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2510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工业生态保护.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煤炭工业生态保护3.1 一般规定3.1.1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开采应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应对采煤沉陷区、工业场地、煤阡石临时性堆放场(库)、露天采掘场、排土场、线性工程以及闭矿后不再留用的建设用地等区域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采煤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1.2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设计范围施工。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的土地,应实施表土剥离、保存和利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应执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1048o其他土地表土剥离应根据表土厚度、分布均匀程度、土壤肥力、施工条件和复垦利用方向等因素确定,厚度宜取0.200.60米。3.1.3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应符合下

2、列原则:1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态环境准入清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煤炭资源开发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2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应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的原则进行生态恢复,并优先恢复为耕地;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煤炭资源开采的全过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低于现状,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3.2 井工矿生态保护3.2.1 煤阡石临时性堆放场(库)应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的有关规定封

3、场和生态恢复。3.2.2 对可能破坏具有供水意义含水层结构和地面生态环境的开采区域,宜采取充填开采、分层开采、限高开采等保水采煤措施,有效控制浅层地下水位降深及采煤沉陷。3.2.3 采煤沉陷的预测、防治,以及环境保护目标的煤柱留设应符合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有关规定。3.2.4 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生态公益林等应根据其保护要求和煤炭开采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减缓生态环境影响。3.2.5 采煤沉陷引起地面建(构)筑物破坏时,应根据其破坏程度、重要程度、规模大小及压占资源量的情况,在综合分析社会、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前提下,确定最优防治对策。当采用采前加固、采

4、后维修、就地重建抗变形结构建(构)筑物及保护性开采等防治措施仍不能确保地面建(构)筑物正常、安全使用时,应采取搬迁或留设保护煤柱措施。3.2.6 采煤沉陷影响矿区铁路专用线、过境低等级铁路支线等正常、安全运行时,可采取调整坡度、调整轨缝和轨距、加宽或加高路基、限制行车速度、加强巡视观测等措施,也可采取保护性开采措施。3.2.7 开采沉陷影响矿区道路、过境低等级公路等正常运行时,可采取垫高路基、维修路面等措施,也可采取保护性开采措施。3.2.8 开采沉陷影响矿区自用或过境低等级输电及通讯线路、矿区给排水地下管线等正常运行,以及影响地表水体及水利基础设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护性开采或其他保护措

5、施。3.3 .9因地制宜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1对于宽度小于10厘米的地裂缝,土源丰富区宜就近取土填埋、整平;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10厘米的地裂缝,宜先充填裂缝,然后压实、平整。地裂缝充填后,应保证自然排水通畅。干旱半干旱荒漠区应减少扰动,宜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2对未达到沉陷稳定状态的沉陷区,宜采取监测、预警等措施;对达到沉陷稳定状态的沉陷区,因地制宜确定复垦方向,进行土地复垦整治,应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的有关规定;3沉陷坑采取充填措施的,应表土剥离、分层充填、分层压实,达到土地使用功能。填充物宜选择利用煤砰石、建筑垃圾等。4采煤沉陷区应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根据沉

6、陷形式、分布范围、稳定状态及危害程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措施。不同区域采煤沉陷的表现形式及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生态影响亦不尽相同。采煤沉陷区特征见表329-1。表3.2.91不同区域采煤沉陷区特征及主要生态影响特点表分区沉陷区特征生态环境影响特点主:要生态恢复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区(山西、宁夏、陕西、甘肃中东部、内蒙古中部、河南西部等)地裂缝、地表上下错位或沉陷坑,部分区域出现土地崩塌、滑坡等加剧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地裂缝及沉陷坑充填、平整,恢复土地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西北干旱、荒漠区(新疆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藏、青海等)地形地貌无实质性变化,局部出现地裂缝、地表上下错位或沉陷坑,个别区

7、域因采煤沉陷引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加剧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控制水土流失、减少人为扰动、保护原生植被、砾幕层、结皮北方草原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等)地裂缝及塌陷坑加剧水土流失,部分区域出现土壤盐渍化和草场退化地裂缝及沉陷坑充填、平整,恢复草场西南岩溶山区(贵州、重庆、云南、广西、四川西部等)地形地貌无明显变化,基本不积水,但地表水平移动较大,可能会出现山体滑坡或泥石加剧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土地漏水、漏肥等采取边坡防护、工程拦挡等保水、保肥措施,治理重点为山坡地的植流,土地损毁、建筑物破坏较严重被恢复和沟谷阶地的土地平整高潜水位平原区(安徽、河北、江苏北部、河南东

8、部、山东西部等)以下沉盆地为主,沉陷区一般会出现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淹没土地,耕地减产、植被死亡,出现土壤盐渍化,土地使用功能丧失季节性积水区域采用非充填复垦-疏排法或充填法复垦整治:常年积水区采用挖深垫浅法复造整治恢贪土地功能东北山丘平原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北部等)以地裂缝和下沉盆地为主,沉陷区偶有季节性积水土地使用功能略有降低地裂缝回填、平整:季节性积水区域采用非充填复垦一疏排法或充填法复垦整治1)黄土高原区:以水土流失防治为重点,采取裂缝充填、土地平整、坡面防护等适宜黄土高原区的地形修复技术;耕地夏垦应采用土地翻耕、土壤培肥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配套排水、道路、林网工程,耕地生

