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上音乐第二单元《缤纷舞曲》单元特色作业设计(优质案例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七上音乐第二单元《缤纷舞曲》单元特色作业设计(优质案例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七上音乐第二单元缤纷舞曲单元特色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七年级第一学期人音版缤纷舞曲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二单元第一课时2欣赏溜冰,舞曲第二单元第二课时3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第二单元第三课时4欣赏彝族舞曲第二单元第四课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和三拍子指挥图示划拍演唱歌曲。2 .掌握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3 .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
2、绪、音乐风格及典型节奏,学习听辨三种不同的舞曲体裁,并能在聆听管弦乐合奏曲的过程中,听辨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色。4 .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认识记住琵琶的音色及器乐独奏的表演形式。(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鲜明,选择的舞曲有青年友谊圆舞曲、溜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及彝族舞曲,有独特的典型节奏和鲜明的、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语言。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感受、体验、认识、理解音乐艺术的美,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并为以后要学的“音诗音画”、“乐海泛舟”、“魅力歌剧”、“经典交响”、“舞剧之魂”打下基础。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着青春活力的
3、歌曲,旋律优美、热情,全曲共六个乐句,前四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旋律进行方式以大跳、小跳为主,跌宕起伏。是一首歌颂友谊、和平、团结的歌曲。溜冰圆舞曲将圆舞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乐曲中的每个段落都像一幕优美的冰上芭蕾。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每个小圆舞曲中又有两个对比非常鲜明的主题。整个作品透出一股清新、愉快、生动的气息。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他采用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子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生动逼真的音响以突出乐曲的标题。全曲为三部曲式,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蓝色的探戈是二部曲式结构,A
4、段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的典型节奏,带有布鲁斯风格;B段主题使用了拉丁美洲风格的典型节奏,采用了欧洲大调式,两种音乐风格巧妙地融合。彝族舞曲是复三部曲式结构,音乐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O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中学的大门,性格活泼,还存有小学时期的天真和对事物的好奇。但由于小学的音乐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也比较薄弱,有些学生连一首完整的歌曲都唱不出来,所以,学习过程中需要慢下来,多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学习中,
5、高音和大跳部分可采用多听,对比以及教师在教唱过程中用手势提示等方式调整他们的音准;调式等理论知识不用过细讲解,用对比聆听的方式感受不同调式音阶带来的感觉;欣赏的部分可采用多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等。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 .能够背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一段歌词;2 .能够分辨学过的不同类型的舞曲;3 .为典型节奏创编动作;4 .能够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二)单元作业目标1、学生能够完整跟伴奏背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一段歌词。2、掌握典型的波尔卡节奏。3、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感知到音乐情绪的变化。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按
6、照从最基本的音乐表现歌唱,到动作的创编及展示,再到学科综合,用音美结合的方式表达感受:1)用圆润的声音和热情爽朗的情绪表现歌曲。2)节奏从简单的典型的圆舞曲节奏tXf XXX XXX IXXXolX X I X X X在课堂上的练习,到典型的波尔卡到自己创编3)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彝族舞曲的音乐变化。从课堂完成到课后2周的时间,包括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2 .单元作业实施思路在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学唱歌曲,要求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及热情爽朗的情绪背唱第一段歌词。同时介绍其典型节奏型,并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比如击掌、拍腿、拍肩等动作来表现,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后,自由创
7、编动作,为第三堂课布置作业奠定基础。第二课时以再次感受圆舞曲为主,不再安排作业。第三课时学习雷鸣电闪波尔卡时学习波尔卡典型节奏型,并布置创编作业,可独立完成,也可和同桌共同创编,并熟练动作,下堂课上台展示。第四课时学习彝族舞曲,通过聆听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音乐的每次变化,至少四幅画。在课堂上聆听音乐,可用简笔画或相关短语记下音乐的发展,理清思路,课后查找彝族相关资料,2周的时间完成整个绘画作品。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题:青年友谊圆舞曲1、作业内容背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一段歌词。2、评价设计青年友谊圆舞曲评价表评价方面歌词音准咬字合伴奏情绪舞台表现总体印象自评互评师评评价要求:从各评价方面按A、B、
