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93550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65.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特点的分析摘 要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研究是归因研究与责任推断相结合的一个新领域。它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对他人失败行为的责任分析之中,为行为责任的推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研究关注于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归因以及有关行为责任的推断。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情感反应和帮助行为的关系特点,以验证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模型在许霆事件中的适用程度。265名大学生参与了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许霆事件中,有意性无法对责任推断发挥作用。但总体上说,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情感反应和帮助行为关系模型是适用于许霆事件的。另外,被试的学历、专业类别、性别和个人

2、责任心在归因与责任推断上的差异性基本上不显著。 关键词;人际归因 责任推断 许霆事件1 前言 归因(Attribution)起初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研究的焦点在于个体如何对行为原因作解释,及这些解释的含义是什么。现代归因理论的奠基人Weiner的研究认为,归因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 或译为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另一种为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译为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1。责任推断不同于归因。归因是个体对

3、原因的知觉,而责任推断是从原因归因到对个人负责任程度的判断2。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研究是归因研究与责任推断相结合的一个新领域。它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对他人失败行为的责任分析之中,为行为责任的推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研究关注于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归因以及有关行为责任的推断3。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的基本模型如下4:事件可控制性归因有责任生气责备、报复和忽视等事件不可控制归因无责任同情不责备、不报复和帮助等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会影响到责任的推断。在责任的归因分析中,Weiner侧重原因的内外部位、控制性这两个原因特性的作用。而1995年以来,Weiner明确指出在对他人侵犯或攻击的行为

4、进行责任判断时要考虑有意性;而且在人际归因和责任判断的过程中,对事件的归因影响个体的责任推断,并引发情感反应,同时情感反应与责任推断两者相互作用,而情感反应又作为中介进而对后继行为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2,5。1.1 内外部位与责任推断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研究的过程开始于事件的发生,然后他人寻求事件的原因。事件知觉之后,责任过程的第一步涉及对是否存在个人内部的或外部情景的原因确定,也就是说先考虑原因的内外部位在责任的推断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只有原因属于个人内部时,才可能认为个人负有责任。人们具有首先寻求人类本身造成的原因的倾向,以便控制事件的局面。比如发生一起车祸,如果是由于司机超车而发生的,人们倾向

5、认为司机应该负很大责任,并给予其惩罚;如果车祸不是司机本身的原因,而是由于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人们会认为司机不应该负责任,不给予其惩罚。所以,对他人行为责任的推断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在当今社会中,从他人身上寻求原因对于行为责任的推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往往与社会公正、事故认定、司法审判以及经济利益相联系2,4。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考察了原因的部位在许霆事件的责任推断中的作用。1.2 控制性、有意性与责任推断在Weiner先前的著作中,他没有在原因的可控制性与责任之间作出区分,将它们作为同义词使用。但现在他认为他先前的概念分析是错误的:原因的控制性与责任不是等同的。控制性是事件发生

6、原因的一个特点,指原因是受或不受意志改变的。而责任指对一个人的行为责任所作出的判断,他或她应该有不同的责任,如学习更加努力,开车更加专心4。为此,Weiner提出将控制性归因看作是责任推断的前提假设,即结果归因知觉到的控制性责任推断情感行动序列6。近年来,Weiner把有意性也作为原因的一个特点,让它与控制性一起作为责任推断的尺度。责任程度推断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一个可控的行为是否被知觉为有意的行为或出于疏忽。在犯罪的范围内,故意和疏忽之间是有区别的,例如,谋杀和过失杀人之间,漏税、瞒税和帐目上的差错之间的区别。被察觉为有意进行的行为,包括逃避和推委的行为,将导致高度负有责任的判断7。1.3

7、责任推断、情感反应与行为反应责任推断还往往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并进而影响到后继的行为,像助人行为等。Weiner的研究表明:在行为者对其失败负有责任时会引起他人生气的情感;而在行为者对其行为失败没有责任时则会引起他人同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会进一步引发拒绝帮助或帮助行为8 。在Weiner研究中,情感反应反过来对责任推断起作用,两者是相互作用的2。国内的相关研究对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情感反应以及后继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式进行了探讨和跨文化研究,特别是检验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适用情况。林钟敏(2001)探讨大学生对日常学习行为的控制程度的认识、责任判断、情感反应和帮助行为的关系特点,以验证责任归因理论对

8、我国学生的适用程度9。潘佳雁(2002)为验证Weiner等的人际归因模型,以中国中学生为被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Weiner提出的人际归因模型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遍适用性,也适合中国被试10。张爱卿、刘华山(2003)探讨人际责任归因与行为应对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内在的可控的失败原因引起最高责任推断、最高程度的责备和最低程度的安慰;相反,内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原因与最低责任、最低责备以及最高程度的安慰相联系3。申爱华、林钟敏(2007)验证了Weiner的归因和责任判断理论在法律事件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罪犯和被害人的行为能够比较正确地进行归因,大学生对法律事件进行归因

