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57243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第5版WHO儿童肿瘤分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要点解读摘要WHO首次出版了儿童肿瘤分类,遗传,附中瘤综合征作为其独立章节被介绍,内容涵盖儿童常见各种肿瘤易感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以及诊断标准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中儿童好发的5种热点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1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vonHippel-Lindau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着色性干皮病)做简要介绍和解读,以使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有更多认识和了解。正文遗传性W瘤综合征不同于常见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近年来,陆续出版的WHO各肿瘤分类中均增加遗传性中瘤综合征内容,独立的WHO遗

2、传性肿瘤综合征分类也于2023年上线。由于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发病年龄早,往往在儿童发病,甚至出生时即发病,因此新近出版的第5版WHO儿童W瘤分类(以下简称儿童WHO),对儿童常见18种类型遗传性B中瘤综合征进行详细阐述。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中5种热点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1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vonHippel-Lindau综合征(VHLX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着色性干皮病进行简要介绍和解读,以加深临床病理医师对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认识,从而尽早识别和干预。一、神经纤维瘤病1型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NF1基因突变导致,表现

3、为特异性皮肤、神经及骨病变。对于NF1的介绍,儿童WHO相较于第5版WHO软组织与骨肿瘤分类(以下简称第5版骨软WHO),不再推荐VOnRecklinghausen病和外周神经纤维瘤病的术语、增加了神经纤维瘤病-Noonan综合征和17q11.2微缺失综合征亚型。NF1由编码神经纤维素的NFl基因杂合致病变异引起。神经纤维素是RAS原癌基因的GTP酶激活蛋白(GTPaseactivatingprotein,GAP目前普遍认为NF1的发生机制为SPRED1(Legius综合征所涉蛋白)的EVH1结构域与神经纤维素的GAP相关结构域的两端结合,募集神经纤维素至细胞膜,促进RAS失活。新近,人源化N

4、Fl基因敲除鼠模型重现出皮肤丛状神经纤维瘤,该研究发现,NF1缺失诱导持续的干细胞样状态,扩大启动肿瘤形成所需的祖细胞池,从而阻碍Schwann细胞分化,促进神经纤维瘤的发生发展。NFI临床表现以皮肤、神经及骨病变为主要特征。多发性牛奶咖啡斑(图1)始发于新生儿,成人期可出现腋窝、腹股沟和乳房下区域皮褶雀斑,以及由裂隙灯检查发现Lisch结节(虹膜错构瘤皮肤神经纤维瘤见于85%以上的成人NF1,而丛状神经纤维瘤(图2)多为先天性病变,发生于30%50%的儿童NF1。值得注意的是,儿童WHO提出部分丛状神经纤维瘤可转化为非典型神经纤维瘤或生物学潜能未定的非典型神经纤维瘤样肿瘤,该癌前病变进展为高

5、级别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风险增高。当结节性丛状神经纤维瘤不断增大、部分瘤体出现明显的生长优势或者丛状神经纤维瘤到了成年期仍持续生长,需警惕发生生物学潜能未定的非典型神经纤维瘤样肿瘤或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转化。NF1中枢神经系统非肿瘤性病变较常见表现为癫痫、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社交互动障碍。肿瘤性病变包括良、恶性胶质瘤,前者最常见的是视路胶质瘤或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可致进行性视力丧失。另外,儿童WHO指出儿童NF1患者脑磁共振成像呈T2加权灶性高信号,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应注意与低级别胶质瘤区分。特异的骨异常,包括严重的脊柱侧弯、蝶骨翼发育不良、非骨化性纤维瘤、先天性胫骨弓形,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和假

6、关节的形成。其他NF1高发肿瘤有幼年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横纹肌肉瘤、手指血管球瘤、胃肠间质瘤、嗜铭细胞瘤、乳腺癌、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抑素瘤图1神经纤维瘤病1型患者皮肤多发性色素斑图2神经纤维瘤病1型患者的丛状神经纤维瘤HE低倍放大图3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面部多发基底细胞癌图4与图3同一患者基底细胞癌组织学HE高倍放大图5vonHippel-Lindau综合征患者的嗜铭细胞瘤HE中倍放大图6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肠镜显示大量息肉NF1的诊断需要至少2个以下表现:(1)6个或更多牛奶咖啡斑(儿童咖啡斑直径5mm,成人15mm);(2)2个或更多皮肤或皮下神经纤维瘤或1个丛状神经纤维瘤;(

