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O中医基础理论总结O守中而执一9可得中医之精髓一、绪论1、中医学:医学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主体,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研究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之上的辨证论治为特点。2、四大经典:黄帝内经包括:灵枢一针灸素问f理法扁鹊难经一理法(补充说明内经中的某些疑难问题)神农本草经一药I伤寒杂病论I包括:(主要是奠定中医学临床学科的基础,重点在于龙相的运用)伤寒论;A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疾病)金匮要略泥脏腑辨证(治疗内伤疾病)上述四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以理、法、方、药为蓝图构筑了宏阔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大厦。3、东汉I张仲景I的伤寒论由于成功的运用了辨证论治的原则解决了大量的临床实
2、际问题,被后世医家尊称为“方书之祖”,本人也被尊奉为“医圣”。4、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5、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提出“三因学说6、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决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7、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一以“火热”立论一寒凉派张子和(从正)一以“邪气害体”立论一攻下(邪)派李杲(东垣)一以“脾虚”立论一补土派朱震亨(丹溪)一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一养阴派8、温病四大家吴鞠通(籍)一三焦辨证叶天士(桂)一卫气营血辨证薛生白(雪)f湿热病辨证王士雄(孟英)一温病学的集大成者9、清代I王清任I医林改错一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10、精:定义:气中的精微(精华
3、)物质包含来自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具有遗传特性)包含来自于水谷的后天之精11、气:其基本的运动形式包括:“升”、“降”、“出”、“入二定义:物质性的东西;世界和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具有不断运动着的特性。12、神:定义: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广义定义);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生命力、生机、活力);(一般定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狭义定义)13、中医学两大特点:、整体观念: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天人相应”、辨证论治:a、辨证:1、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人资料;2、对病情进行分析,综合;3、归纳整理上述资料,把疾病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b、论治:1、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及方法;2
4、、遣药3、组方14、症:即症状,就是病人的自我感觉或者医生体检所得的体征。15、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6、病:即疾病,指从开始发生直到结束的全过程。17、媵理:即皮肤和脏腑之间的纹理。它具备两大功能:一是控制汗液的排泄,二是防御外邪的入侵。二、阴阳五行1、阴阳:定义: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者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
5、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2、阴阳学说: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作用和趋势。它可以表现为激烈的外部冲突,也可以是缓和的内部调节。“动极者镇之以铮,阴亢者胜之以阳”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关系。“无阳则阴无由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消长平衡:a、消长:指削弱与增强的更替与交换。“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b、平衡:阴阳之间的平衡是一种整体上的动态平衡。阴阳匀平“阴平阳秘相互转化: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特定的条件下,就出现了向它对立一
6、方的转化。“物龙必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3、(阴阳关系图)4、(中医病机学总纲图)“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5、药性:四气:寒、热、温、凉一温热为阳,寒凉为阴。五味:酸(涩)、苦、甘(淡)、辛、氤一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升降浮沉:升浮为阳,沉降为阴。6、五行:木日曲直,曲直作酸一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炎上作苦一温热、上升土爰稼嵇,稼嵇作甘一生化、承载、受纳(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金曰从革,从革作辛一清洁、肃降
7、、收敛水曰润下,润下作咸一寒凉、滋润、向下7、五行之间的关系:生克乘侮相生:促进、助长、资生一“逐一相生”(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相克:抑制、制约、克制一“隔一相克”(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关系”)相乘:克制太过1、克方太强f例如:木乘土2、被克一方太弱一例如:土虚木乘相侮:克制不及1、被克一方太强一例如:木侮金2、克方太弱-*例如:金虚木侮“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轻而侮之,己所胜,侮而乘之J一一素问五运行大论8、五行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五动五荣五神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爪魂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
8、笑忧面神宫甘黄化湿中长夏i脾胃口肉思歌啰唇意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咳毛魄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发志9、五脏病变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变)a、1、2、b、1、2、10、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一“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子病犯母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其势必甚”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传变一“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相侮传变一“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根据相生规律所确定的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生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1、滋水涵木法2、益火补土法3、培土生金法4、金水相生法又叫滋肾养肝法、又叫温肾健脾法、又
9、叫补养脾肺法。滋补肝肾法。温补脾肾法。(*)又叫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11、1、2、3、4、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又叫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又叫敦士利水法、温肾健脾法。又叫泻肝清肺法。又叫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调理肝脾法。(注意水不制火)根据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根据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1、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定义:”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张景岳类经2、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3、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
10、功能,分为:脏:即五脏。腑:即六腑。奇恒之腑: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它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a、形态中空,与腑相似;b、功能上不是饮食物消化排泄的通道,但又贮藏精气,与脏相似;c、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J4、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素问五脏别论:“历渊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王冰注:猾气力满,水谷为实。”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11、。5、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6、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一一素问灵兰秘典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a、主也一“诸血者,皆属于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b、主脉一脉为“血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主神不:心具有主管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意识活动的功能。”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J一一灵枢本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7、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喜是一种良性刺激,是五脏功能相互协调平衡的表现
12、,当某一脏功能偏亢时,就表现为某一脏的情志。“心力避廨之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臀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J张介宾类经“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调经论“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灵枢本神8、在液为汗:汗孔一玄府、气门“阳加于阴谓之汗”一一素问阴阳别论“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一一吴珊温病条辨由于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津血同源、津汗同源、汗血同源)9、“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一一素问六节藏
13、象论10、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舌的味觉功能,和正确地表达语言,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11、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其生理功能包括:“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灵枢胀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J素问灵兰秘典论卫护心脏代心受邪经络学说中,手厥阴经属于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12、 肺一“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一素问灵兰秘典论肺为“娇藏”,为“华盖”之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气、司呼吸:“z老气(月就郁,皆属于肺诸气者,皆属于肺Ja、肺主呼吸之气: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b、肺主一身之气:肺通过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起着调节治理作用。1、体现于气的生成
14、,特别是宗气的生成方面。2、一出一入的呼吸运动带动全身气的升降运动。主宣发对降:(实质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所谓“宣发”,即是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发散;所谓“肃降”,即是向下的沉降和向内的收敛。a、宣发的生理作用表现在:1、呼浊:2、散精:3、宣卫:b、肃降的生理作用表现在:1、吸清:2、下传:3、洁净:c、肺的宣发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但肺气的运动趋势是以敛降为主,相对于左升的肝气而言,肺气是右降的。记通滴水道肺为水之上渊“肺主行水”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