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职后培训的困境与实践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职后培训的困境与实践路径.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职后培训的困境与实践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乡村教师新的历史任务,对乡村教师提出了培育振兴人才、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文明生活和提升治理水平等要求。但当前乡村教师培训存在内容针对性不强、方式单一、考核评估欠佳等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教育振兴。针对困境,提出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注重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完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等路径,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实现乡村振兴。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乡村教师则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的重担,只有高素质的乡村教师才能更好促进乡村振兴
2、。而教师培训则是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师培训助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作为新乡贤乡村教师发挥着示范和带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乡村教师新的历史使命,也对乡村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一)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处于核心与关键地位,而教育振兴则是实现人才振兴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第一,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培养振兴人才。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不仅给乡村儿童传授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技术的人,还肩负着面向广大乡民传播现代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其劳动技能和创新创
3、业能力的重任,1以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第二,增强乡村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意愿,留住振兴人才。不少乡村学生崇尚离土教育,希望通过教育能够在大城市扎根生活,建设家乡的意识淡薄。乡村教师除了积极研发具有乡村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深乡村学生对乡土优秀文化资源的感知,培育他们对乡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教师要通过课堂与课后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将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参与舞狮、锣鼓等传
4、统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和周围乡民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和乡民关于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主动意识。(三)丰富乡村文明生活乡村振兴必须改变群众落后思想,弘扬乡村文明社会风尚,为广大乡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一方面,乡村教师可以结合各自学校的学生特点,开展乡村音乐文化课堂、乡村美术文化课堂等,满足乡村学生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也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或课外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进而推动乡村全民阅读,提高乡民科学文化素养,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5、,通过各种积极向上的宣传、表演活动转变乡村地区落后的生活习俗,潜移默化地使乡民接受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除了带领乡村学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如话剧表演、广场舞等,还可以开展基层体育活动,从而真正丰富乡民的生活内容。(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教师对于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是深化乡民自治实践,乡村教师在签订乡间契约、调解乡民纠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协助解决乡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3二是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乡村教师充分利用其社会地位和文化等优势,多渠道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常识与知识,引导乡民尊
6、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农民法治素养。三是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乡村教师要通过课堂课外教学、设计宣传海报、发布公众号文章等方式向学生和其他乡民积极宣传乡村道德文明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不断强化道德教化作用。与此同时,乡村教师还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抵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乡村陈规陋习,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乡村教师职后培训的现实困境(一)乡村教师培训内容断层一方面,乡村教师培训内容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缺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乡村教师培训通常以时有时无的专项培训为主,往往由不同负责人或专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缺乏一定的关联与衔接,尚未建立常规化、连续性的培训机制。而且参与培训的乡村
7、教师年龄、教龄、学科等方面缺乏层次性,未能充分考虑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教师差异。乡村教师培训内容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不少乡村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培训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乡村教育实际相脱离,大多数培训者通常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自上而下”的内容计,虽然培训者理论专业水平较高,但缺少对乡村教师的调研和需求分析,无法密切联系乡村学校的实际状况,未能充分考虑到乡村社会的独特问题、乡村学生的独特性及乡村教师需求的多样性等,从培训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选择都没有关注到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之间的差异。例如,乡村教师急需的培训,包括伴随着乡村社
8、会发展而产生的学生心理辅导、留守儿童教育等,以及教师自身普遍面临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疏导与化解。真正体现乡村教育特点的内容,现有的培训都鲜有涉及。4另外,大多数培训材料都集中在宏观角度的理论解释上,很少关注这些理论进展是怎样具体与乡村教师所具有的独特性的教育实践和问题有机结合的。因此,大部分乡村教师培训内容过于抽象、概括,对于乡村教师实际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如果培训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二)乡村教师培训方式单一由于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有限和教育观念的制约,当前乡村教师培训大多是集中式的,专题讲座是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陈旧而单向度的信息传递
9、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难以真正调动乡村教师的学习气氛,难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这种沿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忽视了成人学习具有生成性的特点,乡村教师应接受与成人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的培训。总体来说,乡村教师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并未根据实际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导致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培训的实际效果也并不明显。(三)乡村教师培训评价欠佳现有的乡村教师培训常常仅是以强制性手段督促教师参与,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考核机制。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的评价往往是简单统计出勤率,教师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培训,往往使培
