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摘要:“运算能力”被作为新课标的核心概念之一,计算教学在义务教育各个阶段都具有重大意义和地位,计算能力是学生的基础性数学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学好数学并实现全面发展所需的基本功。我在教学实践中,着力作以下尝试:1.强化口算意义,为计算过程奠定基石;2.创设有效情境,为计算学习培养兴趣;3.注重习惯培养,为计算铸造内在品质;4.“计”与“算”相结合,为计算方法牵引导航;5.合理自觉验算,为计算结果保驾护航。关键词:计算能力、算意义、有效情境、培养习惯、合理验算。引言:扎实有效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并取得优异数学成绩的基本保障,很多家长和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把孩子在计算方面出现
2、的问题只归咎于孩子的“粗心大意。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认为计算学习的基本功、学习兴趣、内在学习品质、策略方法、有效验算等都是决定学生计算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并做了初步的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把“运算能力”作为其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凸显了计算教学对于义务教育各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计算教学更多地贯穿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数学技术能力之一的计算技能是人们学习数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依据;我们中国人的学业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计算。我和许多数学老师一样,曾为学生把简单的计算题算错而烦恼,为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经过冥思苦想列出正确算式而最
3、后把答案算错而惋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线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曾有不少老师为惩戒学生的粗心试图用大量练习甚至罚写数遍来提高计算水平,可收效甚微。治“病”先求“根”,仅仅是学生“粗心”酿的错果吗,我们的计算教学是否也有不当之处呢?我带着困惑,在计算教学的实践中尝试摸索,以下粗浅谈谈实践中的几点体验。一、强化口算意义,为计算过程奠定基石。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它在整个计算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少则包含几项单项口算,多则十几甚至几十项,还可能经常有要求不断地进位的或不止一次地退位,不管我们如何算法若是错其中任何一次的计算单项或是口算,都会导致单项计算错误,造成最终
4、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因此娴熟、准确的口算应用技巧无疑是能够让普通学生终身学习受益的一项关键的基本功,提高计算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技巧必须先要夯实口算的理论基础。我在低年级的口算教习中首先要求学生做到: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自动化程度。通常情况下,在我的每一节数学课上都尽量地安排3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对学生做针对性、有效性的听算和视计数的训练,对于回答又快又准的同学给予激励,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口算题绝不笔算。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的口算测试和教师的教学中都存在着“笔算式口算的现象。例如,一节校内公开课上,那位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苏教版二
5、年级下册)口算45+23时,有一位学生积极地发言口述了这样的一种算法:个位上5加3等于8,十位上4加2等于6,8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得数就是68。那位执教老师不仅立即给予了他充分肯定,还在随后的练习中引入和推广了这一计算方法,结果到了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就有不少学生将这种在一年级学过的笔算方法当成新的口算方法,口述为“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导致真正的口算方法与学生擦肩而过。课中,在口算45+23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首次出现的40+20=60,5+3=8,60+8=68和45+20=65,65+3=68这样基本的口算方法时,教师并没有予以重视。很多教师认为“不论白猫还是黑猫,捉到一只小
6、老鼠就算是只好猫。只要学生算出来的得数正确就行,至于是不是真正口算出来,怎样得出的,不予重视甚至丝毫不关注,从而造成口算方法的迷失。因此在开展口算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对基本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口算的内涵和价值,传承口算的知识和思想方法,从而逐步为计算过程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二、创设有效情境,为计算学习培养兴趣。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都占有不小的比重,知识间紧密联系,融会贯通。有的老师片面认为计算教学相对于“图形与几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领域的教学要容易得多,只要教给学生计算的规则,要求学生按照算法进行计算就行了。我们都知道人们在做感
7、兴趣的事时效率往往最高,尤其是小孩子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学生在面对计算问题时兴趣没被调动起来,没有激情,在不积极的状态下被动地完成计算任务,面对10个数字与几个符号组成的不计其数的式子进行计算分析,出现错误频发的状况是可想而知的。作为新课标思想影响下的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本编排的情境并结合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创设情境,让广大学生能够联系自己最为感兴趣的事件或者是生活里的常见现实问题展开对计算知识的教学。用心引导学生经历形成算法的整个过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对具有普遍性和常见意义的算法进行抽象和概括,继而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体会正确地计算的必要性
8、,产生了愿意积极地学习和掌握计算,认真地进行计算的强大内在驱动力。三、注重习惯养成,为计算铸造内在品质。计算是绝对的“精细活”,不允许丝毫的马虎大意。对学生计算中发生的错误,不能轻描淡写地认为只是粗心而已。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知方面的问题,有思考缜密性的问题,有学习习惯的问题,有情感态度的问题功夫在诗外,计算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因而,在计算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高度地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如,对学生数字、运算符号、算式运算过程的格式等的书写要求必须要严格、要规范;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地打草稿的好习惯,对一
9、些细节要不断进行强化。应特别引起重视的地方的就是,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可以说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小数的四则运算可以说是细活中的细活了,我在执教时严格按照格式工整板书作出示范,以往学生们计算中屡次出现的小数点问题居然迎刃而解了。四、计与算相结合,为计算方法引擎导航。为数不少的小数学教师认为计算就是算,因此都重算轻/“计”。如:在计算25X425X4时就可能有学生会计算得到的结果为1,而我们的学生在计算15.7-2.4+7.6时也可能出现15.7-2.4+7.6=15.7-10=5.7这样的错误,主要是思维定式产生的负面影响。前者将注意力单一地盯在了25X4=100的简算上,忽略了其中一项的运算顺序,
10、后者则是掉进了简便计算的”陷阱,完全置运算顺序于不顾。计算中的“计”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考虑、筹划,“算”才是去用已知的数目通过运算得出结果。那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培养哪些计的策略呢?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有哪几步运算,确定运算顺”序。其次,根据题目中的运算符号和数据的特征,确定一道计算题能否简算,能够很好地简算是依据什么运算规律进行简算。例如:在对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知识的测试中,有这样一道列式计算题:与的差,加上和是多少?同学们都能列出算式:一+,先“计后“算的同学自觉运用简便方法轻松准确地算出答案,而一味按照运算顺序先通分再计算的同学,其过程繁难且结果出错者居多。同时要
11、训练学生防范一些陷阱题。五、合理自觉验算,为计算结果保驾护航。验算对于计算而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地学习品质。但是,很多小学生不乐意验算,即使写了验算过程也只是看似验算了而已。不少学生在面对一道数学试题时,只要未经明确规定要求验算,学生一般都不会“多此一举,主观和行为同时忽略了验算环节。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验算的意义,相信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曾发现在做列竖式计算时有的学生是在写上算式的得数之后才写验算式的,使得验算流于形式,让验算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其次,不能搞“一刀切”,要求学生逐题列式验算;应当合理安排,提高验算的“技术含量例如
12、数据较小的可用心算,不便于口算的才用笔算。估算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方式,估算不仅能在仔细计算之前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并能有效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而且还能在精心计算得出结果之后作为一个结果检验的重要手,。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计算697+196,先通过估算知道其结果必然接近900,但不会超过900。在平时的计算类课型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让验算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从而培养他们自觉地进行验算的良好习惯。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一直都在路上,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持久性、系统性的目标,我们既要充分继承传统计算教学扎实有效的长处,也要发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继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路上要勇于探索,不断反思,真正实现既崇尚扎实有效,又充分尊重广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