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00854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李白诗歌金陵三首原文及赏析李白诗歌金随:首原文及赏析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桃去,吴歌且自欢。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潦。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占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温洲。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SIh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古殿吴花草,深宫晋埼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攻陷长安。秋天,李白自余杭经金陵,秋沛至丹阳,隐居庐山屏风费.据詹镇先生C李白诗文系年2,0金陵三首B即是李白这一年过金陵时写的。型蜕园、朱金城先生说:“盖安禄山陷两京,中原鼎沸,忧时之士不能兴念于永嘉之南渡,而乂不得不陷约其

2、词。”指出这组诗同储光混C临江亭王咏词意相似,都是怀占概今、忧伤时事之作,显有弦外之音(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评笺)。这是深中首启的。第一首描绘金陵城的壮险形势以寄慨。诗人落笔便流露出深沉的吊古伤今之情。起句“晋家南渡日”概括了西晋末的一场历史浩劫。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前汉刘聪的相国刘廉引兵攻陷洛阳,怀帝被俘,士民死者三万余人。汉兵烧杀抢掠,掘陵荽,焚宫庙,将洛阳变成一片废城。是年,汉兵又攻占长安。中原土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而今,李白游金陵之时,自范阳起兵的安禄山已攻陷长安,玄宗仓皇出逃四川。北方人士纷纷携家南渡,避乱江东。历史好象重演了西晋永嘉年间的故事。因此,这一句诗犹如惊雷劈空而来,撼人

3、心魄,表明了当时唐王朝已面临山河破碎、社稷颜圮的严重局面。次句“此地旧长安”,饱含若诗人对胡骑践踏京都长安的悲柏。金陵此地,今日依然是歌舞昇平气象,这不正象昔日的长安吗?如今长安是怎样一副局面?诗人没有说。他是不忍说,不堪说呵!读者只要联想诗人在永王东巡歌R中所描写的“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情景,就不难想象今日长安的悲惨境地了。颔联与金陵城的陆地形势“上句说,金陵为六朝帝都,这里遗留着帝王住宅、谈峨宫蟒。金陵城东有钟山,城西有石头山。王琦注引张勃吴录载,诸葛亮曾称叹“钟山龙蟠.石头虎黑。”下句说,钟山和石头山犹如龙蟠虎拆于金陵东西,气象雄壮.这一联在写景中显现出金陵城历代的繁华,宫

4、廷的伟丽,王朝的兴盛,山势的壮观。诗人帧注了对祖国锦绣山川和悠久帝都的热爱之情.颈联写江面“金陵城北是空阔长江,主与钟山争雄.由有长江限陶南北,金陵历来易守难攻,号称“天啦”。然而,六朝的末代统治者都是奢侈淫乐,不修内政,专侍大险,以为可以长治久安,但结果无不导致金陵失陷而亡国,李白眺望者滔滔江流,WI颐历史,联想当世,不由得哨然长叹:金陵城呵,你的形胜虽蔚为天卜壮观,亦不过是枉然!长江天堑呀,此刻看作波澜平静,不知能否抵挡得住安禄山的幽燕铁骑、轴朦巨舰?这两句含蓄地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其意蕴正与后来诗人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以精辟议论道出的“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相同。这里写的是“金陵空壮观

5、”,其实诗人是暗讽“长安空壮观0”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不是没有能够阻遇安史叛军长驱入关攻占长安,以致全蹈六朝的复辙吗,“空”字可谓意味深长。“天望净波澜”句,乂透露出李白对平定叛乱的思考。阳、朱二先生曾指出,金陵三首“当与G永王东巡歌合看。”他们在6永王东巡歌的按语中说:“当时玄宗号令不出剑门,而宗崎此边塞,忠于唐室之诸将盾力不足以故安、史,则身处江南如李白拧,安得不思抒奇计以济时艰?”(同上书)此说甚确。因为此后不久,李白就加入了永王李璜军幕并献奇计,力主永王据金陵为根本,而后用舟师泛海,直取幽燕,颇覆安史老巢。可以推想李白写“天量净波澜”句时,对了据有长江天险的金陵城面临

6、的重要战略地位己有所预见,并作了思考。然而,写这组诗的时候,李白还是流落江湖的布衣待人。他自负有谢安之志、王佐之才,却靖绥无路,报国无门,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可想而知。尾联写他正在吊古伤今之际,忽然听到从江上舟中和江岸歌楼酒馆传来一阵阵软媚的吴歌声。诗人痛感在这衰世之年,竟仍有人不以国家危亡为念,照旧声色歌舞,寻欢作乐。他实在不愿听这种库靡之音,于是令船家转棹而去。这里的“醉客”,是诗人自口价。说是“醉客”,其实他是最清醒的。这陕运用倒卷宅法,先写醉客同梯而去,再点出吴歌自欢,这样就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当时享乐腐败世风的辛辣风剌,他的深沉悲和和无限感叹。这里的意蕴,同刘禹锡的“后庭花B-IfiI.

