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60823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公开课)5.25.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声声慢(公开课)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张文静【教学目标】1、立足诗歌形象,通过对意象特定涵义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凄凉情境;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人凄惨悲痛的情感。【教学重点】领悟词作巧妙运用意象形象营造凄苦意境的艺术魅力,感受词人凄惨悲痛的情感。【教学方法】赏析法、诵读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投影1】李杜文章光焰长,占风流安可仰。最妙易安独辟径,婉约词宗愧须郎。一一谨献千古第一才女一日闲来无事,也学起古人来作诗,我写了一首诗献给我心中的女才子,你读读看,这是写谁的?你从哪里看出?【参考】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词一代宗师,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看来同学们对李清照还是

2、比较熟悉的。初中我们就曾学过她的词,还记得吗?一起来背诵一下如何?【投影2】醉花阴武陵春如梦令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清照的一首晚年力作声声慢,再次走进李清照的风雨人生和她的情感世界。【投影3】展示课题:声声慢一一李清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声声慢,结合注解,初步感受词人的情感。2、词人在这首词中,想表达一种怎样情感?【明确】“愁”【投影4】展示课文全文3、你从哪一句里看出它的“愁”?【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是什么意思?(光景和情形)“这次第”到底指代哪些光景和情形,它让李清照用一个愁字说不尽。【明确】次第:光景和情形;这次第指代前面所有的这些光景和情形。【投

3、影5】展示问题4、【活动】请在众多富于形象的“次第”中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处,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用第一人称“我”描述这幅画面。(学生活动)三、描述情形,深入探讨1、学生发言,师生探讨要求学生先描述词句情景;教师再抓住“酒”、“雁”、“风”、“黄花”、“梧桐”、“雨”等意象一起探讨其中“愁情”;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包括语调、神情、肢体语言等;全班再轻声齐诵词句。【自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画面描述】这天气忽暖忽冷,真叫我难以适应啊。就凭着这三杯两杯的淡酒,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了这寒冷的秋风啊!(点拨:你如何理解这“淡酒”、“

4、风急”?一一实际上就是在说自己的愁太浓重)【“酒”意象】酒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有的意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叔云)满怀失意愁闷,无从解脱;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可见酒性之烈,酒力之大。如今酒还是这酒,但作者却说“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原,心境是何等的凄苦。.【“风”意象】秋风意象,苍凉

5、、萧瑟、悲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苍凉的秋景蕴涵着无限悲苦的愁绪;“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描写妇人秋日思念远方的夫君。“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J(马致远天净沙秋),是飘泊异乡的孤客,听到苍凉秋声,乡愁油然而生。而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则是用秋风渲染孤苦无依的愁情。这句话表面是怨天,实际上是在感伤自己的衰弱。【诵读指导】读出疲惫、怨叹之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画面描述】我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而今大

6、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点拨:鸿雁意象?旧时相识,在哪里见过这只雁?也许它落单了?一一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故土之思、飘零之苦)雁”意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企望大雁能像过去那样,仍能让自己想象着将书信带给远方的亲人,以此得到心灵的安慰。可现在,夫亡人散,大雁已无信可带,不能再给词人以安慰,使词人更加伤心难过。 词人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自己正沦落南方;雁在北方就相识;但现在所看到的大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此情此景,物是人非。凄凉时节,北雁南飞,引起了词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所以使其更加

7、伤心难过。 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这裒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诵读指导】读出茫然、心痛、心碎之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画面描述1】我低头看去,菊花枯萎凋落,落源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它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多像我现在孤苦飘零的处境。一一秋花凋损,美丽不再;青春已逝,年华已老;顾影自怜,黯然神伤。【画面描述2】我低头看去,这满地盛开的菊花

8、就如同昨日一样,想起早年与夫婿携手同游的甜蜜;可如今丈夫离我而去,剩我孤身人,形容憔悴,有谁还能跟我一起赏花摘花啊,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黄花”意象】“黄花”,指的就是菊花,添加修饰词后“满地黄花堆积”,到底是黄花盛开?还是黄花凋零?第一种解读:这三句话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怜花亦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以哀景衬哀情,这种抒情手法在古诗词中也是很常见的。第二种解读:南宋郑思肖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常见的生物现象。菊花就是死也是在枝头枯萎,而不是落英遍地。确实绝大多数的菊花品种是不落瓣的,极少数品种落瓣。我们且不讨论李清照看到的菊花是否会落瓣,就单纯地从

9、词句上去理解。可以想象易安夫妇志同道合,归来堂上品茗斗书,传为佳话。两人伉俪情深,即使只是小别,李清照也因不堪相思之苦而留下了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样缠绵的句子。清照当年难耐生离之苦,而今又怎消死别之痛!于是,很自然地有了“如今有谁堪摘”一句。这可看作是词人的内心独白。或许当年清照夫妇曾有过“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或许赵明诚曾经亲手摘下盛开的黄花插到清照的鬓间。但此时此刻,词人还怎么会有兴致像当年那样去采菊花?联系词的上阙,这种抚今追昔的情绪非常明显。这种抒情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诵读指导】读出心酸、凄楚之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画面描述

