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区综合建设项目——马营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示范区综合建设项目——马营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路面设计说明书2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的说明(1)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原则上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四级公路(I类/二类)标准,路基宽度7.5m(4.5m)路拱坡度采用2.0%双向横坡,平曲线小于15Om时设置超高。A线:7.5米路基宽度路幅型式:0.5m(硬路肩)+3.25m(车行道)+3.25m(车行道)+0.5m(硬路肩);其中AK0+000-AK0+060段路基平均宽度为8.5m及AK1+78OAK2+183.074m段4.5米路基平均宽度为4.5m原混凝土路面油化.B线:7.5米路基宽度路幅型式:0.5m(硬路肩)+3.25m(车行道)
2、+3.25m(车行道)+0.5m(硬路肩)。C线:CKO+000CK0+330段路基平均宽度为4.5m,CKo+330CK0+759.322段路基平均宽度为4.5m,均为在原混凝上路面基础上油化。(2)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按照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中有关规定执行,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中线超高方式,圆曲线半径小于90m均应设置超高,其最小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其最大超高渐变率不大于1/75。允许将超高、加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最大超高值:最大超高采用6机(3)路基路面加宽方式本路段路基加宽情况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
3、021)中有关规定执行,凡平曲线半径W250m的路基路面均应进行加宽,加宽渐变率应不大于1:5,且加宽渐变段长度应不小于6mo(4)路拱横坡正常路段,行车道为向外2%C20混凝土路肩为向外3舟;超高路段,行车道和内侧路肩一起超高,曲线外侧路肩与行车道一起超高,内侧路肩:当行车道横坡小于2%时,路肩横坡始终向内3%:当行车道横坡大于2%时,路肩横坡与行车道横坡一致。第三篇路基、1设计依据及原则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是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设计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采取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和白然环境等综合设计。设计主要依据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4、JTJB01-2014);(2)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TD33-20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10)地质灾奔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11)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
5、02-2013);(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13)地质灾者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T143-2018;(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设计原则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25。路基设计高度的主要控制因素是规划、涵洞、洪水位及考虑填挖土石方的平衡。路基填方边坡根据水文、地质、填料、填土高度等因素确定;挖方边坡视路基地质情况而定。计图。(4)低填浅挖路基设计对于路基填土高度小于填
6、土高度小于1.5m或挖方高度小于1.5m的坡耕植土且土层较厚路段,需进行低填浅挖处理。低填挖路基地段基础应经特殊处理后方可填筑:清除地表耕植上和淤泥后在路槽或地面以下换填碎石土并压实(压实度95%).具体设计详见低填浅挖路基设计图。4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路堤填料充分利用挖方来解决,挖余和不适宜填料均在行车视线范围之外选择弃土场集中弃置堆放。路基施工中清除的有机质耕植土即I类土,是提供植物生长丰富营养的最佳种植填料,应充分利用于公路路基边坡植物生态防护和弃土堆表面的种植培土,以缓解本项目取用种植土的困难。弃方时尽量就地形分类弃置,以利于腐殖土再次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工程共设置二处
7、弃土场,位于老屋村和峰岳村。5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要求的说明本项目为中等交通,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度的有关耍求见下表: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0.3510295下路床0.30.8310N95上路堤0.87.5315N94下路堤1.5以下21592零填及挖方路基00.3510N950.3-0.83102956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6.1路基、路面排水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由路基边沟、排水沟、路面排水及桥涵排水组成。本项口排水本着整体考虑、局部设计、排水通畅、兼顾环保的原则来布置。1)路基排水本项目
8、为越岭线,为了及时排出从山上汇流下来的水,同时考虑到坡面较陡会有较大的冲刷,必须设置边沟。A线、B线边沟断面为(宽)50cmX(高)40Cm的矩形边沟,C线已建边沟保存错车道A线AK1+780-AK2+183.074及C线CKO+000CK0+759.322段路基宽度为4.5m,但该路段沿线均有交叉路口或院坝内场地,满足错车条件,故本次设计不考虑设置错车道。3路基设计(D般路堤设计填筑前应清除地表及植物根茎(清基过程当中及路基填筑时注意对沿线行道树根系的保护及路基回填的压实),当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挖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4%的台阶。路基挖方中清除的地表耕植土、淤泥质土、腐质土等