7、幽怨不堪听”(金陵怀古)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正是一脉相承的。第二首用盛衰对照手法,抒写兴亡之感,借以示警当世。首联以倒装句式,描绘金陵城依山环水的地理形势.额联写六朝兴盛时期,金陵城入户百万,朱楼夹道,一片富丽繁华景缴。颈联一转,感叹亡国后满城春草菱萋,王宫埋没于古丘,触目荒凉、衰败。这两族盛衰,前后映照,包含着极深的历史教训.尾联描绘惟有那亘古不变的后湖月,仍旧照若湖波上那个荒凉冷落的瀛洲岛。“后湖”,即金陵城北的玄武湖;“温洲”,是玄武湖上的洲岛。这幅清冷,胺胧的景色,融合着诗人对于故国萧条、人事变幻的深沉感伤。余音袅袅,发人深思,引人遐想。第三首直以六代

8、兴亡喻指唐王朝盛衰。首联即以唱叹出之。诗人为六代忽兴忽亡之国浇洒:杯美酒,唱一曲悲怆挽歌!颔联巧妙地将眼前的金陵城与心中系念若的洛阳、长安联系起来写。从字面上说,这两句不过是写由于历经兵缝,金陵的宫苑多已坍塌荒羌,比起秦地即长安来是少了;但困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却同洛阳一样多.其实,内在的深度含意是说:宫苑如林的长安城而今又怎样呢?只怕在胡人的铁蹄卜.已化作一片废墟、焦土了。东都洛阳四周虽有群山作屏障,却因当政和掘兵者的昏施无能早已沦落;金陵城的山峰同洛阳样多,到底能不能坚守得住呢!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仿佛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之中。这一联是叹今。颈联接写对历史陈迹的凭吊。吴国昔日金碧辉煌的

9、宫殿,而今长满了野花荒草;当年东普深宫中的绮罗珍宝,也早已荡然无存.外之意是说,这一代代的王朝衰亡得如此迅疾,难道还不足以使人深思,警醒么?尾联总束笔,感叹六朝繁华已尽随人事而灭,好望与长江的碧波道向东流逝,一去不返。诗人在第一首诗中,还只是通过“金陵空壮观”暗示国家兴亡不在于山川形势的险要;而在这里他已用“人事”一词,点出了社稷的存火取决于人事,这是组诗画龙点晤的一簿!结句展现长江沧波,无休无止,滚滚东流而去。这正是诗人不可抑止的滚滚心潮呵!这个结尾犹如“临去秋波”,情绪无限悲凉,意境浑茫、渺远。总的来看,李白的G金陵:首3以十分简括、浓缩的宅墨,选择/很少的带象喻性的金陵景物意象,巧妙地将

10、它们衔接、映衬与对照,使之容纳了大跨度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抒发出吊古伤今、借古鉴今的丰富情思。三首诗的情调蚀慨悲凉,意境壮网深远,我们读了深深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满腔热忱。李白作诗任情而写,挥洒自如,不喜受声律约束,尤擅于七言古风。他写律诗,也常运古诗之气格入律,使律中有古,对中有散.金陵三首中,有颔联不对仗的,如“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有颈联不工对的,如“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测”;也有首联对仗的,如地拥金陵势,城泡江水流。”可见他时仗不拘常格,纯任自然.这三首五律写得自然流走,有飘逸之致,节奏明快而不平直,语意斩裁而不浅露,词采清丽而又雄健。它没有杜甫五律组诗那样描写工致,格律遭严,章法组密,沉郁帧挫。它是疏宕的,粗线条的,大写意和大概括的。它虽非李白的代表作,却是唐代诗人中较早地以金陵怀古为即材的佳篇,对于后来刘禹锡、杜牧等人的金陵怀古咏史诗给予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