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导学案【课标要求】1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标解读】1 .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2 .通过对教材图示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 .通过展示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4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新课导入】通过播放反映不同环境问题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由学生说出所反映的具体环境问题,导入新课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课前自主导学】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因自然变化
2、或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在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2)分类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含义由于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的环境问题由造成的环境问题表现火山喷发、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如酸雨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垃圾污染生态破坏: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生物物种锐减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思考交流据报道,截至北京时间2012年11月2日凌晨4点钟,飓风“桑迪”已经导致美国境内至少92人死亡。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飓风“桑迪”
3、属于哪类环境问题?提示飓风(台风)是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 .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概念:地球大气和地表温度的上升。气温变化的特点:呈逐步趋势。原因:等温室气体的增加。(2)酸雨污染概念:PH值小于的大气降水。三大酸雨区:欧洲、中国。危害:使水体,威胁鱼类和其他的生存,导致生产力下降,增加,腐蚀等。(3)臭氧层破坏概念: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可以通过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危害:会使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人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的危险,使野生生物、海洋受到伤害,使部分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难以生存。2 .生态破坏(1)生物物
4、种锐减原因: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以及的污染和破坏。危害:使物种不断,生物多样性遭到,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其危害是无法估计的。(2)水土流失原因:人类大规模地破坏O危害:耕地越来越;水库、湖泊淤积,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灾害。3 3)土地荒漠化: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造成的,地区尤为严重。思考交流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使全球受到紫外线辐射增强带来的危害等体现了环境问题怎样的特点?提示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问题探究】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问题导思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
5、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问题导思2环境污染是怎样产生的?提示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问题导思3生态破坏是怎样产生的?提示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 .环境问题的内涵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下图所示: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如自然灾害;但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2 .环境问题的分类按产生原因分类:环
6、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特别提醒: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关系(1)区别:两者成因不同、表现不同。环境污染是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和自净能力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如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联系: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典例剖析例一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外圆代表内圆代表(2)图中箭头
7、A表示人类通过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活动向环境中输出,箭头C表示人类的箭头D表示O(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头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表示。思路点拨首先判断内外圆分别代表人类社会与环境,然后根据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解答各箭头代表的含义。解析(1)图名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环境的范围比人类社会的范围要大,所以得出外圆为环境,内圆为人类社会。(2) A、B箭头是同向的,C、D箭头是反向的,联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可得出:A表示的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与能量,B则表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C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对环境
8、的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D则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也分为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答案(1)环境人类社会(2)生产物质和能量消费废弃物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反作用(或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3) ABDC二、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问题导思1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温室气体,其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燃烧矿物燃料、毁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问题导思2臭氧层为什么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提示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问题导思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
9、么?提示酸雨的形成以人为原因为主,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问题导思44.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尼泊尔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提示生态破坏主要包括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沙化季风区的边缘地带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人为:植被破坏我国西北、华北(春季)降低大气能
10、见度,危害人体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伐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全球气候变暖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全球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生物物种锐减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区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酸雨pH5.6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一一危害生物土壤酸化一一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
11、康,腐蚀建筑物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危害人体健康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煌增多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城市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拓展延伸1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破坏最为严重的原因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就分布于平流
12、层之中。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温度的高低有关。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越旺盛,对流层的厚度越大,即平流层的高度越高。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对流层的高度也低,人类排放的氯氟垃化合物容易到达这里的平流层,因而臭氧层破坏更严重。拓展延伸2我国重酸雨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1)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2)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
13、,易于气体的扩散。典例剖析例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锦矿并建有电解锌厂,生产过程中需要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思路点拨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解析由于尾矿矿渣库在江河上游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本区夏季降水较多易发洪水和泥石流、滑坡等,一旦含有硫酸和铅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会造成水污染危及用水安全。所以必须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行洪通道,防止矿渣对江水造成污染。答案潜在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14、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图表展示】教材相图1210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解图精要1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国东南沿海、北美东部和巴西东南部。形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2 .上述地区酸雨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发达,酸性物质排放多,并且降水量比较大,容易形成酸雨。图表应用读图1一2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 .酸雨指PH值小于7.0的大气降水B.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球上相继出现了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C.酸雨污染属于地方性环境问题,不具有全球性D.南半球的国家不存在酸雨污染现象。解析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酸雨污染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南半球的巴西东南部也是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答案B【思考解答】教材第11页思考答案1 .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2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