.Therewe

16、resevenoreightotherswhodiscussedmeinawhisper.Andtheywereafraidofmyseeingthem.So,indeed,werea1.1.thepeop1.eIpassed.一一译者:杨宪益、戴乃迭例(6)通过比较结构”都是如此”使“一路上的人”的眼神和行为举止与上文提到的赵贵翁以及那七八个人的样子构成了相似关系,从而让受话者可以更形象地体会“都是如此”的具体所指意义。在对应的英语译文中,则通过副词“S。”实现语篇的前后照应关系。在表示具体比较时,由于汉语没有比较级形式,因此经常通过在形容词或副词的前后增加表示比较的修饰性词汇如“更”、“更加”、“比较”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其它灵活的语法结构如“比+形容词或副词”、“没有/不如+形容词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科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