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49003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创新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呈现出了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和农村政治民主化的新形势、新情况,完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跟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形势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镇党委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治理机制创新,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党组织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稳定和谐、深化村民民主自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镇位于县东南部,地处_、_、_三县(区)交界地带,属县非水源保护区,是经济发展后备战略空间。镇域面积10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

2、人,辖14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共有基层党组织25个,党员925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深入,农村治理中一些问题不断涌现。一是传统的垂直式管理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新时期,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农民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注前所未有,对事关切身利益的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经济权益更加重视;宗族派系势力、新兴社会组织、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使得农村综治维稳形势日趋复杂。传统的农村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且管理资源较为分散,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不稳定因素

3、的发生。二是传统的管理理念仍停留在管控、维稳上,不能很好契合群众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公共服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传统的农村管理方式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轻民生的倾向,农民办事往往是“跑得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有效地民主参与渠道,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程度不高。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社会流动和信息流通的加速,农民权利意识觉醒,要求村务公开、透明,参与村集体事务决策的呼声也渐高。虽然通过设置村务公开栏,能够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但由于监管缺位,部分村的村务公开栏更新不及时,甚至存在不公开、假公开等问题。另外,

4、公开内容偏重结果,村民难以知晓村级议事决策的全过程,影响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1.一个体系:农村网格治理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起以镇党委为核心、村为主体、网格党小组为阵地,管理职责分工明确的“镇党委一一镇网格治理领导小组一一村网格治理领导小组一一格管理小组”四级农村网格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为实现从党组织一元管理到社会力量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奠定了基础。2 .三个平台:镇、村、格三级农村网格治理新平台。建立完善镇级、村级、网格三级农村网格治理平台,把全镇划分为四类216个网格,组建镇村800多人的基础网格服务管理人员,实现农村网格治理全覆盖。强化定格、定人、定责、定流程和建立民主决策机

5、制,汇商、协商机制,招募、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责任监督机制的“四定五立”工作机制,实现网格治理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推进职能部门“十进八建”工作,即推进党组织党员进网格,实施民生工程建设;推进便民服务进网格,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建设;推进政法维稳进网格,实施监察防控工程建设;推进群团组织进网格、社会组织进网格、志愿服务进网格,实施社会引导工程建设;推进市容环境进网格,实施靓丽工程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进网格,实施平安工程建设;推进文化文明进网格,实施文化文明培育工程建设;推进农民增收进网格,实施利民惠民幸福工程建设,实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3 .四个中心: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便民服务、党建全程记实

6、、综治维稳等四个中心。镇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是农村网格治理的基础平台,主要负责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事件分派处置;镇便民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提供行政审批、咨询、民意收集等便民服务业务;镇党建全程记实管理中心主要通过对镇村工作进行全程记实,便于党组织实时指导,各部门和群众随时查看和监督,确保村级各项工作决策过程规范、公开、透明;镇综治维稳管理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合署办公,利用网格化管理资源对全镇社会维稳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四个中心与各职能科室有机衔接,通过资源共享、互动联动,实现工作效率显著提升。4 .四个合一:村级组织管理机构、服务管理平台、服务管理流程、服务管理资源各自整合。组织管理机构

7、合一。将村基层组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等机构统一纳入村网格治理平台。服务管理平台合-O将党建全程记实、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维稳、便民服务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管理平台进行整合。服务管理流程合一。实现民生服务、综治维稳、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法律服务、网格化管理等服务管理运行流程有机合一。服务管理资源合一。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计生宣传员、残协专职委员、流动人口管理站专职人员、大学生“村官,等村管人员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实现了农村社会管理资源集约化。1.建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20_年乡镇机构改革后,镇党委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镇级便民服务中心

8、,涵盖108项服务业务,将服务项目、流程、办结时限、收费项目及标准、行为规范、管理规章等全部公开;率先推行“五制三监两满意一优化”(“五制”即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考评奖惩制度;“三监”即县行政服务中心监管、镇监察科监管、服务对象监督;“一满意”即让服务对象满意)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党员和积极分子中率先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服务、比学习、比质量”,“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社会监督、电子系统监督”的“三亮三比三评两督”活动,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热情和干劲,努力做到让群众“更省心、更省力、更省事、更

