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320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脱贫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调研报告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我对*镇下辖的36个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共走访农户474户,其中监测户114户(边缘易致贫户7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20户、脱贫不稳定户22户)、其他脱贫户216户、其他一般农户144户,通过入户察看、调查问卷、一对一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脱贫攻坚以来取得的成效调研过程中,我重点从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和脱贫攻坚为乡村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两个方面入手,客观分析总结脱贫攻坚以来的成绩。(一)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从走访的330户脱贫户、监测户看,吃穿有保障,家家有存粮、户

2、户有腊肉,大米很干净新鲜,蔬菜大都是自家种的,用的油大部分是本镇自产菜籽油,衣柜里都有各个季节的换洗衣物,都购置有电视、手机电话等必要的家具家电,有的脱贫户还用自己产业和务工收入的积蓄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均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都已搬迁入住,未实施搬迁项目的脱贫户住房原属危房的都进行了危房改造;通过与镇村干部、群众访谈了解,义务阶段上学的孩子“三免一补”、住宿生生活补助仍在执行;2022年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减免,住院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安全饮水都有保障。人均收入超过脱贫标准线,尽管受疫情影响,个别脱贫户外出务工时长同比有所下降,但通过发展种

3、养殖业、园区就近务工等回补措施,总体收入下降不大,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4000元(2020年度重庆市贫困户退出的收入标准)、低于7000元(2022年重庆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监测范围)的脱贫户仅占到抽样户的1%,没有跌入脱贫标准线以下,没有出现返贫和新增致贫现象。同时,脱贫村“七有、四通、三解决“全面实现,通过发展扶贫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脱贫村以集体土地、山林、资产入股等方式都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调研走访的脱贫村双龙村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所有村都有通村硬化路、有标准卫生室、有乡村文化室,实现宽带、电话、电视三网合一,服务费用脱贫户表示都能承担。镇“三有”全部达标,有学校、有医院

4、、有公共服务大厅,学生都能就近入学、病人都能就近医治、办事都能就近办结。(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从走访的36个村(社区)看,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较脱贫攻坚前都有明显变化,脱贫对象和非贫困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大幅改善Q农村路网提档升级,自2014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新修及整治村组道路502.75公里,新修机耕道66.03公里,新修人行便道178.1741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乡乡联通、村村互通。调研的帆水社区通车里程达62公里,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绝大部分地方还修通了入户路,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利设施修复完善,累计整治山坪塘523口,建渠堰33.52公里

5、,新建及整修人饮池、水厂219口、水井7处、发放管道63万米,全面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供水入户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带动了全镇“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主导产业资金3127万元发展长效产业项目101个,包括发展以油茶、柑橘、红心柚为主的特色农业32500亩;投入到户产业资金559.2万元扶持2600余户脱贫户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优化提升,脱贫攻坚以来,新改扩建村卫生室36个,村村配有合格乡村医生,所有农村群众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改扩建文化院坝36个、文化室36个,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工程全覆盖,惠及9.74万农村群众;村村设有便

6、民服务点,老年优待证、生育证等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村内代办。调研的36个村(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室、卫生室、图书室一应俱全。(三)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高。干部结构更加优化,村均干部职数由3.5人增加到4.5人,干部平均年龄由53岁下降到44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占到了75%,吸纳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复退军人等39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乡村面貌变化明显,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持续引导,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畜禽粪污处理等都有了明显改善,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农村乡风民俗、群众生

7、活习惯也得到有效改善,乡村道路、公共区域都有人定期打扫,家庭周边环境保持干净卫生。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很多区位条件差和交通不便的偏远村,人口外流严重,乡村全面性地深度衰退,村庄空心化、土地荒芜、粗放经营、产业萎缩,与区位条件好和交通发达的农村形成巨大反差。马乐村(脱贫村),距离镇中心65公里,位置偏远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村子里面只剩下老人小孩;而向家坪社区(非贫困村)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发展扶贫车间、经营集体企业,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同时能为本村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村内不同组发展差距也有较大差距,帆水社区1组(处于社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而15组(处于

8、社区偏远位置),常有因管道线路故障造成的停电断水问题。(二)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固。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明显,一些村产业配套建设不完善,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二是产业量小质弱。调研走访的36个村中,平均每村面积不足500亩,其中三湾村等7个村的主导产业量小质弱难以为继,大部分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三是市场化理念不足Q缺乏设备和专业交易市场,销量受到严重制约,销路不畅,产品大量滞销,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严重受损。三是利益联结不紧密。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有的甚至是口头承诺,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个别业主因经营管理不善、产业难以形成效益,无法按合同兑现土地流转费用和

9、群众务工费而选择一走了之。产业对群众收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五是抗风险能力脆弱。调研走访的12户农户,因缺乏专业养殖技能,没有抗风险能力,担心“一夜回到解放前“,均没有再进行养殖。(三)“三重”问题成为主要致贫返贫因素。截至2022年7月,全镇登记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224户,其中因重大疾病、因重大事故、因重大灾害的三重户占78%。本次走访调研,也证实了“三重”是引发致贫返贫的最大风险点。尤其是重大疾病影响最大,往往是一人重病,全家受穷。走访的家庭较困难农户中,绝大部分是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难。沈家村蒋吉田(一般户),2022年2月27日因火受灾,房屋被大面积烧毁,摩托车

