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耿涛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不思则罔耿涛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罔摘要:“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学习很难能够学得深,学得久。而人的思考往往是从疑惑开始的,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大胆提问”“营造氛围促使学生想提问”“及时抓住课堂上的矛盾,引导学生会提问这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而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要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O一、创造条件,大胆提问。1 .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因为平时学生大多是在被动的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孩子开始对于提问都
2、有为难情绪。要想让孩子提问,首先要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开始提问,不管孩子提的问题好与坏,都要及时的给与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成就感,找到自信。孩子一旦找到自信敢于发问,思考也就开始了。一开始学生可能遇到问题就要问,自己不进行思考。有疑惑就问,这时老师适当引导学生,不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牵着他一步步的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会提问,而且会根据问题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 .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曾经在一位老师的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在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题:求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很快便列出了(5x5+5x10+10x5)2和5104+55
3、2两种解法的算式,完成了我的预设任务。正当我准备开始下一题时,辰辰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x5x10。我不禁皱了皱眉头,其他孩子也开始窃窃私语:“不对不对,做错啦。我顺势追问:对于他的算式,大家有什么看法?生1:这题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求6个面面积的和,而他算的是长方体的体积。生2:我觉得他还要清楚长方体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这样便于区分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看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先看沿着长一排能摆几个,沿宽能摆几排,沿着高能摆几层,再用“一排个数X排数X层数就算出长方体中含有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也就是这个长方体的体积长
4、X宽X高。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完全是两个概念,他肯定错了。师:你们俩说得真清楚!辰辰,你明白了吗?老师,我没有错!我求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辰辰大声争辩。我吃惊地望着他,心想:承认错误就这么难吗?好吧,为师就看看你还能翻出什么道理来。他走上台,边指屏幕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面积是5X10,可以看成2个55,4个侧面就是8个5x5,上、下两个底面是2个5x5,这样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有10个5x5,就是5x5x10。我不禁呆住了,进而一股巨大的喜悦冲进我的大脑,“孩子们,他有道理吗?”生:他是将侧面积转化成底面积来思考的。师:是啊,他的列式不但没错,而且很有新意呢!现在我们回想一下,为什么开始我们
5、都认为他是错的呢?生:我们误认为5X5X10中的10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其实这里的10表示的是10个55这样的底面积。生:我们是习惯性地去想他的算式。生:如果我们要耐心听他讲完,就不会误判师:看来遇到不一样的方法,哪怕是看起来有问题的方法,最好还是听听别人的想法。生:老师,辰辰的方法是好,但不是每一个长方体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长方体才能用这种方法呢?(学生讨论)生:当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而且高又正好是正方形边长的2倍,才能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们点头赞成,我也对于生1的善于观察和总结给予了表扬。生:题目变成长方体底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高是8厘米,列式
6、可以是4X10,数据变了我们就不会认为辰辰错了。生:老师,这幅图还可以用5x10x5计算它的表面积。生:你只是将5X5X10交换了一下乘数的位置变成5X10X5。其实思路与刚才的那种是一样的。生(有些激动):不是这样的,我的方法和辰辰不一样。师:又是一个看起来有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生:听他说完!生: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算的。四个侧面的面积是4个510,上、下底面面积是2个5x5,也可以看成1个5x10。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x10,所以列式是5105o顿时,掌声自发、热烈地响了起来,随后开始了下一题的练习。从上面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民主的课堂是怎样激发学生创造,很多孩子好
7、的问题和想法被我们扼杀在摇篮里,要想孩子敢于提问,就要弯下腰来仔细倾听,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3 .融洽的师生关系助力学生敢于发问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比较畏惧老师,有的内向的孩子可能连和老师正常打个招呼都不敢,更不要说是向老师提问了。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孩子敢于发问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的孩子,整个班级的孩子内向的孩子居多,上课气氛沉闷,学生见到老师都是躲躲闪闪。于是我上课做了一些调整,鼓励孩子举手,只要有举手的孩子发言我就大力表扬,如果有孩子能提出问题不仅表扬,还给孩子一些奖品。甚至和一些孩子一起分享食物,一起做游戏,慢慢的孩子们放下戒备心,有的孩子还跟我开起玩笑。就这样下来,
8、一学期以后,大家上课踊跃发言,积极思考,有时提出的问题很有创意,有时提出的问题还比较复杂,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研究一起探讨。二、激发兴趣,有问可提。1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其实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适时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就能促使孩子想问。在教学五年级3的倍数时,我和孩子做了一个游戏,我说你们现在随便写一个数,我就能快速的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又不服气的孩子可以和我比试。结果和我比试的孩子都输了,孩子们很好奇,老师怎么那么厉害。也有的孩子已经发现些什么,就提出3的倍数的这些数一定像2和5的倍数一样有着什么样的规律?那是什么规律呢?孩子们非常好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开始了一节
9、课的探究。在这节课上孩子们自己提出很多问题,又经过小组的讨论自己解决。2 .有需求才有问。华应龙在如何备课一书中说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进行教案设计,有时我们过于注重自己的计划,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有时学生一下子把我们的下一环节的结果说出来时,有的老师还是要把孩子拉回去再来一遍。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题目很简单,大部分孩子不用使用什么策略也可以完成,所以如果按照课本按部就班的上的话,孩子会觉得很枯燥,也体会不出策略的好处。于是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做了调整,借助孩子们春游的图片等,先是给孩子很多信息,以影片的方式播放,然后给出我问题。学生一下子就蒙了
10、,这时我再来介绍策略,并且根据策略来提问,更有针对性,有了需求孩子问题也多了。三、悉心引导,提升问题质量。1 .建立制度,优化问题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敢问、想问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在教室文化墙一角开辟出一块专栏一问题墙。逐步建立制度,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最近学习中想问的问题写出来,有即时贴贴在这个专栏里,供大家讨论研究。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别人提出来的问题。在这样的不断交流讨论中,学生越来越会提问,问题的质量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提升。2 .教师引导,示范优质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设计一连串的问题,犹如设计了一个问题“阶梯”,学生在这些问题“阶梯”的帮助下,“拾级而上”,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更学会了如何提问题。最好的学习方法师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这比只传授知识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