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人君之治天下必尊贤而下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人君之治天下必尊贤而下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人君之治天下必尊贤而下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土曰胆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日:“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八”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毕力。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结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
2、譬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桀用干辛,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件丰乎?(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度)材料二: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失朝无贤人,犹鸿鹄毛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夫智不足以见贤,无可奈何矣;若智能见之,而强不能决,犹豫不用,而大者死亡,小者乱倾,此甚可悲哀也。以宋荡公不知孔父之贤乎?安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趋而救之者,是知其贤也。
3、以鲁庄公不知李子之贤乎?安知疾将死,召季子而授之国政?授之国政者,是知其贤也。此二君知能见贤,而皆不能用,故宋药公以杀死,鲁庄公以贼嗣。使宋荡蚤任孔父,鲁庄素用李子,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节选自说苑尊贤)注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计,全年的帐簿。小臣,商、西周初期朝廷官员,亦称“少臣”,此处指商相伊尹。孔父,春秋时宋国大臣,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手子,春秋时鲁国政治家,鲁庄公之弟。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言于襄子A曰B中牟有士C曰D胆胥己E请F见之G襄子见H而以为
4、中大夫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绝,指横渡、穿越,与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意思不同。B.俗主,文中与“舜、禹”等明君相对,是指没有什么德行和才能的平庸君主。C.之,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之”用法相同。D.殛,“殛”是谥号,谥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殛”属于“恶谥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君主的弊病常常在于委任了臣下官职却不放手让他做事,又与不了解的人议论他,因此臣下难以发挥他的才能。B.材料二认为,君主有发现贤臣的智慧,如果犹豫不决,不能及时任用,就
5、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这是特别令人悲哀的事情。C.两则材料都在讨论用人的问题,但材料一强调用人不疑,对人才要信任;材料二则强调识得人才之后,任用人才一定要及时。D.两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形象生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尊重和任用贤才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译文:(2)使宋荡蚤任孔父,鲁庄素用季子,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译文:14 .赵襄子对胆胥己没有进行实际考察就直接任用,有哪些合理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答案解析】10 .答案:BEG(任登向襄子推荐说
6、:“中牟有个人叫胆胥己,请您召见他。”襄子召见胆胥己以后就让他担任中大夫。)11 .答案:D(“荡”不属于“恶谥二“短折不成日荡,未家短折日荡”,荡为客观陈述,带有同情意味,属于“平谥二)12 .答案:B(“就会导致国家灭亡”错误,材料二的意思是“大的损失会造成身死国亡,小的损失也会导致乱政倾国”。)13 .答案:(1)(我)料想您对这个人只是耳闻,还没有亲眼见到他吧!任命中大夫,就这样轻易吗?这不符合晋国的先例。(“意”“耳”“故”各1分,语言流畅1分。)(2)假使宋荡公早就任用了孔父嘉,鲁庄公一直重用李友,就能安定邻国,更何况是保全自身呢!(“蚤”“靖”“自存”各1分,语言流畅1分。)14
7、 .答案:赵襄子在提拔任用任登前,已经对他进行了实际考察;胆胥己是任登所举荐的人,因此没有必要重新考察;对所用之人充分信任,才能让其尽心尽力,尽显其能。(每点1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赵襄子当政之时,任用任登担任中牟令。(任登)在上呈全年的帐簿时,向襄子推荐说:“中牟有个人叫胆胥己(很有才能),请您召见他。”裳子召见胆胥己以后就让他担任中大夫。相国说:(我)料想您对这个人只是耳闻,还没有亲眼见到他吧!任命中大夫,就这样轻易吗?这不符合晋国的先例。襄子说:“我提拔任登时,已经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他的情况了。任登所举荐的人,我如果还要亲眼见到亲耳听到这人的实际情况,
8、这样就没完没了了。”于是就不再询问,而让胆胥己担任了中大夫。襄子做了什么呢?(他只是)任用了人才,那么贤德的人就会把力量全部贡献出来了。君主的弊病,一定是委任人官职却不让他做事,让他做事却又与不了解他的人议论他。横渡长江的人靠的是船,到远方去的人靠的是千里马,成就王霸之业的人靠的是贤人。不任用父兄和子弟,并不是疏远他们;任用厨师、渔夫和仇人、奴仆,并不是偏爱他们。保全国家、建立功名的原则,不得不这样啊。这就如同卓越的工匠建筑宫室一样,测量一下宫室的大小就知道需要的木材了,估量一下工程的大小就知道需要的人数了。所以小臣伊尹、吕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殷、周要成就王业了,管夷吾、百里奚被重用,天下人
9、就知道齐、秦要成就霸业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千里马能够致远吗?成就王霸之业的本来就要有人,亡国的也要有人。夏桀重用千辛,商纣重用恶来,宋国重用唐鞅,齐国重用苏秦,因而天下人就知道他们要灭亡了。不任用贤人却想要建立功业,这就好像夏至日这一天却想让夜长,射鱼时冲着天却想射中一样。舜、禹(一样的明主)对此尚且做不到,更何况是平庸的君主呢?材料二: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在后世永留美好的名声,就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土人。如果朝廷没有贤臣,就好像鸿鹊没有翅膀,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飞往的地方。如果国君的智慧不能够发现贤臣,那是无可奈何的事;如果国君的智慧能够发现贤臣,却拘泥不能决断,犹豫不能任用,大的损失会造成身死国亡,小的损失也会导致乱政倾国,这是特别令人悲哀的事。(你)以为宋荡公不知道孔父嘉的贤能吗?那么(他)又怎么会知道孔父嘉一死自己也必定会死,而赶去救他呢?拼死赶去救孔父嘉,这就说明他知道孔父嘉是贤臣。(你)以为鲁庄公不知道李友的贤明吗?那么(他)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病重将死,要召见李友并交给他国政呢?交给季友国政,这就说明他知道李友的贤明。这两位国君的智慧能够发现贤臣,但却都不能在生前任用贤臣,因此宋荡公被臣下杀死,鲁庄公害了他的继承人。假使宋荡公早就任用了孔父嘉,鲁庄公一直重用李友,就能安定邻国,更何况是保全自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