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七年级下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第3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七年级下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第3课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阿长与山海经第三课时听课记录第一部分:课堂实录环节一:回顾复习第一节课,我们重点阅读了文章的318段,作者围绕中心人物阿长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切切察察、爱告状、睡相差,懂得许多规矩,教我很多道理,讲“长毛”的故事,以及谋害隐鼠,从中我们读出了阿长粗俗、愚昧的特点。然后我们抓住事件之间衔接上下文的一组关联词“但、但是、然而、但”,梳理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过程,虽然她行为粗俗,令“我”讨厌,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虽然她懂得许多道理,教给“我”很多规矩,令“我”感到很麻烦,然而她会讲“长毛”的故事,使“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虽然她讲“长毛”的故事带
2、来的这种敬意也逐渐淡薄起来,但是完全消失大概是在“我”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此时“我”对她充满了憎恶。从“实在不大佩服”到“不耐烦”,再到产生所谓“空前的敬意”,直至最后变为“憎恶”。每次作者都是笔锋一转,看似要从阿长的缺点转到优点,其实引出的却是阿长的另一个缺点。以及作者对此更深一层的反感。因此每一次转折都是作者对阿长反感的一次加深,而憎恶之情正是由这层层递进的反感累积而成的。第二节课,我们阅读了文章的1929段。这一部分作者围绕标题中的另外一个关键词一一山海经,写了三层内容:“我”渴慕绘图的山海经,阿长问书并买书送给我,得到山海经之后,“我”对书视如珍宝。在这三层内容中阿长问书送书
3、是本文的中心事件,我们从中读出了阿长的善良慈爱,而另两层内容通过“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和真爱,突出了阿长对“我”的关心,三个内容组合起来表达了“我”对阿长真诚的敬意,这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敬意,也是真诚的感激。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作者写作本文想表达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一看3-18段和19-29段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环节二:探究3-18段和19-29段之间的关联山海经事件,让“我”对阿长产生了真诚的敬意,那么为何作者还要将题目写成阿长与山海经呢?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文章,19段的第1句话。(PPT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
4、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句话承上启下,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是憎恶的,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则引出了下文所写的主体事件。PPT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阿长送书的那一幕场景:在这件事里“我”的情感与前文截然不同,形成了本文在行文思路上最大的一个转折。虽然“我”哀悼隐鼠对阿长充满了憎恶,但是当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后,我对她充满了真诚的敬意。318段主要写的是作者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憎恶的情感,因而“我”称
5、她“阿长”,而山海经事件后,“我”对她的情感是真诚的敬意,“阿长与山海经”这个标题正是凸显了这种情感上的冲突,呼应了课文318段和1929段内容之间的大转折,可以说这个标题不仅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主体事件,还显示出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拟题的匠心是在分析了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之后才体会到的。环节三:探究文章开头、结尾与329段的关联读完329段,我们发现这些内容表达的大多是儿时鲁迅的情感,而写作时,当下的“我”是什么感受呢?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用笔圈画出来。同学们可能先找到了结尾两段,那么我们先来读一读文章的第30段:PPT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
6、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作者对阿长的称呼在这里连用了三种,“我的保姆、长妈妈、阿长”。阿长在不同的人口中确实有这三种称呼方式。可是这三种称呼实际上都不是她的本名,阿长连名字都是延用了别人的,这里的“大概”意思加深了作者对阿长不幸命运的慨叹,阿长什么时候去世的,去世多久了?30年,只不过是不确定的推测而已,作者写这一句话满含着对阿长深深的怀念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中的第2句话。请同学们圈画出剧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词语,这句话写了阿长不幸的身世,青年守寡,有一个过继的儿子,这是作者仅知道的一点信息,而其他呢?姓名,经历,都不知道。从“终于、仅、大约”这三
7、个词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么多年来,作者对于阿长的姓名,身世经历等基本情况都不了解不确定,忘却了,并且到最后都不知道。是不是也让你想起了文章的第2段作者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呢?我们可以把文章翻到第2段再来看一看。PPT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阿长的命运是那么地不幸,但她对于我的爱又是那么地无私,而我对她呢?已经忘却,终于不知道。作者在这里反复强调,以表示自己对她深深的同情与歉疚之情,因而他在文末发出了对阿长最真挚的祈愿,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话:PPT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句祈祷语,字面意思是希望阿长能够在人后黑暗的地母怀
8、抱里得到灵魂的安息。作者感激于她所给予的无私的爱,所以衷心祝愿她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宁,这个祈愿里包含着深切的怀念之情,感叹号的运用又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朗读一遍文章的最后一段:到这里我们已经读完了全文,了解了阿长的特点,也读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情感,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是逐渐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轨迹随着一转再转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前两节课我们在研读作者的情感时,曾做过一个梳理:PPT实在不大佩服T不耐烦T空前的敬意T憎恶T新的敬意同情、愧疚感激、怀念虽然她行为粗俗令“我”讨厌,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不耐烦的。虽然她懂得许多道理,教给“我”很多规矩,
