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地区端砚文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地区端砚文化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端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开采、选材、雕刻和装箱等几道工艺才能制成。端砚自古都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尤其,现代以来,肇庆地区端砚因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投资价值,极大地推动了端砚在我国国内市场的发展。但是时代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端砚在继承与发展中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了解肇庆端砚以及重新定位重新探索肇庆端砚文化的发展道路。关键词:肇庆端砚文化内涵传承发展AbstractDuaninkstoneisthefirstofthefourfamousinkstonesinChina.Itsproductionprocessis
2、complex,whichneedsseveralprocessessuchasmining,materialselection,carvingandpacking.Duaninkstonehasalwaysbeenlovedbyliterati.Especially,sincemoderntimes,DuaninkstoneinZhaoqingareahasahighcollectionvalue,artisticvalue,culturalvalueandinvestmentvalue,whichgreatlypromotesthedevelopmentofDuaninkstoneinCh
3、inasdomesticmarket.However,duetothedifferenttimesandgreatchangesinlivinghabits,DuanInkstonewillalsofacenewchallengesin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Therefore,weneedtoreunderstandZhaoqingDuanyanandreexplorethedevelopmentofZhaoqingDuanyanculture.Keywords:Zhaoqing;Duanyan;theculturalconnotation;inheritingt
4、hedevelopment引言1一、肇庆地区端砚的历史1(一)端砚的起源1(二)端砚的发展历程1二、肇庆地区端砚的种类及制作艺术3(一)种类3(二)制作艺术4三、肇庆地区端砚的文化内涵5(一)传统文化精神5(二)端砚的文化内涵6四、肇庆地区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7(一)端砚文化的传承7(二)端砚文化的发展8五、结语9参考文献9致谢10肇庆地区端砚文化研究徐高峰引言端砚的历史悠久,拥有种类繁多而变幻莫测的石品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一千多年的历史堆积,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凝聚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端砚在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光彩的同时,中国古代文人名仕也
5、通过端砚创作出经典的诗词歌赋。如有寓情于端砚的诗词、有对端砚制作过程的艰苦进行感叹的、有用端砚以明心志等。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快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电子设备的普及化,人们已很少再使用具有研磨功能的端砚和毛笔进行书写。当前就如何传承和发展端砚艺术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将从研究端砚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着手,探索让端砚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的新路子。一、肇庆地区端砚的历史(一)端砚的起源关于端砚文化的起源,最早是出现在唐代。据文献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劭劳智慧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制作端砚O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
6、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正好验证了端砚问世的历史。肇庆在古代称为端州。端砚,是指以广东肇庆羚羊峡端溪栏柯山(斧柯山)至北岭一带出产的砚材制作之石砚而言,又称端溪砚。端砚是以商品和贡品而闻名的。关于端砚,曾有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在唐代,有一次在京举行考试,天气极度寒冷,考生们刚磨好的墨因为这个恶劣天气都结成了冰块,导致无法书写答卷,考生们手忙脚乱十分焦虑,唯独只有来自端州的考生用端砚研磨好的墨没有结成冰,不慌不忙的答完了试卷,最后考取进士。端砚有此般奇效,让人惊叹,从此端砚被列为贡品。(一)端砚的发展历程端砚最早出现在唐代。曾在清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
7、。在唐代有非常多以端砚为题的诗句,说明了当时的文人对端砚的喜爱。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则抱水含满唇,暗洒要弘冷血痕。”意思是端州石材工艺品美得巧夺天工,在山顶上面采石,仿佛在天间用彩云纺织彩霞一般。砚台圆润平整,加水研磨就仿佛像满满的小嘴,每一次研磨,砚台内的花纹若隐若现,就像那黄弘的碧血印痕一样。同时还有诗人刘禹锡的唐秀才赠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刘禹锡受到好友所赠的端砚,使用之后为之惊叹,并作诗表达自己对端砚的喜爱之情。在这个时期,端砚的用途大部分都是文人墨客的文房四宝中的一种研墨工具,主要重视实用
8、价值,其形状也显得比较单调,到后来才慢慢向艺术鉴赏品过渡。宋代时期,因为文化的发展,制作端砚的技艺越来越成熟,文人墨客和砚工共同促进了端砚的快速发展。砚的形状越来越多,砚的构图上讲求简单大方,格调上追求古朴、典雅。端砚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在这个阶段同时得到了体现,既可用来研墨,也可用来鉴赏与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好友。明代到清初,端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端砚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不断提升。端砚在外形的设计上更独具匠心,造型上更雅致,雕刻手法上也更加追求精致细腻,加之又有名士为之题识、砚铭等作为装饰,对于端砚的审美一时成为了一种潮流,也使得端砚的身价变得更高。这个阶段,端砚已从实用价值演变为文玩之物,真正
