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古代攻防的城墙石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述古代攻防的城墙石碑.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讲述古代攻防的城墙石碑【摘要】南京明城墙肇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卫京师而修筑的重要防御工程。其筑城思想独特,将山脉、湖泊作为天然的屏障,是中国筑城史的代表作之一。清末清军与太平军利用南京城墙的军事功能开展的战役,可谓是冷兵器时代南京城墙防御之绝唱。除了史书记载,这段历史还在南京城墙上留下了三组石碑,三组石碑是南京城墙防御功能的最好说明,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关键词】南京城墙太平天国石碑一、石碑概况(一)曾国藩修治金陵城垣缺口碑(见图1)曾国藩修治金陵城垣缺口碑位于太平门外龙脖子段城墙内侧,碑体高1.84米,宽0.76米。除因枪击造成的9处崩坏外,其余保存基本完好
2、。缺口碑上共138字,全文如下:“道光三十年/广西贼首(洪)秀全等作乱/咸丰三年二月十口/陷(我)金陵/(据)为伪都/官军围攻八年不克/十年闰三月师溃/贼势益张/有众三百万/扰乱十(又)六省/同治元年五月/浙江巡抚臣曾国荃率师进攻金陵/三年六月十六日/于钟山之麓用地道克之/是岁十月/修治缺口/工俊/镶石以识其处/(铭)日/穷天下力/复此金汤/苦哉将()/来者勿忘曾国藩记并书”(二)太平门东段龙脖子段外侧城墙修复记事碑太平门东段龙脖子段外侧城墙修复记事碑,合计4块。中间一块上刻有63字,全文如下:“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孟夏月/奉惠委修太平门东首城墙一段/计十五丈善后工程局委员运司衔江苏江浦知县长沙
3、黄国忠监修匠头孙克明王永发耿有福”此块石碑两侧各嵌有一块石碑,上书“东界”“西界”,在“东界”碑的左上方,还嵌有一块“东界”碑。(三)太平门东段龙脖子段内侧城墙修复记事碑太平门东段龙脖子段内侧城墙修复记事碑,合计3块。中间一块上刻有62字,全文如下:“光绪十二年岁次丙辰孟夏月/奉宪委修太平门东首城墙一段/计长肆丈善后工程委员运同衔江苏江浦知县长沙黄国忠监修匠头孙克明王永发耿有福”此石碑两侧各嵌有一块石碑,上书“东界”“西界”。二、太平军与清军的攻守之势(一)太平军攻城咸丰三年(1853年),在洪秀全、杨秀清的指挥下,太平军挥戈直指江宁府(即南京)。正月,太平军抵达聚宝门(今中华门)外,占领了城
4、外的雨花台高地,从大报恩寺向聚宝门进攻。清末两江总督陆建瀛、江宁将军祥厚闭门坚守。看着高达十多米的城墙,紧紧关闭的城门,彻夜巡守的士兵,太平军意识到江宁府以城墙为屏障,易守难攻,想要夺取江宁府,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太平军绕城查勘,以数十人为一拨,对环城各门不停地进行骚扰。清军不知详情,以火炮攻击,驱散人群。就这样,清军的大量主力部队被聚宝门等地的“骚扰”牵制,这正中了太平军声南击北之计。太平军利用在长沙招募的数百名挖煤人,组成一支“土营”队伍,用“龙口法(即挖地道)”攻城。他们从静海寺内挖地道至仪凤门,在地道内放置数千斤炸药,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仪凤门附近的城墙被炸开,太平军从缺口冲进城内。
5、“地雷轰发,城崩,贼(贼指“太平军”)骤登。第二雷继作,砖石飞起半空贼亡命争践贼尸,捷足复上”。继而,太平军借用竹木绑扎成的云梯,由城南水西门、聚宝门、汉西门一带登上城墙。(二)太平军守城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由于清政府调动一切军事力量,对太平军实施全力围剿,所以太平军对天京城的防御极为重视,构筑了以南京京城城墙为中心的全方位防御体系。一方面,太平军加强防御建设,城门内设大炮两门,司炮人住瓮城内,无瓮城的城门则住城门旁的更房。城楼上安置数门大炮,雉堞外架起支板,用木头和绳索固定,支板上放置石块,作为防御。城楼左右、每隔二十余座垛口,就会设有席房,夜间有两三
