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篇)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同课异构1)【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课的感性观察,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特别是大塑料袋的活动,使学生明白通过一定的方法,我们也能感受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本节课的实验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压杯入水;第二个环节,扎孔观察;第三个环节,打气观察。学生完成了三个环节的实验后,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说明,即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教科书上的实验步骤写得比较详细,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字中圈出关键细节,否则实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虽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用占据空间这个解释去理解形状,他们体验过在一个固定的盒子放入不同的螺母、木块、乒乓球等,理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会占据空间是容易的,但对于空气也会占据空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过程和方法:1.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2.参与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实验过程,初步培养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体验积极动脑、合作研究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能够占据空间。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
3、释,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点击课件,出示图片)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最后,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生答)师:为什么把石子放在瓶子里,水就上升了呢(生答)师:石子落下去占据了瓶子下面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水能占据空间,石子也能占据空间,那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生答)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吧!(点击课件)二、探究1 .实验一:自制喷泉。师:我们来自己做一个喷泉。师:这儿有大半瓶水,两根吸管,一个橡皮泥。我们把两根吸管插入瓶内,一根插入水里,另一根不接触到水,然后用橡皮泥把瓶口
4、密封起来,同时也把吸管固定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老师想邀请一个同学上来,对着这根没接触到水的吸管吹气,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上台吹气)(利用同屏技术把学生吹气的过程投屏到白板上)师:同学们刚刚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答)师:为什么往瓶里吹气,水会被挤出来呢?(生答)师:(点赞)真会思考!瓶子的空间是固定的,往瓶里吹入空气后,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把瓶子里的水就挤了出来。师指着板书问,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生回答后把“吗”拿下来)2 .实验二:压杯入水。师:科学家们为了验证一个实验结论,经常做好多次实验,我们也要多做几个实验来验证“空气能占据空间二出示空杯子杯子,师问:杯
5、子里有什么?(生答:有空气)我们都知道纸巾遇水会湿,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实验,(点击课件)压杯入水,观察纸巾会湿吗?播放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师:这是实验要求Q出示实验步骤,师:这个实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师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计时1分钟)小组交流汇报。师:为什么杯子完全扣入水中,杯子里的纸团却没有湿?生答: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师表扬。师:因为杯子中的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阻隔了水和纸的接触,所以纸团没有湿。3 .实验三:杯中的水和空气的变化。师:那如果我们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师:请开始小组实验。电脑计时1分钟。师:刚才的实验有什么
6、变化?生答:纸团湿了师:纸团为什么湿了?生答:因为空气通过小孔跑出来了,水进入了杯子,所以纸团湿To师表扬。师板书:不会湿,杯内有空气。会湿,水进入杯里。4 .研讨交流,小结实验现象。通过这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后,我们知道了空气能占据空间。三、当堂测试多媒体白板结合本课内容设计闯关游戏:小熊运动会,看谁能第一个到达终点。分男、女生进行比赛。共有三关。【板书设计】空气能占据空间不会湿杯内有空气会湿水进入杯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
7、气占据空间。2.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塑料瓶吹气球,并了解其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3.培养学生精准的科学语言、大胆预测和小心验证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简单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1 .出示一张纸巾擦汗,然后揉成纸团,提问:如果把它扔到水里,会怎样?(预设:会湿)2 .出示塑料杯,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8、?3 .追问理由: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参考同学们的意见,请选择你认为会出现的现象。(平板内出示选择: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里面的纸团会湿吗?A会湿B不会湿)4 .引出疑问: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我们怎么来证明?(预设:通过实验)二、互学探究,解决问题(一)压杯入水1 .实验操作指导: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温馨提醒:1.动作轻、慢2 .放入和取出杯子都要竖直,做完要将水擦干再观察纸巾情况。整理材料。“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第组(一)压杯入水实验(无孔)我会观察: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
9、?我会思考: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3 .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指导。4 .小组成果展示。(平板内出示选项)(1)杯内的水面更靠近哪里?(A杯口B杯底)(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A湿了B没湿)(3)水(杯内)(A有B没有)(3)空气(杯内)(A有B没有)(5)水为什么进不去呢?(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预设: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二)扎孔观察1.如果杯底有个小口呢?杯内水面会更接近哪个位置呢?(A杯口B杯底)2 .演示:(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2)松开手指,观察变化。“空气
10、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二)压杯入水(有孔)观察与思考: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3 .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4 .小组成果展示。(平板内出示选项)(1)杯内的水面更靠近哪里?(A杯口B杯底)(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A湿了B没湿)(3)水(杯内)(A有B没有)(3)空气(杯内)(A有B没有)4.提问(I)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预设:杯子中水面变高了)(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预设:水跑到杯子里面了)(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预设:松开手指以后)(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预设:空气被水挤出了小孔)(5)空气被水挤出
11、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水)(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预设:湿了)(三)吹气观察1.提问: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预设:向杯子里吹气)2.PPT出示吹气观察提醒:(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2)慢慢吹气,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三)吹气观察观察与思考: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4.小组反馈:(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杯子里的水慢慢变少,水位下降。)(3)这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杯子里的水被空气挤出去了,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三、研
12、讨交流,小结课堂1 .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预设:第一次水没有进杯子,纸团没有湿;第二次水进入了杯子把空气挤出去了,纸团湿了,第三次往杯子里打气时空气把水挤出杯子,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2 .课堂小结: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预设:空气能占据空间)3 提问引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预设:能)四、拓展延伸潜水钟的应用:早期的潜水器是木质、顶部判闭、底部开口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故得此名。现代潜水钟大多数已改为全封闭结构,外形也有很大改变,但仍沿用旧名。船只运载潜水钟到达预定地点后,将它悬吊下沉到海底,潜水员的头盔通过导管与潜水钟相连在潜水钟的内部充满着新鲜的空气,可供潜水员呼吸,延长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逗留的时间。【板书设计】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空气能占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