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口腔疾病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口腔疾病护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口腔疾病护理齿禹病一、概念踽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病程进展缓慢,不易引起人们重视,但对机体造成的危害较大,耦病继续向牙体深部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颌骨炎症等并发症,甚至可能成为病灶,引起远隔器官的疾病,严重影响全身健康。二、病因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踽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论。该理论把踽病的病因归结为细菌和菌斑、食物、宿主、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1.细菌和菌斑:细菌的存在是踽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没有细菌就没有耦病。踽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变形链球菌,其次有乳酸杆菌、放线菌等。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于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称为获得
2、性膜,细菌附着于获得性膜上形成牙菌斑,只有形成了牙菌斑后才能使牙齿致踽。菌斑中的细菌使碳水化合物代谢产酸,由于菌斑基质的屏障作用,酸不易扩散,使局部PH下降,从而造成牙体硬组织脱矿,最终形成耦齿。2 .食物:食物的成分、物理性能和产酸性均与糖病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食物中与耦齿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糖类,各种糖类的产酸能力与其致耦性呈正相关,排列顺序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另外踽齿的发生与糖的进食频率、进食时间、进食量也有关,进食糖次数越多,踽病活跃性越显著:餐时吃糖为佳,餐间、晚上,尤其睡前吃糖易患耦;高糖饮食比低糖饮食更易致幽。3 .宿主主要包括牙和唾液。牙齿的形
3、态、结构、成分和排列与耦病的发生有关。牙齿的窝、沟、点隙处及邻面和牙颈部最易发生耦病。此外,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造成自洁作用差,易患踽齿。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唾液的性质、成分、流量、流速均对踽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4 .时间隅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从一个探针可以钩住的早期损害发展为一个临床洞,平均需要18个月左右。214岁是乳恒牙患踽的易感期。三、临床表现1 .浅踽:初期在牙表面呈白垩色点或斑,随着踽损继续发展,可变为黄褐色或褐色斑点,探诊有粗糙感或浅层踽洞形成。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2 .中踽:患者出现主观症状,遇冷、热、酸、甜刺激敏感,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外界刺激去除,症状立即消失。3
4、 .深踊:临床上可见较深的踽洞,对温度变化及化学刺激产生的疼痛较中踽更加剧烈,食物嵌入洞中时,因牙髓内部压力增加也可产生疼痛,但无自发性痛。四、辅助检查1.温度测验:当踽坏深达牙本质时,患者即可对冷热或酸甜发生敏感甚至酸痛,医生可用冷热刺激进行检查,也可使用牙髓电活力测试。2 .X线检查:邻面踽、继发耦或隐匿踊不易用探针查出,此时可用X线进行检查。3 .透照:用光导纤维装置进行透照,可以直接看出踽损部位及病变深度和范围。五、处理原则尽止病变发展,注意保护牙髓,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早期牙釉质踽未出现牙体组织缺损的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一旦出现组织缺损,则需采用充填术治疗。六、健康教育(1)向患者详
5、细讲解隅病的发生、发展和危害,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介绍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耦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应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菌斑及食物残渣滞留的时间。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刷牙是防踽的一项重要措施。应使用保健牙刷,采用上下竖刷法,具体方法:刷毛与牙龈呈45,上颌牙从上往下刷,下颌牙从下往上刷,颌面来回刷,每次刷牙时间以3分钟为宜。这样才能达到清除软垢和菌斑、按摩牙赧的目的。拉锯式的横刷法会导致牙龈萎缩及楔状缺损。(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212岁的儿童每半年1次,12岁以上者每1年1次。早期发现踽齿,及时治疗。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限
6、制蔗糖的摄入或使用蔗糖代用品,少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如饼干、糕点等,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尤其儿童,睡前不要进甜食。(6)采用特殊的防护措施,如氟化水源、使用含氟牙膏、窝沟封闭等,提高牙齿的抗踽能力。牙髓病一概念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根据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可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和牙内吸收。其中以牙髓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牙髓炎多由感染引起,不仅引起牙齿剧烈疼痛,而且牙髓的感染可经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甚至发展成颌面部感染,影响全身健康。二、病因1 .细菌感染:正常情况下牙本质和牙髓受到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保护,当踽病、创伤、磨损或医源性因素等破坏了牙
7、釉质和牙骨质,细菌通过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牙髓、牙周袋或血源途径感染牙髓,导致牙髓病。2 .物理因素:创伤、温度、电流、激光等刺激牙髓,可引起牙髓的变性或坏死。3 .化学因素:充填材料、酸蚀剂、粘结剂、消毒药物等刺激牙髓,可引起牙髓病变。4 .免疫因素:进入牙髓的抗原物质可诱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牙髓的病变。其中细菌感染是引起牙髓病的最主要因素。三、临床表现不可复性牙髓炎是临床上常见且病变较严重的牙髓炎症,包括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1.急性牙髓炎发病急,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疼痛。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的尖锐疼痛,即呈自发性。疼痛