8、C三个等级对各作业进行等级评价。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歌曲难度不大,需注意大跳音准。歌唱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但处于变声期,需要教师引导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不要过度用嗓和唱不适合的歌曲。也希望通过演唱歌曲到表现歌曲,让学生把音乐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展现青年的热爱和平、珍惜友谊,为增进团结、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2)设计意图:通过背唱歌曲,让学生养成正确歌唱的意识,包括背歌词,合伴奏,用好听的声音和正确的情绪表现歌曲,并能够站在讲台上为大家演唱,积累舞台经验。第三课时课题:雷鸣电闪波尔卡1、作业内容为等XlMHNI”U创编动作。2、评价设计波尔卡节奏动作创编评价
9、表评价方面节拍稳定节奏准确动作丰富舞台表现总体印象自评互评师评评价要求:从各评价方面按A、B、C三个等级对各作业进行等级评价。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课堂上用4I-I节奏型为学生创编并带领大家练习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创编波尔卡节奏型。(2)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的创编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稳定的拍率感,反应能力及发展创造力,是发展学生音乐感的基础教育,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第四课时课题:彝族舞曲1.作业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变化,以及彝族的民族特色。2 .评价设计彝族舞曲绘画评价表音乐表现美术表现评价方面音乐理解想象力民族特色造型能力颜色搭配线条流畅自评
10、互评师评评价要求:从各评价方面按A、B、C三个等级对各作业进行等级评价。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本课时作业旨在通过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要素引发的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表达。基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分小组共同完成作业,时长2周。在绘画过程中,对于色彩、线条、比例等绘画方面的知识可在课后请教美术老师。(2)设计意图:彝族舞曲非本单元重点学习内容,但考虑到一方面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都是以西方作品为主,学生平时接触太少,不太愿意主动去思考,总觉得自己听不懂,而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学生更易理解;另一方面,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善于用歌舞抒发情感,其音乐热烈奔放,学生易感知
11、;第三,民族音乐植根于中国文化,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和作业可充分增强民族自信;第四,音乐与绘画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美术也会使音乐课堂更丰富。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舞曲”主题活动,通过节目展示、抢答等形式达到单元质量检测的目的。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有表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对舞曲的热爱之情。1 .请以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演唱形式边唱边表演青年友谊圆舞曲。2 .请找一找身边能发出不同音高的小乐器,或利用生活物品自制音高小乐器,为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同学伴奏。3 .听三首不同的音乐片段,用抢答的形式
12、说一说是哪种舞曲,并用不同音高的小乐器,或利用生活物品自制音高小乐器敲击其典型节奏。4 .请同学展示华尔兹、波尔卡、探戈的简单舞步,其他同学模仿学习,并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出情绪的变化。(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作业序号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表现理解11中等原创20分钟2、32中等原创43较难原创作业反思与改进:1、背唱青年友谊圆舞曲,学生基本能完成,但在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塑造上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引导和练习,教师可多采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多让学生进行律动,培养学生身体的松弛和自然,使其肌肉能够轻松、迅速地执行大脑的意愿。2、典型波尔卡节奏彳XIM臣ZI乂义X创编
13、作业,也看出学生的基本功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将音乐、语言、动作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听力、洞察力、反应力、创造力等一系列能力。2、用绘画的方式将音乐的走向表现出来,动静结合,音美互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创作时理解有所偏差,有些学生只用一幅画画出了彝族的民族特征,如服饰,却没有表现出音乐的变化;有些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场景透视出现错误,画面中的人、物、景比列存在问题,颜色搭配不够和谐美观。3、音乐不是单一的,作业也不是固化的,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爱上音乐,所以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同的作业形式,通过独特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
14、真正爱上音乐,爱上好的音乐,进而爱生活和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才是音乐该有的育人功能。后记:“双减”政策的落地,将原先搁置在“应试”这一浅滩上的教育之锚拔起,重新抛向全人、全面发展的深海。在这样的变革中,效果最易于看见的、也最为凸显的就是作业的设计与研制如何减轻作业负担,成为教学变革中关注的焦点。基于对“减除”这样的字面简单化的理解,就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的草率,缺乏理性的研究,过多将目标聚焦在“时间”“场域”“容量”三个方面: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在规定的场合完成;规定每次作业的容量。这样的控制,不但不能带来真正的“减负”,还让作业成为导致教学失效的全新因素。例如,只管作业时间长短,忽视作业应当承载的功能,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附件”,形式化地强调随堂动笔;只看班级群体,不看独特个体,在迎合部分学生畏难情绪下,设计低于能力生长点的练习,缺乏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化设计:只注重在“学生端”落实,遗失了“教师端”的改良,作业依然是教师交给学生的任务,而对作业目标的设定,作业类型的设计,作业难度系数的设置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构思与系统的布局,作业布置依然是零敲碎打的随机行为。设计作业,需要确认一个前提:为了提升学习力而承担一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