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成分输血.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83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临床成分输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成分输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成分输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临床成分输血1 .成分输血的概念九八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已将我 国的输血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这部法律就我国的献血 制度、法律适用范围、无偿献血者的权利、义务及采供血机构的 设置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等都做了明确规定。献血法第十六 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 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目前临床医生对输血还存 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之后,如何使宝贵的血 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是医疗机构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 坚持科学、合理用血,才能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目前,节约用血的措施至少有三条:一是杜绝不合理用血。 如个别医生明知术

2、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400ml全血,以保病人 “平安”;还有人认为输血能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等等, 都是用血不合理的表现。二是开展成分输血。此亦为本文所要详 细阐述的内容。三是提倡自体输血。即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 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这 样一来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 传染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合理、经济、科学、 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1、成分输血的概念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 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根据患者的病情, 需要什么成分就给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血液成分包括血细胞

3、、血浆和血浆蛋白成分等。血细胞成分 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制剂现已可制成浓缩红细胞、 添加剂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 射红细胞和年轻红细胞;血浆成分是指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 血浆等;血浆蛋白成分有白蛋白、血浆蛋白溶液、正常人免疫球 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冷沉淀、各 种凝血因子制剂和抗凝血酶原浓缩剂等等。2 .成分输血的发展2.1 成分输血是现代化输血的方向,是输血现代化的标志之自从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医生BIUndelI第一个将 人的血液输给严重出血的产妇后,输血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有效的 治疗方法,救治了大量患者。传统的输血

4、方法是不管患者丢失的 是什么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随着血液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和输血 学的临床实践,对于输用全血所产生的弊端,已越来越深刻地被 人们所认识。目前,医学界已将成分输血临床应用比率视为衡量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医院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 低的一个指标;迟迟不能开展成分输血的国家、地区、单位被视 为落后的象征。因此,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方向,是输血现代 化的标志之一。2.2 新技术的应用,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为临床成分输 血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成分血新品种的相继问世与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型的成分 血制备方法分不开。过滤膜技术在血液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有效地去除了血浆的病毒,

5、大大提高了血液质量,减少了输血反 应和输血并发症。如:为了减少HLA引起的免疫性输血反应,美 国和日本等研制出各种类型的白细胞过滤器,使白细胞去除率达 到96%以上。另外,血细胞分离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用电脑控制的最新 一代细胞单采机和分离机,如:Haemonetics Pc-splus可以从 单个供血者身上一次采集血小板33. 0, 1011,自动控制白细胞 的混入在危险值108)以下。近来问世的MCS3P实现了自动红细 胞单采技术,一次从单个献血员采集浓缩红细胞300ml,血浆 200ml,血小板200ml, 86分钟内完成。CS-3000Plus细胞分离 机具有近10种功能,可以单采末梢

6、血干细胞、单核细胞,还可 加工LAK细胞和 进行各种血液成分交换治疗。美国、日本等研制出一些新型的红细胞添加剂,可以使浓缩 红细胞保存期延长至6周,输注后红细胞的生存率达到75-85%, 并降低了浓缩红细胞的粘稠度,使其易于输注。日本还研制出一 种使红细胞复活的保存液。全血保存到期后,去除血浆再加入该 复苏液能使红细胞活性恢复到原新鲜血水平。这不但提高了血液 质量,也为自体输血的开发奠定了基础。3 .血液成分临床证明,使用全血的适应症几乎不存在。所以,在一般情 况下加拿大及欧美国家的血液中心不供应全血。我国的一些省市 成分血的使用率也达到了 100%,他们将每天采集到的血液全部 分成细胞成分和

7、血浆成分。临床医生根据受血者的病情适宜搭配 需要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以求达到最好的疗效。3.2随着输血观念的转变,现代输血主张不用或少用全血, 输全血的适应症越来越少一单位的全血可分成几种成分3.2.1 全血未必越新鲜越好,视输血目的的不同而决定。如为纠正运氧能力不足而输新鲜全血,那么5天之内的ACD 血及10天之内的CPD-A血均为新鲜血。全血在4。C保存1天后, 粒细胞已丧失功能,血小板和第Vln因子丧失50%活性;保存3-5 天V因子丧失50%活性,所以保存72小时以后的血主要含有比 较稳定的红细胞、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但如为了 补充血小板或其它凝血因子或粒细胞,输用24小时

8、之内的新鲜 血又是极其危险的,此时输血传染病的机会更多。因为梅毒螺旋 体、巨细胞病毒可4。C含抗凝剂的血中保存72小时以后自然灭 活,丧失致病能力;而新鲜血易造成污染。所以美国血库协会规 定保存在472小时之内的血禁止使用。循环中的全血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稳 定的凝血因子因子V 因子Vnl储存的全血中含有:白细胞各种蛋白稳定的凝血因子1.1.1 2全血内所含有效成分均有限,不足一个治疗量。全血内含有的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均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 疗量。如果按成分的治疗量折合成全血或血浆供给,则所用全血 或血浆量很大,不仅会发生血循环超负荷的危险,也增加了疾病 传播和同种免疫的危险。如:1

