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振器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减振器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对象21汽修3班课时15分钟设计者一、设计理念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埴灌”,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知识经验。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念,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适当时机提出引导性问题,适时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是本教学设计的主线。在内容组织上,将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认识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选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和与学生之
2、间的多向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中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第4模块第4任务第3小节。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双向作用式液力减振器,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汽车底粒部分是一个较为基础但又十分歪要的知识板块,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本课主要知识点,才能为后续课程(下一节课的标题)学习做好铺垫.分析教材内容,教材先介绍整个悬架系统的组成,在介绍减振器在悬:架系统中的基本作用,然后详细介绍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深入分析的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将多个知识点逐展开,较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相关知识点。三、学情分析作为高二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学生已
3、经经过前悬架的拆装实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在课堂学习时,往往更加喜政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的图片和适当的模型等教学媒体作为载体来学习课堂知识。由于中职学生.智力类型方面的特征,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避免大量采用纯讲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及观察实物等,采用生生和师生多向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和热烈的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减振器的位置和作用:2 .熟悉减振器的结构组成:3 .掌握减振器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标
4、:能够判断减振器的基本故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双向作用简式液力减振器的结构和常见故障教学难点:掌握双向作用筒式液力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六、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实例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探究法七、教学程序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PPT,导学案、减振器实物2.导学案提前一天卜发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内容让学生预习新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掌握新知识(课中)环节一:视频激趣,创设情景(2分钟)1.展示车辆在不同车速下制动都能够保持平稳的视频并提问:看看车辆的平稳状况2,引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减振
5、器.1 .学生观看视频2 .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以观看贴近生活的视频的方式来开始本课的教学,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环节二:提出问题,引导讨论(2分钟)1.给学生减振器实物,和示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1.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合作,通过观察实物和示意图正确掌握减振器的组成部件2.学生讨论后问答问巡并及时填写至导学案通过创设问题激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环节三:观看视频,研究讨论(7分钟)I.给学生观看减振器的工作过程2 .提问:发现了哪些运动部分?3 .仔细讲解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叙述I.随堂走动参与
6、讨论I.学生仔细观看视频,积极思考老新提出的问题。2 .学生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对减振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3 .学生将原理填纥至导学案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并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避的能力。教师随堂走动,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某些同学给予适当的指导。环节四:了解技能,实战演练(3分钟)1.向学生介绍减振器的常见故障2.让学生观察实物,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故障检查I.学生r解减振器的常见故障2.学生根据减振器的常见故障去检查实物有无故障现象让学生通过学习的新知识去仔细观察,独立发现和思考问题,通过实战演练能够将知识点及时的巩固,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环节五:总结评价、迁移运用(1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及时回顾,及时巩固。2.引导学生了解新知识并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和探究内容布置深后作业1 .与教师一起总结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及时回顾,及时巩固。2 .了解新的知识通过总结进一步促使学生内化知识。通过课外作业,将课本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培养学生解决汽车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1.及时批改学生上交的导学案,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指正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并完成课后作业通过新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指正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