9、和责任判断的主要特点有:控制性和有意性对大学生法律责任判断起重要作用;归因引起的情感具有动力作用,情感反应与责任判断交互影响,并引起后继行为;原因的部位(社会外部环境和罪犯自身性格)显著地影响了法律责任判断2。随着归因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实验研究对有关假设的逐步证实,人们对行为责任推断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如对人际归因与责任判断、情感反应以及后继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式探索,初步证实了理论假设,并进一步探明了归因以及责任推断与情感过程的关系4。另外,典型社会事件的发生,往往能够给理论的验证提供契机。国外的学者不仅注重建构自己的理论模型,而且还注重在实际生活中检验这些假设5。本研

10、究借鉴了在实际生活中检验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采用了一个在我国曾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真实案例许霆事件。许霆事件是2007年的热点之一,它之所以引起广大网友、媒体的关注,是法院一审判决后,以盗窃金融机构罪判处许霆无期徒刑,因此,事件引发了争议。有学者指出,由于银行服务的不完善,银行的疏忽给了许霆可乘之机,导致人性恶的一面被勾起,银行应该负起“引诱”的责任。现实中,我们经常遭遇类似情况:ATM取出假钱银行无责,网上银行被盗储户责任;银行多给了钱储户义务归还,银行少给了钱离开柜台概不负责这种强烈不平等、责任权利严重不对称的格局,既说明了银行的骄横,也凸显了用户的权利贫困11。从广大网友和媒体们对事件关注

11、的原因看来,他们知觉到事情的原因是许霆是被诱惑,而起贪念的,如果换自己是许霆,自己也会这样做的,也就是把原因归因到不可控,而这种归因又令他们觉得许霆是不用负全部责任的。因此,笔者认为广大网友和媒体的这种反应符合Weiner的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的关系模式。本研究在Weiner和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内在关系。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该事件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的特点,检验该关系模式在许霆事件中的适用性并尝试建立人际归因与责任推断、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为:归因的内外部位、控制性和有意性责任推断情感反应(气愤、同情)帮助行为;另外,探讨被试的个人责任心、

12、性别及学历等在归因与责任推断上的差异性。2 研究方法与程序2.1 被试在广州地区三所高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回收率88.33%。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32人;被试的专业类别分别是理工类、文史类和法律类,理工类被试123人,文史类被试78人,法律类被试56人;129的被试为大专学历,128被试为本科学历。2.2 研究工具问卷一 学生个人责任心量表(Studen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Scale,SPRS-10)是由Singg等人(2001)针对大学生被试编制的。该量表包含10个题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22。目的是对大学生的个人责任心

13、进行调查,然后对被试进行责任心高低组的分组。分组的依据是先求出责任心的总分,把总分从低到高排列,再把总人数的前27%处的分数记为低责任心组的分数,用“1”来表示;然后把总人数的后27%处的分数记为高责任心组的分数,用“2”来表示。问卷二 大学生对许霆事件的归因与责任推断问卷选取了一个关于ATM机出故障,许霆171次取款一审被判无期,重审后改判5年的法律案例作为特定情景,根据Weiner在归因研究中常用对特定情景进行评定的方法,以及申爱华、林钟敏等人的研究3来设计的。问卷是由7个关于被试对许霆的看法的问题组成的7点Likert评定量表。其中包括被试对行为原因的三个维度的评定:部位(1=外部7=内

14、部)、控制性(1=完全不可控7=完全可控)、有意性(1=完全有意7=完全无意);对行为者的情感反应的评定,包括气愤和同情两个条目(1=一点也不气愤7=很气愤,1=很同情7=一点也不同情)以及是否愿意为行为者提供帮助(1=帮助7=不帮助)。部分条目在问卷中为反向记分题。另外,在问卷中增加了开放题,目的是对大学生在许霆事件中的归因与责任推断的特点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3 程序施测是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的。在施测时,主试通过指导语告诉被试本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许霆事件的看法,是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的,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来作出判断,并提示他们可先整个看一遍有关问题再进行选择。 3研究

15、结果与分析3.1被试对许霆事件各有关变量判断的均数表表1 被试对许霆事件各有关变量判断的均数表(N=265)部位控制性有意性责任气愤同情帮助均数M3.604.944.713.913.274.083.63标准差SD1.551.721.701.331.581.551.77表1是被试对许霆的看法各有关变量的判断。被试倾向认为ATM机出故障,许霆171次取款的事件原因可能是外部原因(3.60)。被试认为当ATM机出故障时,许霆具有较高的可控能力(4.94)控制自己的取款行为的;被试对许霆171次取款并把钱归为己有的有意性判断均数为(4.71)。被试认为许霆的责任为(3.91),对许霆的同情(4.08),气愤(3.27),表明被试认为许霆对事件应该负部分责任,对许霆的同情情感比气愤情感高点,也就是被试同情许霆,而对他的行为也并没有感到十分气愤。而被试倾向对许霆不提供帮助(3.63)。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对许霆事件中许霆的行为的控制性、有意性和责任判断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并产生适当的情感反应,如同情许霆,而且认为许霆在事件中应该承担部分责任。3.2不同学历的被试对许霆事件的主要变量判断的均数比较表2不同学历的被试对许霆事件的主要变量判断的均数比较大专(n=129)本科(n=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法律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