7、3)腋窝/腹股沟雀斑;(4)毛细胞星形细胞瘤;(5)2个或更多虹膜错构瘤(Lisch结节);(6)独特的骨异常(胫骨发育不良、假关节、眼眶发育不良);(7)一级亲属患NF1(根据上述标准虽然目前的诊断主要基于上述临床标准,但儿童WHo认为NF1基因的分子检测应包含在诊断标准中,有待进一步修订添加。NF1相关神经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多样,儿童WHO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诊断中应加以注意。参照生物学潜能未定的非典型神经纤维瘤样肿瘤的标准,神经纤维瘤恶变前或不良组织学应包括至少下述2种改变:细胞异型、细胞密集、缺乏神经纤维瘤结构以及核分裂增多(1.5个/mm2或3个/10HPFi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可由先

8、前存在的丛状神经纤维瘤恶变或新发而来,分裂活性高、坏死,可见异源分化,如软骨、骨、横纹肌母细胞、腺体。免疫组织化学p16和H3K27me3常缺失,Schwann细胞标记(S-100蛋白和SOX10)表达减少或缺失。NF1最主要的胶质肿瘤组织学亚型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另外,组织学难以分类的胶质瘤以及与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形态相似的低级别胶质瘤亦见报道。而NFl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常出现ATRX表达缺失,导致端粒替代性延长的表型。二、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Gorlin综合征)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aevoidbasalcellcarcinomasyndrome,NB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

9、床表现为发育异常,常伴有良恶性肿瘤。第4版WHO皮肤肿瘤分类(简称第4版皮肤WHO)中,NBCC的同义词包括基底细胞痣综合征、Gorlin综合征和Gorlin-Goltz综合征,而儿童WHO不再推荐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一词。NBCC由编码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的基因胚系致病变异所致,包括PTCH1和SUFU。PTCHl基因编码一个12次跨膜蛋白,表达于多种前体细胞,作为膜受体接受hedgehog蛋白家族的信号分子(SHH.IHH和DHH),抑制B转化生长因子(TGF)和Wnt信号基因的转录。在缺乏配体的情况下,PTCH1抑制另一种跨膜蛋白SMO的活性。PTCH1与hedgehog蛋白结合,可

10、释放对SMO的抑制,激活并使GLI转录因子转位进入细胞核,调控一系列控制前体细胞存活、分化和增殖的靶基因进行转录。SUFU位于hedgehog通路的下游,与GLI蛋白直接作用,是hedgehog信号的负性调控因子。罕见情况下NBCC由位于1p34的PTCH1旁系同源物PTCH2突变引起。此外,近期还有研究显示GPR161可能是NBCC相关髓母细胞瘤的一种新的致病基因。NBCe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发育异常和肿瘤如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图3,41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大脑镰钙化、手掌/足底凹陷、叉状或融合肋骨、髓母细胞瘤、卵巢纤维瘤、巨头畸形、特殊面容(如唇腭裂、前额隆起、眼距过宽骨骼异常(并指I放射学骨异

11、常(蝶鞍桥接XNBCC的诊断应满足:(1)2项主要标准和1项次要标准;或(2)1项主要标准和3项次要标准;或(3)基因检测发现杂合性PTCH1或SUFU胚系变异。其中主要标准包括大脑镰层状钙化、颌骨角化囊肿、手掌或足底凹陷(2X多发性基底细胞癌(5)或30岁前发生基底细胞癌、一级亲属确诊NBCCo次要标准包括儿童期髓母细胞瘤(SHH激活,绝大多数为促纤维组织增生型/结节型或广泛结节型淋巴-肠系膜或胸膜囊肿、巨头畸形(97th唇腭裂、椎体/肋骨异常(脊椎畸形、叉状或融合肋骨轴前或轴后型多指、卵巢/心脏纤维瘤、眼部异常(斜视、眼距过宽、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或其他眼组织缺损I较第4版皮肤WHo,髓母

