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高频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彳壬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高瞻远瞩,洞察大势,抓住战略机遇,把握历史主动,深刻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对于我们辩证认识、科学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代表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
3、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本地区特点优势结合起来。要坚持以我为主、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
4、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搞一种模式、一套方法,防止一个模子往下套。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并不意味着对旧动能和传统产业全面否定和抛弃。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仍有转型升级的需求和空间,新旧动能的转换是一个先立后破、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是双轮驱动下的生产力变革,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并且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加持下实现协同发展。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央企如何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出:一方面,中央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布局是比
5、较多的,现在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提前布局。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及早谋划、提前动手,不求一律、各显其能,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
6、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与人才众多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加快产业创新,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以创新为产业发展赋能。要及
7、时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激活机制体制创新的“一池活水。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新质生产力能量最大化地释放出来提供更为有利条件、更加优良环境、更加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