9、除部分用作平交填土绿化或取弃土场还林、还耕外,其余均集中堆放,以利于环保绿化施工单位利用。全线路堤填方利用挖方中的块石土、坡积碎石土、漂卯石土等符合要求的材料填筑,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士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要求的士不得用作路基填料。结合地勘建议坡率,本次设计路堤填筑高度小于8米时,边坡坡度采用1:1.5,当填筑高度大于10米时,则在其高度8米处设置不小于2.0米宽的边坡平台,从上至下边坡坡度依次为:第级采用1:1.5,第二级采用1:1.75,第三级及以下采用1:2.Oo路堤应特别注意分层填筑碾压均匀密实,并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各不同填筑区压实度的要求。(2)一般路堑设计对部分路段须
10、开挖的路基,路堑边坡设计综合考虑原路的边坡坡率、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产状、岩体风化程度和开挖高度等因素,本着经济合理、注重环保的原则,确定合理的边坡坡率和边坡防护工程形式。填方边坡1:1.50l:1.75,挖方边坡高度小于8m时,素填土、粉灰粘土、块石1:1.5,强风化基岩1:1.0,中等风化泥岩1:0.5,中等风化砂岩1:0.3,边坡高度较大时应分级开挖放坡,分级高度810m,设计时应验算边坡整体和各级的稔定性。对于横坡坡度陡于1.5地段,在路基修筑前,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3)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路基设计当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
11、5时,应挖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婚的台阶。为了减少填挖交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早期开裂、错台现象,在路基填挖交界处,采用挖反向台阶和设置上工格栅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具体设计详见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设织上应避开不利季节施工,否则应采取相应的临时的防、排水措施,并经监理和建设方同意。务必请建设单位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开挖后边坡具体情况,按上述要求实施路基防护。2)挡墙设计参数设计荷载:公路一II级:挡墙基底摩擦系数f=020.65(根据岩土类型决定);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35,填料容重y=21KNm*墙身用工容重Y2=24KN11挡墙稳定系数:抗滑稳定系数Kc21.3;抗倾覆稳定系数Ko2
12、1.5.3)挡墙构造设计及材料本项目沿线填方多位于地面线较陡路段,为避免占用过多土地、防止路基不稳等问题,主要防护型式为挡土墙,挡墙构造和材料要求如下:当挡墙高度H6m时,墙身及基础采用M7.5浆砌块石;当挡墙高度H6m时,墙身及基础采用C20埋石磴(埋石率20%)浇筑:路堑护坡挡墙均采用C20埋石睑浇筑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挡墙要求最低承载力时,原基础采用片石换填,换填至基岩及以上,原则上大于5m,换填后设置C15片石碎扩大基础。所用片石、块石应匀质、不易风化、无裂隙且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30,石料规格应符合相关技术耍求沿墙长每隔1015m和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在基底的地层变化处,应
13、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并设置,缝宽0.020.03mo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紫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15m。沿墙高和墙长应设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布置。折线墙背的易积水处亦应设置。泄水孔采用直径0.1Om的PVC管安装。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0.3m,而在浸水地区的挡土墙应设置在常水位以上0.3m,并对设计水位+0.5m以下的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碎石)。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进水端设苴反源层。当墙后渗水量较大或在集中水流处(如泉水等),为了减少动水压力对墙身的影响,应加密、加大泄水孔尺寸或增设纵横向地下排水设备(如渗水暗沟等)。其出水口下部应采取
14、措施,防止水流冲空基础。挡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完好,本次只整治路面不对边沟进行处治。具体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B线现有边沟由于损坏严重,需要重建,本次计算工程量为新建工程量,原边沟检测后能利用部分根据现场工程签证为准)。2)路面排水直接由路拱横坡向两侧边沟、排水沟或横向漫流导出路基。(2)特殊路段排水说明1)边沟沟底纵坡本线般路段沟底纵坡按不小于0.3%控制。2)涵洞和冲沟的衔接当涵洞因地形或工程地质等因素不能修建在冲沟位置时,涵洞与冲沟进出口间设置排水物,应顺适过渡,其尺寸应满足泄水能力和强度要求。6.2路基防护D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置原则及要求路基应
15、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采用相应合理的防护形式,为贯彻新的设计理念,切忌避免采用大量与工防护的形式,应把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密切结合,做到环保、舒适、美观、协调、和谐等。边坡大量采取绿化、美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掩蔽工程建设对自然地貌破坏的痕迹;对于整体稳定好,坚硬的灰岩边坡,可不采用任何绿化、防护形式,保持其天然的地质景观。同一坡面尽量采用相同的绿化、防护形式。根据公路建设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近70%的高边坡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多次坍塌、滑移后最终形成的,应加强施工工艺控制如预裂爆破和光而爆破,建立边坡动态观测监控系统,根据观测数据和结果,即时调整防护措施和防护时机,采取“先防护,后开挖:边开挖,边防护:开挖后,即防护”的措施。路基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坡口外的防护(如有)、排水工作,并作好坡面防护的徙备工作,经监理同意后方可开挖;自上而下分级开挖,开挖完一级并及时(间隔不得超过5天)实施坡面防护后,再进行下一级的开挖和防护。对于土质、强风化或顺层边坡应采取边开挖、边防护的方式,避免在边坡开挖过程发生大面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