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超声方法学及预测全麻术后肌松恢复研究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膈肌超声方法学及预测全麻术后肌松恢复研究进展2024.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膈肌超声方法学及预测全麻术后肌松恢复研究进展2024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residualneuromuscularblock,PRNB)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据国内一项研究报道,我国PRNB发生率高达54.6%PRNB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术后不良事件,如术后低氧血症、二次插管等。PRNB增加患者术后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导致呼吸肌功能恢复不全。如何准确判断全麻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至关重要。膈肌是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膈肌超声检查有安全无创、直观探查等优点。本文就膈肌超声方法学及预测全麻术后肌松恢复可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临床判断肌松残余方法及不足膈肌是位于胸腹之间的扁阔穹隆圆
2、顶状结构,是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承担60%80%的通气需要。PRNB发生率因药物种类及使用方法不同,各研究所得结论不一,但均表明PRNB发生率较高。Yu等的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显示,拔管后PRNB总发生率达57.8%o目前临床监测PRNB的常用方法包括:临床指征,如抬头时间、伸舌实验、握力、睁眼等肌力判断,以及血氧饱和度、潮气量等指标;定性评估,如周围神经刺激器;定量评估,如肌松检测仪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stimulation,TOF)o传统的拔管临床指征受到麻醉医师个人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敏感度较低,有研究显示尽管在TOF14mm时可考虑拔管。还有研究也证实超声组与TOF组术
3、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广泛研究的一些膈肌超声检查指标(如DTFxDE等)与TOF之间存在良好相关,且在超声监测膈肌恢复情况下进行全麻术后拔管成功率较高。目前相关研究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所采用的超声指标较为局限;对老年、儿童等这类特殊人群研究数量较少;纳入受试者标准大多为无基础疾病的健康受试者或平均年龄未超过70岁的人群;老年患者药代学与药效学机制独特,更易发生肌松残余;既往研究显示,在健康老年个体中,年龄对肌松药物代谢的影响在75岁时出现;研究采取测量右侧膈肌指标,虽然在Boussuges等的研究中,两侧DT差异较小,但术中若发生单侧膈肌功能障碍时会产生严重后果。5总结与展望临
4、床实践中,膈肌超声检查作为评价横膈功能的一项技术,无创、安全,不使患者暴露于射线中,能定性、定量评价膈肌的形态与功能。超声能直观探查膈肌运动情况,可用于识别围手术期膈肌麻痹;另外多项研究显示,全麻术后膈肌超声检查指标的恢复与TOF恢复之间存在正相关,可用于监测全麻术后PRNB;且根据超声检查指标恢复情况,可尽早识别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危患者。国内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室常规配备床旁超声设施,其具有便携性、即时性、安全性,探查膈肌操作较易掌握,且在评定者间具有高重复性等优点,使这一技术临床普及的可行性较大。一些特殊人群(如双上肢手术患者、烧伤患者、近期服用影响神经突触传递药物患者等)无法测定TOF,膈肌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膈肌超声检查也存在局限性:似乎无法应用于进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由于脾窗视野较小,超声对左侧膈肌扫查成功率与准确率较低;超声波内在分辨率(约0.1mm)可达膈肌正常厚度的5%10%,这使得用超声设备进行测量时存在测量误差;膈肌超声检查对医师的经验、技术存在高度依赖,测量位置、探头角度不一均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但使用ABCDE技术似乎受这一影响较小,反复训练操作人员也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此也可制定超声探查膈肌规范化操作流程,固定体表超声定位,减少个人经验造成的测量误差。通过膈肌超声检查判断PRNB有望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