10、,打谷机,冰箱等多种家具均被烧毁,损失金额约5万元左右,极易因此而致贫。东方村胡生久(一般户),2022年5月查出患有肺炎,目前已花费医疗费用超10万元,后续治疗还需持续一年,家中仅有女儿一人月收入3200元,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用,有返贫致贫风险。(四)农村现有资产资源利用率低。从调研的情况看,集体资产管理利用不是很理想。一是资产管护投入不足。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没有配套资金,村级资产既没有清理,也没有有效地管理。加之乡镇、村社刚刚换届,很多资产都没来得及清理移交。二是盘活资产办法不多。调研发现,农村闲置资产大多还处于沉睡状态,难以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即使盘活利用也仅仅是长期出租,不少村干部

11、表示,出租的方式“零投入、风险小、稳当可靠(五)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动力偏弱。调研发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致富带头人、主要劳动力三类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严重。一是基层干部队伍后继乏人。村“两委”换届后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水平都有明显积极变化,但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村干部待遇低等原因,村级组织带头人面临选拔困难、后继乏人的难题,总体还是呈现出两委班子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象,帆水社区干部5人,仅综合服务专干年龄35岁以下,其余年龄均超过45岁,平均年龄49岁,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难以适应软件工作。虽然近几年通过公考公招、“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选调到基层的年轻干

12、部越来越多,但是大多留不住。二是农村有效劳动力严重不足。全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61%,留守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劳动能力和文化水平相对较弱的老人、妇女,大多不懂现代农业技术,掌握信息不及时,农业产出效益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三是致富带头人作用发挥有限。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土专家年龄总体偏大,工作模式传统老化,带领农民“产业致富”的能力素质严重不足,农业企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经营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大多处于微利保本状态,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四是乡风习俗还有短板。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问题一时难以彻底解决,村民卫生习惯、相互

13、攀比等不良乡风习俗一时难以改变,特别是酒席之风盛行,脱贫户普遍反映家庭支出除医疗支出外,最大的支出就是人情支出、一年至少在1万元以上。三、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的建议(一)优化“四个不摘”政策措施。在不摘政策方面,通过5年过渡期,分批次将脱贫户在教育、医疗、金融等方面享受的特殊支持政策逐步过渡为普惠政策,防止政策急转弯“踩急刹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政策,采取分类扶持的办法予以调整,对动态监测出的易返贫户、易致贫户和低保兜底脱贫户,仍然延续脱贫攻坚期内的特惠政策;对其他脱贫对象,分批次逐步取消脱贫群众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代缴政策。对县域内脱贫对象住院自付费用比例,可通过逐年调高一定自付比例的办法,

14、逐步过渡到普惠医疗政策上来。在不摘责任方面,继续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度,县区党委副书记具体抓的责任体系。在不摘帮扶方面,市级部门挂联乡镇、县级部门重点帮扶村,国家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帮扶村落实市县主要负责同志挂联。注重因村派人、因产业派人,每个村对口选派35名包括“第一书记”在内的全脱产驻村工作队驻村。在不摘监管方面,加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每年开展1次集中考核,定期跟踪督查和常态暗访,适时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分类规划建设,将行政村按A、B、C三类统筹规划建设。A类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较好的村,重在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和文

15、明村庄建设。B类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短板、产业发展规模小的村,重在补齐基础短板、引导支持产业发展。C类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的村,重在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等问题。突出示范带动,每个县区选择2-3个“三农”工作省对市县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重点任务综合示范片,每个示范片覆盖乡镇不少于2个,集中力量探索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具体问题,为面上推开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办法。发挥比较优势,对文旅资源丰富的古村落,引导建成一批乡村旅游和民宿康养基地,通过兴办农家乐等让群众吃上旅游饭;对产业聚集、交通便捷的安置点,实行电商扶贫,让农产品

16、“触电上网”;对距离城镇中心较近的安置点,可推动群众就近就业;对一些暂不具备转型发展的集中安置点,可规划建设一批养殖圈舍,让搬迁群众有地种、有事干、有钱赚,同时积极探索已搬出地群众林、地等资源盘活增值,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三)充分发挥产业和就业助农增收带动作用。坚持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建立产业发展评估机构,对拟纳入支持的产业项目进行可行性、风险性、效益性评估,对前景模糊、管理团队不专业、效益保障不可控的不予支持。对已建成的产业特别是具有相当规模、运行基本正常、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的产业出台专门支持政策。对已经失败、或者长期亏损的产业实行清算,以尽快推动资产转型提质。改变财政支持方式,将注重前端支持转变为前端、中端、后端的全链条支持,特别是加大产业管护的资金支持,切实解决“重建轻管”等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基金和商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品类,健全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分担机制。严格产业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以县区为单位建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