9、产力水平五年后达到周边地区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林草地宜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植被重建模式,并加强植被管护,植被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林地郁闭度不小于0.30,草地覆盖度不小于30%。2)西北干旱、荒漠区:以水土流失防治为重点,侧重地裂缝修复、耕地区域土地的平整。应避开发生风蚀和生态退化带,减少采煤活动对土壤结皮、砾幕层及沙区植被的破坏和扰动,扰动区应采取草方格、砾石覆盖等防风固沙措施。高大流动沙丘采取机械沙障防风固沙,半固定沙丘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植物恢复的措施,对面积较大的裸地人工补植。植被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栽植密度以9001500株/公顷为宜,灌木栽植密度以33006600株/公顷

10、为宜,形成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相结合的防护体系。3)北方草原区:以防治草原退化为重点,采取人工充填裂缝,围栏封育等方式使其自然恢好;季节性积水区改良土壤,防治土壤盐碱化加剧,围栏封育和轮牧相结合的方式恢更植被;植被覆盖度应不低于现状。4)西南岩溶山区:以控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为重点,预防采煤引起的次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沉陷区采取边坡防护、工程拦挡等保水、保肥措施。立地条件差的石漠化地区外应以人工恢更为主,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业。根据不同岩石裸露程度采用以下治理措施:a、岩石裸露率70%以上石山和白云质石山区域,应采取全面封禁措施;b、岩石裸露率5070%的半石山及相对较好的石山、白

11、云质砂石山,采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后,再采取封禁措施;c、岩石裸露率30%50%的山地宜种植当地经济树种,坡度较缓的山地可规划发展人工草地。人工造林成活率不小于85%,保持率不小于80%,五年后幼林郁闭度不小于0.6,植被覆盖度提高2030%。5)高潜水位平原区:以治理积水区,恢复土地使用功能为重点。宜优先采用充填开采工艺,减少采煤沉陷,防止沉陷区积水、土地潜育化和潴育化。季节性积水区域采用疏排法或充填法复垦整治,疏排法复垦要求复垦地块外围径流不倒灌。充填复垦上覆土层厚度不低于0.7m,恢复破坏土地原有使用功能:常年性积水区宜采用挖深垫浅法复垦整治,首先对积水区进行排水,其次对回填

12、区表层熟土进行剥离,分层剥离分层回填至垫浅区,在回填表土时将垫浅区预先剥离的表土一并回填。6)东北山丘平原区:以保护黑土资源为重点。项目占用的耕地,表土应实施表土剥离、保存和利用,表土剥离参数满足下列要求:a)根据剥离机械设备性能,确定每次剥离的宽度和轴线及适宜剥离厚度,机械的剥离宽度24m为宜;b)根据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方案,确定剥离单元与剥离厚度。基于土壤质量和剥离成本考虑,耕作层土壤剥离厚度宜在20cm30cm0单次土壤剥离厚度不宜大于30cm;C)耕作层较厚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剥离厚度。占用的其他土地,表土剥离技术要求建议参照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DB23/T2913执行;

13、对于采煤沉陷区采取充填裂缝、土地平整和坡面治理为主,对于部分季节性积水区采用非充填复垦一疏排法或充填法复垦整治。3.3 露天煤矿生态保护3.3.1 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对象应包括外排土场、内排土场、闭坑后采掘坑、临时用地、工业场地、道路等。3.3.2 露天煤矿应控制外排土场占地,尽快实现内排。3.3.3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工艺、设备应与煤矿开采工艺、设备同时选定。优先选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艺、设备。3.3.4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应明确闭坑后采掘坑位置、深度,可能的恢复方向。3.3.5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指标应包括土地复垦率、临时扰动区林草植被恢复率、工业场地绿化率、排土场植被覆盖度。3.3.6 生

14、态恢复措施包括表土剥离、保护与回覆措施、拦挡措施、边坡防护措施、截排水措施、土地整治措施、绿化措施、管护措施等。3.3.7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宜采用近自然的缓坡。3.3.8 拟损毁区所占用土地的表土须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3.3.9 灌溉水源应优先采用处理后的矿坑水、生活污水及疏干水。疏排水管路可结合绿化区、排土场灌溉管路布置。3.4 绿化3.4.1 绿化设计应符合煤炭企业总图运输设计标准GB51276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并纳入环境保护设计。3.4.2 绿化设计应因地制宜,并应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应保留施工场地原生有价值的大乔木及移植珍贵幼树;改建、扩建

15、项目宜保留已有的绿地和树木,不宜随意占用原规划的绿地,当需要占用时,可采用垂直绿化等方法弥补减少的绿地面积。3.4.3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严格控制绿地率,场区内部不得安排专用绿地,绿地率不得超过20%;改扩建项目绿地率宜控制在10%15%范围内。3.4.4 工业场地绿化应与场地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综合管网等同步设计。3.4.5 树种、草种选择应根据企业性质、环境保护及厂容、景观的要求,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植物生态习性、抗污性能和苗木来源,合理地确定各类适地植物的比例与配置方式。树种、草种选择见附录A。3.4.6 厂区内绿化布置,应以下列地段为重点:1企业行政办公区、进厂主干道及主要出入口;2散发有害气体、粉尘及产生高噪声的生产车间、装置及堆场;3受西晒的生产车间及建筑物;4受雨水冲刷的地段;5厂区生活服务设施周围;6厂区内临城镇主要道路的围墙内侧地带。3.4.7 有防火要求的车间、仓库等建筑物和具有易燃、易爆的生产、贮存及装卸设施附近应选择水分大、枝叶茂密、不含油脂的树种,以阻挡火灾蔓延。3.4.8 树木的种植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采光和通风。树木与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