12、细胞瘤从主要标准被调至次要标准,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实践证实其适用性。病理诊断方面,儿童WHO重点介绍了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的胚胎性a中瘤,起自后颅窝的胚胎性神经上皮,根据组织形态特征分为经典型、促纤维组织增生型/结节型、伴广泛结节型和大细胞/间变型4种类型。NBCC相关的髓母细胞瘤组织学特征为促纤维组织增生的形态,包括促纤维组织增生型/结节型和伴广泛结节型髓母细胞瘤。2岁的男性患儿、组织学表现为促纤维组织增生型/结节型和伴广泛结节型髓母细胞瘤,高度提示NBCC的可能。三、VHLVHL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易患多系统良恶性肿瘤。儿童WHo与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简称

13、第5版中枢WHO)对VHL综合征的介绍基本相同。略有不同的是,第5版中枢WHO还对比了VHL相关的和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前者女性略多见、中位年龄更小、更易累及脊髓、呈多发性。VHL综合征由位于染色体3p25-26的VHL基因杂合性胚系致病变异所致。VHL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失活突变导致各种器官对肿瘤具有遗传易感性,但具体引起肿瘤转化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关于VHL相关肿瘤起源于血管母细胞还是间质细胞未有定论,但有研究显示血管母细胞前体发育停滞导致肿瘤发生。VHL蛋白的alpha结构域形成一个由转录延长因子B(ElonginB,TCEB2ElOnginC(TCEB1CUIIin-2和R

14、BX1构成的复合体,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靶向细胞蛋白泛素化和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VHL蛋白即通过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低氧诱导因子(HlF-Ialpha和HlF-2alpha),调控细胞对低氧的反应。而假低氧状态导致VHL功能丧失,驱动血管化、管腔形成、脂质储积、代谢适应和髓外造血的基因表达异常,从而导致VHL相关肿瘤的表现。VHL相关肿瘤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特征性地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renalcellcarcinoma,RCC嗜铭细胞瘤(图5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sactumours,ELST血

15、管母细胞瘤累及视网膜、小脑和脊髓,尤其是脊旁神经根,可以位于脑脊髓轴分布的任何地方,包括外周神经、甚至神经系统外的组织。ELST起自前庭导水管,可沿颗骨侵入小脑桥脑角。肾囊肿和RCC典型地呈多灶性和双侧性。胰腺表现主要为多发囊W和内分泌肿瘤。肾上腺表现为嗜铝细胞瘤。其他VHL表现包括ELST相关的听力丧失、耳鸣、眩晕、附睾和阔韧带囊腺瘤。根据好发肿瘤的不同,VHL可分为1、2A、2B和2C型。1型特征性表现为血管母细胞瘤和RCC,很少或无嗜铝细胞瘤。2A型以血管母细胞瘤和嗜铝细胞瘤为特征,很少为RCCo2B型高频出现血管母细胞瘤、RCC和嗜铭细胞瘤。2C型以嗜铭细胞瘤为特征,缺乏血管母细胞瘤和

16、RCCoVHL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需满足:(1)至少2种相关肿瘤和/或(2)至少1种相关肿瘤和VHL致病突变或至少1位一级亲属患VHLo其中VHL相关肿瘤包括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小脑、延髓或脊髓血管母细胞瘤;ELST;RCC;嗜铝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或血管球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或多发性囊肿。VHL相关肿瘤组织学表现与散发性者相似。需要注意的是,儿童WH。提出,ELST发生于小脑桥脑角,与脉络丛乳头状瘤极其相似,均表现为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神经影像显示ELST侵犯和破坏题骨有助于二者区分。四、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结直肠100个腺瘤性息肉、除结直肠外的其他胃肠道部位息肉以及硬纤维瘤为特征。相较于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简称第4版消化WHO),儿童WHO将G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