9、令“我”感到很麻烦,然而她会讲“长毛”的故事,使“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虽然她讲“长毛”故事带来的这种敬意也逐渐淡薄起来,但是完全消失,大概是在“我”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此时“我”对她充满了憎恶。虽然“我”哀悼隐鼠对阿长充满了憎恶,但是当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后,“我”对她充满了真诚的敬意。现在当我们读完全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在以上的书里之后加上这样一句话呢?而这种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延续成了成年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怀念的复杂情感。至此,我们可以回答阅读这篇写人记事文章所耍解决的核心问题了,作者要表达什么?作者以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贯穿全文,刻画了阿长既粗
10、俗愚昧又善良慈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怀念的复杂情感。环节四:回顾本课阅读路径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阅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这种情感的呢?我们关注了四组关系。PPT第3-18段第19-29段第378段第19-29段第1-2段第3-29段第30-31段第一,关注了318段中4方面材料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情感在材料与材料之间一转再转,看似要从阿长的缺点转到优点,其实引出的却是阿长的另一个缺点,写出了“我”对阿长的反感,一次次地加深,直至憎恶。第二,我们关注了1929段中3层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和真爱烘托了主体事件,阿长买山海经中她所表现出的善良慈爱的品格,表达了作者
11、对阿长由衷的敬意。第三,关注了318段和19一29段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读出了全文最大的一个转折,从“不大佩服”“憎恶”到产生“新的敬意”,这个转折也呼应了文章的标题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情感冲突。第四,关注了开头和结尾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都是站在写作时成年鲁迅的角度来写的,对阿长的同情歉疚,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是到这个时候才完全解读出来的。环节五:品析语言同学们,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会发现有的语言略带些夸张,作者这样用语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大家思考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的第4题,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请你把自己的思考写在旁边。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在交流的时候请大家做好笔记,我们先一起来看
12、一看第1句句子:PPT1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儿时曾养过一种拇指大的隐鼠,常把它放在书桌上,看它舔着研着的墨汁,后来这隐鼠沿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阿长的举动本是突然受惊的过激反应,而“我”却认为阿长故意谋害死了自己的宠物玩伴,作者在这里用“谋死、憎恶”这样的词语,生动又夸张地体现出了儿童的心理,表达了当时的“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之情。但我们也要知道儿童心理只是在那个时间点所特有的,我们再来看看第2句话:PPT2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用“空前”来
13、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过去“我”讨厌阿长,但阿长讲长毛的荒诞故事让儿时的“我”信以为真,相信阿长的确具有伟大的神力,对她不仅转为尊敬,而且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里作者用夸张的语言生动的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心理,也包含着成年的“我”在写作时流露出的对阿长迷信的一种调侃。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3句话:PPT3 .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作者是否真的认为“情有可原”,“应该我退让”?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的同学可能读出了这句话里流露出了成年鲁迅的感受,那是对阿长的一种调侃,也有的同学可能读出来的是童年鲁迅的感受,写出了童年,鲁
14、迅对阿长具有伟大的神力信以为真的那种天真的心态。同学们,像这样略带夸张的语言,体现出了鲁迅先生笔调的幽默风趣,与他想要表达的,对阿长的怀念与爱的情感是一致的。环节六:总结学法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过程:首先我们阅读了文章的318段,概括出了阿长粗俗、愚昧的特点,再通过捕捉连接事件之间的关联词,弄清了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了作者对阿长由实在不大佩服到憎恶的情感变化,接着我们阅读了与标题中的中心事件,山海经有关的内容及文章的1929段,我们概括出了阿长善良慈爱的品性,同时也理解了作者对阿长产生的真诚的敬意与赞美。我们在318段和1929段中建立了联系,明白了标题中的“与”字连接了两种情感冲突,而这种情感冲突的转折点正是在于山海经事件。然后我们又找出了作者站在写作时的回忆的角度写的段落,我们发现他们集中在文章的12段和3031段中,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重复之处,我们读出了成年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在联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怀念的复杂情感。最后我们还借助了课后的思考题,品析了文章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同学们,希望这篇文章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写人叙事的文章。环节七:布置作业PPT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9课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