6、名司炮人或数名司更人值守。各城门内设有栅栏,开两扇门,晚上由内上锁。木栅十分牢固,不用锋利的巨斧砍断木栅,城门是开启不了的。另一方面,太平军加强城防巡查。太平军对城门等要隘处进行盘查、设防甚严,出入均需凭证,方可通行。城内青壮男人均被归编军伍。城中许多妇女每天从事劈竹签、挑彼、背米等事务,夏秋间又令两万名妇女,出城挑挖濠沟。残疾者、年过60岁和不满15岁的人也被安排去城头打更或搬运城砖。金陵纪事中记载,每逢夜战,太平军在城墙一角点一盏极亮的灯火,在城上敲锣打鼓,壮大军威。每晚又在城洞里焚烧平日里收集的神香,烟雾迷离,造成守城人众多的假象,以此虚实相间的方法迷惑攻城的清军。钦差大臣向荣在向朝廷呈
7、报的奏折中对天京城的防御如此描述:“金陵城高池深,坚固异常,西面则滨临大江,北面则湖水汪洋,其东、南两面,半系小河环绕,仅紫金山龙脖子一隅有旱路可通。又开挖深濠重堑,密布竹签茨藜,以营护城,复以城护营,防守极其严密。”(三)太平军失守太平天国时期,三次天京保卫战充分体现了在冷兵器时代末期,南京城墙所具备的军事功能和作用。第一次天京保卫战,从咸丰三年(1853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成功击破了清军江南大营和城东防线。第二次是在咸丰九年(1859年)之后,太平军采取“围魏救赵”的部署,将包围天京数年之久,拥兵八万之多的清军击破。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清廷派出曾国荃领兵直逼天京,先
8、后攻克秣陵关、江心洲,并扎营于雨花台,自此开始进入第三次天京保卫战的大决战。当时天京城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天京事变的爆发,太平天国逐渐走向衰落。天京外围多个根据地相继失守,天京城内守兵仅有一万余人,能参与作战的士卒不足四千人,而城外从各地汇聚的清军却增至五万人,守城的太平军陷入苦战。同治三年(1864年),合围南京近三年之久的清军,在夺取了紫金山上的天堡城后,又攻陷了太平军的地堡城。随后用五天时间,清军挖地道通向城墙,被太平军及时发觉,炮轰火攻将遁入地道内的清军四百余人全歼。但是随着清军兵力和火炮的不断增加,天京城多处地段城墙成为清军进攻的目标。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清军先后
9、突破天京城城墙“龙脖子段”及数座城门,太平军死伤惨重,天京城遂被清军攻占(见图2)。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日记中作了如下总结:“此次地道破城,一在炮火极多,猛攻极久,使城贼立脚不住;二在附城极近,掘洞极速,仅五日而成,功出贼所不意。”三、结语城墙上的三组石碑,不仅对太平天国时期清军与太平军围绕南京城墙开展攻守之战的历史作出见证,还说明太平门东段的城墙在清末经历了两次修补。第一次是同治四年(1864年)由曾国藩主持修补,第二次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江浦知县黄国忠监修。石碑中记录了修复的时间、长度、工匠等信息,为研窕不同时代的城墙维修方法提供了史实依据。在南京城墙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也参考了古人的做法,在部分维修段落中立下记事碑,为后世的维修保护提供参考。注释:括号内为残损字,根据新京乘备卷下及字形进行推断、补齐。参考文献:1(清)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清)罗惇晟撰,李智勇整理.太平天国战纪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杨国庆.南京城墙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4张蕾,刘斌.南京城墙及其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的军事防御作用J.江海学刊,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