9、满意”。2.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在14个行政村建立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承接村级全部事项的服务管理。整合村两委、协管、专干、村官等各类村级管理人员,实行一岗多责、一人多能。根据各村实际设35名平台运转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其他人员沉入网格,并承办平台分派任务。3.打造镇村阳光运行平台。在镇便民服务中积极开展“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政务服务、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两规范一提高”活动。对村级涉权事项、办事须知、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编制村级职权目录清单,绘制工作流程图;查找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方面41个共性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镇、村两级服务中心在业务办理和提供服务上实现对接

10、,制定服务承诺制、政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电子监察制、责任追究制,缩小职能部门“自由裁量”的空间,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缩短了办事周期,提高了办事效率。1 .建立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合力研发了集监督、指导、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把“两委”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工作等内容全部纳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手段,实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可视化、全程化、动态化管理。群众可以及时、实时了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讨论过程,了解党务、村务工作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群众质询和建议的办理情

11、况。该系统运用以来累计记录各类信息5981条,全程记实各种会议1865次,上传总时间达到20160分钟。2 .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建立廉政文化广场,将党委议事制度、支部考核、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承诺、镇政府折子工程、民生工程等40余项党务政务事项,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内容予以公开,随时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利用公开栏、全程记实系统、例会通报、工作报告、党内听证、民主日活动、村级例会、协商会商等多种形式,对村级各项事务实施全面彻底公开,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3 .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成立和谐创安组织、道德评议会、村监会等自治组织50多个,搭建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平台;20_年,建立室外转播屏,

12、实现了村各项重要会议向群众现场直播和会后转播,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知情渠道;村级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点工程,一律严格按照提出议题、议定初步方案、镇主管部门审查、广泛征求意见、镇党委、政府审核、形成决议、组织实施和公开落实情况的“八步法”和“票决制”进行民主决策,有效消除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猜疑与不信任。1.实现了村务管理精细化,社会秩序更加稳定。镇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做到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有效化解在网格,把廉洁防线筑牢在基层。实现越级访、群体访“零”指标,刑事发案率下降了54%,没有发生一起盗采、盗运,破坏山场土地资源行为,社会秩序和环境保护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实现了为

13、民服务管理“全覆盖”、感情沟通“零距离”、干部素质“赶着走”、平安建设“齐参与”的良好局面。4 .实现了村务管理服务化,群众生活更加便捷。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一年多以来,共受理各类事项16087多件,已办结15757多件,办结率98%。村级平台代办服务1_29件,占受理事项总数的70%o未发生一起投诉。镇是半山区,远的村离政府20里左右。村级服务平台的建立,让村民少跑了不少路,据初步推算,全镇群众一年里至少节省了25000里路。群众夸奖说,“便民服务真便民,我们不出门就能把事办好,真是又好又快又省力,还是共产党好!”5 .实现了村务管理规范化,开展工作更加高效。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缩短了

14、管理半径,规范村级工作程序,强化群众监督,既提高了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更规范,更透明,进一步深化了基层民主,又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村两委换届中,通过该系统对换届重点环节实施全程视频监控指导,保证了换届规范有序进行。6 .实现了村务管理民主化,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阳光平台、廉政文化园地、公开栏、全程记实系统等多种渠道,实现公开方式由“静态”变“动态”转变,公开过程由“事后”变“全程”转变,公开内容由“定题”变“点题”转变,公开程序由“随意”变“规范”转变。满意度调查连续两年名列全县前茅。20_年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镇村被确定为中组部、民政部北京地区唯一观摩点

15、,受到两部领导赞扬。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的主体作用,要把重心向社会倾斜,要把权力向社会回归,要把方式向合作转型。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党对社会管理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激发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活力,把农村所有资源、力量拧成一股绳,增强农村治理的实效性。一镇党委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形成了“一领多元”的农村治理机制,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的希望,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农村治理成果的体现。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6、,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镇党委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为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农村网格治理,实现了服务的全覆盖、精细化。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实现了服务的全方位、便捷化,实实在在做到了让群众满意,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镇党委积极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农村治理机制,通过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真正实现了党务、政务、村务及时、实时、全程公开,依法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深化了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