10、】一个人,望着窗外,叫我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啊!窗外只见那梧桐树,伫立在黄昏的细雨中,那点点滴滴的雨声,不像落在梧桐树上,倒一声声像打在我的心坎!一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前路漫漫,度日如年,“这次第”,怎一个孤苦了得!这次第,怎一个煎熬了得?!【“梧桐”意象】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唐孟郊烈女操)一一丧夫之痛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

11、子)一个心事重重的人,在夜里听到雨打梧桐叶的声音,更增添了满怀的愁绪。【“雨”意象】细雨的特点就是多,绵长,冰冷,黑暗,纷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一一唐琬钗头凤,写景抒情,斜雨横飞的黄昏,凋零的花朵,极尽凄凉悲楚之意。【诵读指导】读出孤苦、煎熬之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学生有提到这句,就顺着他们的意思讲。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句,那教师要引导他们去解读这一句的形象,如果学生刚开始就觉得不清楚怎么形象描摹,不放把这条当做教师示范,给学生做个参考。)我觉得这一句里也有形象。请你用第一人称在去将这句描摹出来,它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同学们不妨再动笔写一写。【

12、画面描绘】清晨,我醒来,内心栖栖遑遑,惘然若失,于是起身在卧室里东寻寻,西找找,总想找到点什么,能让我这颗不安定的心有所寄托,但最终却是四顾茫茫,周遭冷冷清清,那过去的一切的一切现在都已不再啦,就剩我这残躯病体飘零在这人世的深渊,一种伤心断肠的悲痛忽地向我袭来,我的心啊怎能忍受,除了伏枕戚戚而泣,就是,泪如泉涌。【声音形象】可以提醒:同学们觉得首句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听起来像什么?(像女子呜咽声)这句话的形象更在“声音”一一轻轻细细、悲悲切切、低声呜咽、泣不成声,这就是最直接的“形象!十四叠字,劈面而来,放在词的首句这个位置,可谓“先声夺人”,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让全词愁情尽显,境界顿出。【

13、诵读指导】细碎、凄切的声音形象及悲凉情感。2、尾句赏析,愁绝千古【投影6】声声慢全词李清照被世人称为“千古写愁第一高手”,通过前面这一系列的解读,她的高明之处,同学们现在是否有点感受。全词97个字,只有1个“愁”,但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她没有说自己愁,但处处是愁,她没有写自己哭,却声声是泪,满纸呜咽。到最后这种愁情无以更加,唯有喷薄而出,她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好像很直白地告诉我们,她很愁,似乎是个败笔。你觉得呢?【投影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是千古写愁名句,我们跟它比,觉得如何?【参考】愁如果还可形容,那愁也就只有形容出来的那么多,而词人的愁绪则

14、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也就是,在这个“愁”字之外,尚有更广泛、更幽深的愁情未能概括进去,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驰骋想象的余地,将婉约词的“言已尽意无穷”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钟竦在诗品中所说的“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强烈艺术效果。【诵读指导】突出“愁”字,语速放缓,语调低沉。四、知人论世,想象愁苦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你可以想象她的愁苦有哪些?【投影8】李清照一生的大事记一一IlOl年:与赵明诚结婚,融洽欢娱,幸福美满。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二人避乱江南,颠沛流离。1129年:战乱中赵明诚赴任,染病去世,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为解传闻中赵明诚叛国的不白之冤,追随皇帝逃亡的路线

15、,漂泊江南。1132年: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离婚,被判刑。此后,孑然一身,悲苦度日。1156年:无儿无女,凄然离世于杭州某处。【参考】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故土之思,飘零之苦,无子之哀,遇人不淑之悲,金石尽失之愁五、诵读品味【投影9】梁启超评点声声慢这么多的愁苦,摊上一件都已经是人生悲剧,更何况这么多的不幸叠加在一起。难怪梁启超说:“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我们没有这样的经历,这种茕独凄惶的情感也只有通过读,反复的读,才能离它近一点。1、学生朗读请一位女生根据刚才的解读,酝酿情感,有感情的诵读。【诵读指导】此时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整首词浓缩了她一生的悲苦,愁苦,痛苦。既然是痛,那该放声的地方还是要放声。而且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很会喝酒的北方女子。这样的女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丝狂乱不羁的东西,要不然她怎么在那个社会敢改嫁敢离婚。所以不能读得太软,不能读得太小家子气。2、音乐起,教师范读下面我根据我对这首词的理解,诵读一遍。3、全班齐诵读现在请同学们酝酿感情,根据你们的理解,我们也来一次配乐诵读。(音乐起,学生读)4、小结: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这样自娱自乐。读得动情,读得忘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