8、可分为持续期和缓解期,即阵发性。(2)夜间痛:疼痛往往夜间发作,或者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患者常因牙痛而难以入睡,或从睡眠中疼醒。温度刺激加剧疼痛:冷、热刺激可以激发患牙的剧烈疼痛,如患牙正处于疼痛发作期,温度刺激可加剧疼痛,如牙髓化脓或部分坏死时,患牙对热刺激更敏感,常表现为“热痛冷缓解临床上可见患者就诊时,口含冷水以减轻疼痛。(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疼痛发作时,患者大多不能明确指出患牙,疼痛呈放射性或牵涉性。2.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牙髓炎类型,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出现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有的患者可有长时间的冷、热刺激痛史。患牙常表现有咬合不适或轻度叩痛。患者一般可以定
9、位患牙。检查可见深踽、穿髓孔或牙髓息肉。四、辅助检查1 .温度测验、牙髓活力测试确定患牙及牙髓状况。2 .X线片确定踽损的部位、范围,辅助诊断息肉的来源。五、处理原则牙髓病的治疗原则是保存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牙髓或保存患牙。急性期的应急处理为开髓,引流炎症渗出物,减轻髓腔压力,以缓解疼痛。急性炎症缓解后,应根据患牙状态、患者的年龄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六、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牙髓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目的,以及牙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到牙髓炎如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早期处理,活髓有可能得到保存。一旦牙髓死亡后,牙体将因失去营养而变脆易折裂,容易导致牙齿缺失。因此预防耦齿和牙髓炎对保存健康牙齿有重
10、要意义。牙周病一、概念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牙周病是35岁以上成人牙齿缺失的最常见原因,同时作为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可通过细菌定位转移、菌血症、细菌内毒素抑制白细胞的清除功能等途径影响全身健康,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牙周病以牙龈炎和牙周炎最为常见。二、病因牙周病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所致。一般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1 .局部因素(1)细菌和菌斑:与牙周病有关的致病菌主要有牙龈吓琳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福赛斯坦菌等。菌斑是细菌生存的复杂生态环境,黏附于牙齿表面,与蛋白基质、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
11、和食物残渣等混合在一起,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根据其所在部位,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其中龈下菌斑与牙周病关系密切。(2)牙石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和沉积物,由唾液或跑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3)食物嵌塞:嵌塞物的机械刺激作用和细菌的定植,可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4)牙齿位置异常和错颌畸形可导致菌斑堆积和食物嵌塞。(5)不良修复体充填体悬突和全冠修复体龈下边缘为牙周致病菌的附着提供了环境。(6)颌创伤: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不协调,引起牙周组织的损伤,称为颌创伤。造成颌创伤的因素有咬合力异常和牙周支持力不足。不良习惯:张口呼吸
12、、吐舌习惯、牙刷创伤、咬粗硬物品等均会导致牙周组织损伤。2 .全身因素(1)遗传因素:可增加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2)性激素:牙龈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患者的牙周组织对致病菌的敏感性增加,牙龈的炎症加重。(3)吸烟:研究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4)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吞噬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异常、艾滋病、骨质疏松症、精神压力等均为增加牙周炎危险的疾病。三、临床表现1.牙龈炎(1)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些患者可感到牙龈局部痒、胀等不适感。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口腔异味而来就诊。牙龈充血、水肿,呈鲜红或暗红色,点彩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质地松
13、软,探诊牙龈易出血。龈沟深度可达3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口腔卫生不良,可见牙石、牙垢沉积,可有口臭。2.牙周炎(1)牙龈炎症:牙龈充血、水肿,颜色呈鲜红或暗红色,点彩可消失,牙龈易出血。牙周袋形成:由于牙周膜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面分离,赧沟加深而成为牙周袋。牙周袋内细菌感染,呈化脓性炎症改变,轻压牙周袋外壁,有脓液溢出,称为牙周袋溢脓。如果脓液引流不畅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牙周脓肿,表现为近龈缘处局部呈圆形突起、红肿疼痛,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体温升高、区域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牙槽骨吸收线片显示牙周炎的骨吸收,初期表现为牙槽蜡顶的硬骨板消失,或崎顶承虫蚀样改变。(4)牙齿松动和
14、移位由于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支持功能减弱,从而出现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或丧失。四、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牙周膜间隙增宽等情况。五、处理原则1.基础治疗:目的是去除牙周刺激,控制牙周炎症。方法包括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加强菌斑控制,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签、牙间隙刷、漱口水;进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松牙拔除术或松牙固定术;嵌塞食物的纠正和咬合创伤的调整;药物治疗等。2 .手术治疗:目的是消除牙周袋,修补骨缺损,清除刺激物和病变组织,恢复牙周组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方法包括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翻瓣术、再生性手术等。3 .修复治疗:方法包括缺失牙修复、食物嵌塞矫治、牙周夹板的制作等。4 .疗效维护:对牙龈炎患者,每612个月复查1次。牙周炎患者,复诊间隔不宜超过6个月。复查内容包括牙菌斑的控制,牙龈、牙周状况,牙松动度及咬合功能等。针对复查发现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六.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其他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如牙刷和牙线的使用,以控制菌斑,并定期复查,以巩固疗效。(2)让患者了解牙龈炎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牙周炎,增强患者的防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