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科学课程衔接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科学课程衔接刍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综合科学课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基于课程在四年制初一年级的有效实施,课程继续在四初二年级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实施。而学校在新形势下也开始不断推进课程一体化建设。因此,无论从综合科学课程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学校课程的完善来看,综合科学课程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将基于课堂观察,初探我校综合科学课程的衔接。一、课程衔接背景所谓课程衔接,是指连接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使它们之间相互发挥累积的最大效果以达成课程目标。从该定义可以看出,课程衔接的目的是通过衔接实现课程目标效果的最大化。我校综合科学课程目前在四年制初一年级以及初二年级开展。从纵向上看,综合科学课程的衔接需
2、要思考如何统筹两年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探究。我校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引领每一位初中学生经历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从而掌握观察、实验、推理、解释等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而涉及到衔接部分则需要思考这种完整的研究过程如何在四初一年级和四初二年级之间进行合理的进阶和拓展。从横向上看,综合科学课程的衔接则需要考量综合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从以上综合科学课程的目标可知,综合科学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科学探究离不开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习得更多地来自于日常的课堂,从课堂观察的结果来看,我校综合科学课程在课程衔接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工作。以下将从教师
3、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展示两个方面对四年制初一课堂和初二课堂进行对比说明。二、课上师生反馈在观摩课堂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两个年级的课堂在课堂流程上存在很大共性。因此,流程的纵向对比能看到综合科学课程在两个年级之间的发展。以教师的导入为例,在学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均为进行相应的知识铺垫,这些知识铺垫有相关课题的知识介绍,也有相关科学方法的选择。如四初一年级首先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方法的介绍,四初二年级的“科普桌游设计”则对设计流程进行了事先说明。同样是科学方法的介绍,四初一年级注重情境的选择和导入,四初二年级则直接在学生已经了解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直接呈现了设计流程。这种差异的呈现既是李老师和
4、鲁老师智慧的体现,也是课程衔接的纵向体现。除教师指导外,学生的课堂反馈同样可以看出综合科学课程的进阶。同样是小组合作时间,四初一年级不断有同学带着发散的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四初二年级的学生则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成果的介绍和互评。这种差异既让我们看到了课程进阶的有序进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课程衔接的必要性。除了在师生身上所共同体现的课程的纵向衔接外,综合科学课程的横向衔接在课程中也有着非常明确的体现。无论是四初一年级某小组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还是四初二某小组对历史知识的运用都是典型的例子。三、衔接策略枚举从以上的课堂观察中可以看出,综合科学课程的衔接在课程中处处有体现,也十分必要。因此,有意识地进行课程
5、衔接从而让课程目标更好地实现也就更为必要。课程衔接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分别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课内来说,通过课堂观察可知,小组协作是综合科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协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因此,如何提高小组协作的效率就非常重要。课堂观察可知,无论是四初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四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小组协作过程中都非常活跃,但组织协作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而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或组织一定的活动,使小组成员对本小组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小组成员各扬其长、各尽所能,进而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同感。通过学习或活动,小组成员之间逐渐建立起信任和友谊,彼
6、此产生尊重对方的情感和获得对方友谊的需要,进而对小组产生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考虑这些学生会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综合科学课程的分组协作,也许可以考虑在四初一课程开始时就进行分组并尽可能明确每个组员的工作。这样在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协作后,小组成员间的归属感更强,小组的配合程度会更高,也更利于第二年综合科学课程目标的达成。从课外来说,借鉴其他优秀课程的做法亦有助于综合科学课程的衔接。英国纳菲尔德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内容也许值得借鉴。该课程强调的是根据不同课题的特点来确定在这里应培养什么能力,而不是在每个课题里什么能力都勉强涉及一些。因此,在课程实施前后,授课教师可根据课程能够横向衔接的内容,确认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分别找到对应课题的侧重点,从而在分散掌握不同的能力后实现能力的聚合,最终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综合科学课程在开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的横向衔接和纵向衔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综合科学课程一定能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