9、袋全血(400TII)含白细胞约(1-2) 109个,这个数目只相当于一个成年患者的最小治疗剂量的大约 l10o仅需要红细胞的时候却给了大量的全血,造成了潜在性的 危险。仅需要红细胞的时候却给了大量的全血,造成了潜在性的危 险。正常血容量和蛋白含量超负荷心脏超负荷3.2.3 全血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制备血液成分的原料, 输注全血不利于保护血源,造成血源浪费。3.2.4 全血的血浆内钠、钾、氨、乳酸等成分含量高,增加 患者代谢负担。综上所述,用成分血代替全血输血是克服全血副作用,保证 安全输血的最好办法。4.临床成分输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 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

10、领域渗透,都推动着输血医学发生日新月 异的变化,临床输血也不例外。其进展主要表现在从输全血发展 到成分输血;替补性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异体输血发展到自 体输血。随着成分输血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各种血液成分也得 到了更广泛的应用。4. 1成分输血的目的和原则4. 1.1成分输血可达到以下目的补充血容量:可以输用各类血浆制品,如新鲜血浆、新鲜冰 冻血浆、白蛋白及代血浆。补充携氧能力:可以输用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解冻红细胞等。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可以输用浓缩血小板、富含血小 板血浆、新鲜血浆、浓缩第VlIl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 物等。纠正免疫机能不全,提高机体

11、抵抗力:可以输用浓缩白细胞、 转移因子、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血液成分输血与输全血不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 选择适宜的成分,并且只有成分输血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剂量。4. 1.2输血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由于失血、血细胞破坏增加或造血功 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 寿命,取决于病情需要,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由于输血有 不可预测的并发症,所以对可输可不输的疾病,坚决不输。禁止 输“安慰血工适合输成分血的病人,决不给全血。临床80%的输血病人是 需要某种血液成分,而不适合输全血。各种成分血的输注计量要符合标准治疗剂量,一次要给足, 才能达到预期疗效。4.

12、2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外伤或手术均可引起急性失血,而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 即使有输血指征,也不一定要输全血。正常人的血容量约为 75mlKg,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15%一般无休克症状;急性失 血达血容量的2030%可出现早期休克症状;急性失血超过血容 量的30%将会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表现为血压降低、脉搏细速、 皮肤湿冷、呼吸明显增快、尿量减少;若短期内失血超过血容量 的40%,上述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无尿、嗜睡,甚至昏迷; 如继续失血,有心脏停搏的危险,对生命构成威胁。4. 2. 1急性失血的输血的指征失血性休克时不但血容量锐减,由于组织间液分别向血管内 和细胞内转移,组织间液容量也

13、显著减少。此时首先需补充晶体 盐溶液。首批200ml林格乳酸钠液快速静脉输注已被广泛用作常 规复苏措施。根据输液效果估计失血量和判断有无进行性出血, 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措施(表略)。失血性休克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组织供氧不足。大量失血 后,扩容治疗只能恢复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如有明显贫血, 必需输注红细胞,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才能纠正组织缺氧。但 是,并非所有出血的病人都需要输血。急性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 20-30%往往需要输血,部分病人需要大量输血。而急性失血少于 血容量的20% (相当于失血800-1000ml)经晶体 液扩容后,如 果循环稳定HCT30. 30不必输血。亦有学者认为,对

14、于严重创伤 大量失血,特别是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由于代谢率和氧耗量增 加,在有心输出量及氧代谢监测的条件下,将HCT提高到0. 35 甚至以上,可降低死亡率。此时,4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可使 动脉血氧含量提高8%-10%,但由于血液粘度增加致使心输出量 略有降低,D02 (动脉血氧运输量)仅增加5-8虬4. 2.2围手术期输血指征传统的 10/30 指征(即 Hb10g%或 HCT0. 30)是 1941 年 LUndy 首先推荐并被广泛认同的术前输血指征,临床上曾沿用多年。体 外血液流变学研究证实,血液被稀释至HCT=O. 30时,D02达到 峰值。但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明,如无心肺疾

15、患,大多数 Hb水平在IOOg/L左右的病人围手术期不必输血,许多Hb明显 低于IOOg/L的病人可以耐受手术。鉴于输血是传播输血后肝炎 及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为了尽量避免输血或减少输血,19 8 8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把围手术期输血指征降到Hb80gLo 事实上,由于具体病人的病情不同,制定一个统一的输血指征用 于所有的病人,并不合理。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应根据贫血程度、 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病人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4. 2. 3全血和红细胞输注优缺点比较输红细胞的适应症:输红细胞的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一单位红细胞和一单位全血所含的红细胞数目相等,但容量小于 全血(浓缩红

16、细胞容量略大于全血的一半,添加液红细胞容量约 为全血的三分之二)。红细胞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循环 负荷较小。输注由4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一般可使成人Hb提 高 10gL 或 HCT 提高 0. 03o输全血的适应症:输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 容量,主要用于失血量大并且有进行性出血的休克病人。临床上 真正需要输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应严格掌握输全血的适应症。 虽然输全血可以补充红细胞和血浆(包括稳定的凝血因子),但 4。C保存的全血中血小板功能丧失,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也逐渐减 少,并不能代替丢失的全血。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输全血后, 增加的血容量要24小时后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有循环超负荷 的危险。所以,全血不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4. 2. 4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代偿能力很强,只有失血量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检验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