9、意义上成为了欣赏品和珍藏品。到了清末,因外患内乱,端砚的生产与销路,已从兴旺走向衰落,只有个别作坊以雕刻端砚勉强维生,许多砚石工艺人转行,端砚生产几濒绝境。到了近现代,端砚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端砚的发展再次被拾起。这时期的端砚,有沿用明清时传统的造型图案,但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更多的创新。现代端砚更加重视装饰,装饰纹样也越来越多;题材与内容也更为广泛、丰富,其收藏意义与价值也得以进一步体现。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日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日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当时送给日本首相福田赳夫的礼物就是肇庆的端砚。由于生产力与科技的
10、发展,端砚作为书写工具的地位逐渐被新型文具所代替,同时制作端砚工艺方面发展相对缓慢,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如今,端砚制作工艺,非常需要传承发展。在肇庆市的端州区的白石村,那里有着悠久的端砚历史,村里人把制作端砚作为维持自己生活的生计。他们的技术密不外传,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方式将制作端砚的技术一代代传承之今。现在,为了端砚能够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他们把端砚做成了一个产业,而那里也以“砚乡”而出名。当地的村民从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如何制作端砚,在他们每天放学回家后的必修课就是学习端砚的各种技艺。端砚的销售主要面向东南亚、日本、等地出口,但是主要还是针对国内市场,也体现了端砚目前发展的局限性
11、。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化规模生产的成本替代效应;二是新产品取代传统产品的功能。现代化机械或多或少进入了端砚生产行业。现代化的机器制作减少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现代机械化生产不是完全能替代端砚的人工制作技艺,因为机械化制作的局限性明显。机器生产虽然快,但是它的模板、样式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端砚,特色就无从体现,产品走向平庸化,很少会具有收藏价值了。端砚作为工艺品的特点就是每个成品随每一片石不同而变化。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很适合此需要,所以端砚制作演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端砚发展缓慢、市场需求小,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很多耐
12、心去专研,在延续端砚技艺的精髓时加入创新,使其融合发展。二、肇庆地区端砚的种类及制作艺术(一)种类一直以来,端砚都是非常名贵的工艺品和实用品。它有许多著名的坑:老坑、麻子坑、坑子坑、梅花坑等。老坑位于端溪以东,与溪水河相邻,矿物成分也十分丰富。从外部上看,它的砚石整个呈现青灰色,带有一点点的紫色,纹路细腻光滑,坚硬密实。主要石纹有冰晶、金丝、银丝、蓝花、玫瑰紫、火花、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晶冻、天青、珍稀石眼等。老坑的砚石自古以来便因“重轻”、“质软”的特点而备受赞誉,因为里面有较多的泥质物,所以敲打时发出“嘟嘟嘟嘟”的哑木的声音,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敲打无声”,这种砚石研磨时才会达到不间断、
13、一气呵成的效果。坑子岩,与老坑又有所不同,它的质地十分的细腻,摸上去冰凉湿润,且又十分的紧密。坑子岩的颜色并不鲜明,石头的青紫色还带有一丝红色,花纹明显。它的质地是绢云母页岩,也是泥性的结构,因为它含有石英粉砂,所以质地异常的细腻润滑。麻子坑位于陡峭的山岩上,那里山路崎岖,难以攀爬,洞口高约600米,与老坑相距大约4公里。麻子坑虽然砚石参差不齐,但是它的质地优良,纯洁无瑕。虽然比老坑的砚石稍差,但是麻子坑里优秀的砚石还是可以与老坑的砚石一争高下的。麻子坑的砚石外形青紫色带有一丝蓝色,表面油润,层次分明。它的颜色和老坑的颜色有些相似,加水研磨,色彩艳丽。梅花坑的挖掘始于宋代,以多眼为主要特征,是
14、端溪五大名坑之一。它从宋代被发现开采,整个砚石的颜色为淡白色,略带有青黄色,看起来像梅花鹿的皮毛,梅花坑也由此得名。梅花坑的砚石质地优良,墨汁细滑,容易晾干,不易透出纸背,十分适合馈赠,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外,宋坑也是非常出名的,它并不是特指某一个采石坑,而是几个采石坑并称为宋坑,因为他们是在宋代发现的,故取此名。还有盘古坑、成坑、乌坑、焦原坑等等名坑。(二)制作艺术端砚的工艺制作过程非常的复杂,工序繁多,从挑材料到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格和面貌特征,同时每一个步骤还必须要求砚工和创作者的全神贯注和耐心坚定。创作者要对砚璞因材施艺,因石构图,如果雕刻得巧妙
15、,端砚就能具有较高的收藏和实用价值,反之,就会浪费昂贵的石材,同时也浪费了砚工的时间和心血。制造端砚的工艺难度大,所以能掌握端砚工艺的大师也非常少。制作端砚,首先要对原料进行开采,这是端砚制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砚石有坑洞之别,优劣之分,所有就有了,端溪名坑,“端石一斤,价值千金”的说法。端砚石质地较脆,很多都不抗震,机械的使用会破坏砚石,因此其开采方式一直以来都是用手工开采,十分地耗费人力和物力,每一块砚石的开采都凝集着无数开采者的血和泪;第二步是选料制璞;第三步是设计环节,本环节是决定砚石能否成为艺术品的重要的环节,因为通过仔细地观察分析,要把砚石的劣势变成优势,为其创造较高的艺术价值。因
16、石构图,因材施艺、因型造势是传统端砚的形状与式样的设计要求。第四步是雕刻,是决定砚石能否成为有价值的艺术品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端砚制作最为复杂的环节。这一步不仅对石材有要求,对雕刻手艺人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端砚最早出名的第一位中国工艺大师黎铿先生,从小就深究端砚,历经多年的沉淀,在端砚工艺制作上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在端砚上雕画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作品,被誉为是端砚的一个里程碑。再后来他不断开拓端砚工艺的新境界,将端州美景雕画到端砚中,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令人为之感叹,从此奠定了在端砚工艺历史上的地位。同时也由于特色的工艺,使得端砚从文房用品变成艺术珍藏品。端砚雕刻完之后,就到了第五步配盒子,砚盒对砚石起着防护作用,同时,每一块端砚有着不一样的盒子要求。第六步就是砚石磨光,使得砚石摸起来的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