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973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逐步形成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育人新格局。美育作为五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培根铸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一、高校美育思想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美育。孔子提出对人的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教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孟子谈到子贡问乐,有闻其乐而知其德之言,也表明乐”对个人教化、改善气质德行的重要作用。中国近代的一些教育家同样重视美育。梁启超倡导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体现出

2、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国人应该远离宗教的刺激及影响,借用艺术的熏陶满足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达到真”的境地。陶行知强调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认为教育资源应该源自生活,借助生活中蕴含的各种审美要素,实现人的审美化提升,最终指向人的完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美育作为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实施途径,一直备受国家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

3、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在新时代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关注美育的意义和方法,对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是要坚持高校美育的主体性价值。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康德曾说过: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的本身而存在的。因此,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必须体现个体的主体性价值,即能够充分尊重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的本质特征,使个体达到真善美的境地。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包容性,美育的过程充满感情体验,体现出开放、自由

4、的特征。这种特征为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发挥能动性获取知识提供有利条件。由此可见,美育通过唤醒个体的精神自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价值,加强学生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运用,实现个人的自由人格的发展。二是坚守高校美育的公共性价值。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美育以艺术为介质体现其公共性价值。美育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视觉化、图形化、泛审美化等特征,这对个体在社会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美育具象的显著特征,其公共性价值才更容易显现出来。其次,从根本上讲,美育活动在本质上可以归属为具有教育性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美育能够通过审美认同和情理共在孕育公共精

5、神,公共精神的成长依赖于美育公共性价值的认可。三是凸显高校美育的实践性价值。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美育通过实践对艺术的介质进行加工、改造,就实现了教育的职能。一方面,体现为教师的主导实践价值。陶行知提到,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他认为教师应该将教育艺术化,将教育过程变成审美过程,引导学生构建人格长城,培育生活审美价值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体现为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践价值。学生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客体的审美认知,发现潜在的真理,实现个人成长、情感升华。二、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在教育过程中,应以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思维对美育的体制机制、介质载体、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

6、素养和能力水平。首先,要构建管理机制,提供高校美育发展制度保障。管理机制是保证学校内部主要工作目标有效运行的基本程序和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高校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培养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性工程。第一,美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结合美育特点,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目标体系。第二,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采用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建立以美育为基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第三,由于美育具有社会性特征,须充分借助开放的、立体化的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美育实施机制。其次,要开拓社会资源,挖掘高校美育发展媒介载体。美育具有形象性、普遍性、自由性等特征

7、,因此在做好美育课程建设的同时,应充分挖掘美育媒介载体。一要借助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手段,促进课程知识的吸收掌握,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要利用重要纪念日等活动,引进社会剧院、高雅艺术等社会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三要创新网络载体,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等优势,加强学生课程外美育的有效提升,增强对学生的环境熏陶。最后,要提高艺术技能,实现高校美育发展“知行合一”。马克思曾指出过两种不同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科学的、理论思维的掌握方式与艺术的、实践一精神的掌握方式。在他看来,掌握世界就是要一方面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又要依据人的目的改造世界。美育并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美育知识的创造和表现,必然依托美育知识的实践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艺术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