10、训考核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中应有的督促和激励作用,这样“肤浅”的考核评价方式大大挫伤了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此外,目前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倾向于以量化的标准衡量,往往以简单的终结性评价代替了过程性评价,培训通常以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而结束,缺乏评价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参培教师的学习收获得不到有效评估以及对其后续的专业发展并无多大帮助。其实,必要的、合理的外在的激励对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乡村教师来说,能够有效促进其内在的发展动力的产生,而乡村教师只有通过内在的发展动力,才能积极有效地将知识、经验、技能内化,最终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职后培训的实践路径(一
11、)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乡村教师培训不应是临时性地接受快餐式的碎片知识,而是一种日常的、持续性的、系统的促进教师发展的学习活动。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的需求进行测评,明确培训目标。不同的培训对象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包含短期需求、中期需求和长期需求,而且培训需求调研应该涵盖整个教师培训,例如,培训开始前,应与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进行广泛且深入地沟通,了解其真实需求,使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变得更加明确和具体;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有表达、讨论和交流观点以及展示和演练等需求,应注重参与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抽象的理论灌输;在培训结束后,参与培训的乡村教师有检测培训的有效性的需求,所以
12、也应做好培训项目完成后的需求调研工作和收集各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需求分析结果不断改进教师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尊重乡村教师的意愿,进行分层培训。除了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设需求,不同职务及资历、任教年限等培训对象往往有不同的专业需求,例如新任教师往往侧重于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及策略、课堂管理方面等专业能力的提升,任教五年的乡村教师有着学生发展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任教十年及以上的资深教师有着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因而需要依据乡村教师自主选择进行适当的分层培训,推进菜单式培训。(二)注重培勃I方式的灵活性当前我国乡村教育仍处于“文化弱势”边缘,大部分乡村教师追求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应急性,并不完
13、全追求培训内容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虽然专题讲座式集中培训是有必要的,但乡村教师培训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选择合适且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对于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等内容,多采用讲座式培训方式;对于乡村振兴具体实践行动、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及策略等内容,多采用案例分析式培训方式。此外,还应关注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生成性特征,灌输性质的培训无法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和知识建构性。所以培训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个讲授者,其实不同经历背景的教师在实际工作实践中,生成了属于自己特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教师培训中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乡村教师培训应该充分利用教师现成的资源,主动建构
14、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突出乡村教师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和独特性。针对乡村地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教师分散等劣势,对乡村教师进行远程培训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为乡村教师搭建免费开放的学习资源平台,让乡村教师可以自由自主地对各种优质资源进行在线学习,提高其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便利性。高质量的优质学习资源,包括国培项目、优秀教师课堂实录视频、典型案例等都应按要求以培训课件或视频资料等形式不定期上传到平台,共享学习资源,让乡村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自由选择培训时间,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和个人需要进行观看学习,使培训方式更加多样和灵活。(三)完善培训评估考核制度合理的考核是培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5、为了解决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外部激励不够和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改进对乡村教师培训考核评估,构建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业后评价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评价;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完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结业后评价则是关注教师培训项目结束后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师将所学知识转移到学校和班级,并最终影响学校、班级和学生成绩的能力,是衡量培训项目有效性的最终指标。此外,为了保障乡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乡村学校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可以依据教师培训过程量化考核细则及教师培训任务效果考核标准等政策文件,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成果做出科学考量。考核评估结果
16、应当与乡村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编制聘用等外部激励相挂钩,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乡村教师,学校应当予以表彰,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以充分调动广大乡村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的主动性,从而促进乡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这些外在的激励往往是内在发展动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有助于使乡村教师从内心渴望学习,有助于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体现,而乡村教师是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所以要仅仅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目标,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兴教之源、育才之本,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综合素质,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参考文献13肖正德:论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载教育研究,2020(11):135-144页。2肖正德、谢计:新生代乡村教师之乡村“局内人”文化身份建构一一基于地方性知识教学的视角,载中国教育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