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生殖系统生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决定着女性一生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征。熟悉其生理变化,是诊治及护理女性生殖疾病的基础。一、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女性一生根据年龄和内分泌变化特点,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七个时期,从胎儿到衰老是一个渐变的生理过程,也反映了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和衰退的变化过程。各阶段并无截然界限,但有不同的生理特点。1.胎儿期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娩出,称为胎儿期。2 .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因受母体性激素的影响,新生儿出现乳房略肿大或少许泌乳、外阴较丰满、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等表现,均属生理现象,可
2、在短期内自然消退。3 .儿童期从出生后4周至12岁,称儿童期。约8岁之前为儿童期早期,此期女童身体生长发育很快,女性生殖功能调节系统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处于抑制状态,生殖器官为幼稚型:阴道上皮薄,细胞内糖原少,阴道酸度低,抵抗力弱,容易发生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子宫小,子宫颈长,子宫体、子宫颈的比例为1:2;输卵管弯曲且细;卵巢长而窄。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位于腹腔内。约8岁之后为儿童期后期,此期女童身体继续迅速生长发育,同时体内有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合成,卵巢内的卵泡有一定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仍不成熟,卵巢逐渐变为扁卵圆形。女性体征逐渐开始出现,皮下脂肪开始在胸部、肩部、雕部及外阴处沉积,乳房开始发
3、育。卵巢、输卵管及子宫逐渐向骨盆腔内下降。4 .青春期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称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可供参考。此期的生理特点如下。(1)生殖器官(第一性征)逐渐发育成熟。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卵巢中的卵泡开始发育至成熟并分泌性激素,性激素促使内、外生殖器官不断发育,生殖器官由幼稚型转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小阴唇肥厚;阴道变长、变宽,阴道黏膜增厚有皱赞;子宫明显增大,子宫体、子宫颈的长度比例为2:1;输卵管变粗;卵巢增大,呈扁椭圆形。此期虽初步具有生育能力,但生殖系统的功能尚未稳定与完善。(2)月经来潮:第一次月经
4、来潮,称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在乳房发育两年半之后。青春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尚未成熟,有时即使卵泡发育成熟却不能排卵,容易发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周期常不规律,需24年调整。(3)第二性征发育明显:第二性征是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女性特有征象,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为女性青春期开始的标志。第二性征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渐丰满,出现阴毛及腋毛,胸部、肩部、髓部皮下脂肪增多,骨盆宽大,形成女性特有体态。一般女孩约10岁时乳房开始发育,数月至1年后阴毛及腋毛才开始生长。(4)生长加速:身体生长加速,月经初潮后减缓。青春期女孩生理及心理变化很大,情绪容易波动,
5、容易产生自卑感或焦虑情绪,既认为自己已成熟,不喜欢受约束,想独立,又胆怯、依赖,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因此,应注意关心与心理疏导,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这一必经的生理过程及理解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知识,使她们接受自身的变化。5 .性成熟期性成熟期也称生育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表现为卵巢周期性排卵和规律性月经来潮,生殖器官各部位及乳房在卵巢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周期性变化。6 .绝经过渡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称绝经过渡期。一般40岁以后开始,历时长短不一,短者12年,长者达10余年。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发育
6、成熟,没有排卵,容易出现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不规律,月经量多少不一;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许多妇女易发生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抑郁、烦躁、头痛、失眠等,称绝经综合征。最后一次月经称绝经。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围绝经期。7 .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时期,称绝经后期。这一时期的初期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但卵巢间质仍分泌少量雄激素,并在外周组织转化为雌酮,维持体内较低雌激素水平。妇女60岁以后,称老年期。绝经后期全身各脏器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器官萎缩,易患萎缩性阴道炎、骨质疏
7、松症、骨折等。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功能(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周期是指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变化大致分为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及退化三个阶段。1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始基卵泡是卵巢的基本生殖单位。新生儿出生时始基卵泡数约200万个,经不断自主发育和闭锁,近青春期时有30万50万个。进入青春期后,卵泡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生长发育,根据卵泡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将卵泡生长过程分为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成熟卵泡(图1T5)为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卵泡液急骤增多,卵泡腔增大,卵泡体积显著增大,直径可达1520
8、mm,通过B型超声清晰可见,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其结构包括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腔内充满大量清澈的卵泡液和雌激素)、卵丘(丘状突出于卵泡腔,卵细胞深藏其中)、透明带(为在放射冠与卵细胞之间一层很薄的透明膜)、放射冠(围绕卵细胞的一层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性成熟期每月有一批卵泡发育,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成熟并排出卵细胞。妇女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从月经第1日到卵泡发育成熟,称为卵泡期,一般需1014日。2 .排卵卵巢排放卵细胞至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多在两次月经之间。随着卵泡发育逐渐成熟,卵泡逐渐移向卵巢表面,
9、当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达峰值时,激活卵泡液内蛋白溶酶,溶解卵泡壁,形成排卵孔。同时,排卵时卵泡液中前列腺素达高峰,其能促进蛋白溶酶释放及促使卵巢平滑肌收缩,促进排卵。排卵时随卵细胞同时排出的有放射冠、透明带及少量卵丘内的颗粒细胞。一般两侧卵巢轮流排卵,一侧卵巢也可连续排卵。3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排卵后,卵泡壁塌陷,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卵泡腔内侵入,在LH的作用下发生黄素化,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及卵泡膜黄体细胞,卵泡外膜将其包围,外观呈黄色,形成黄体。排卵后78日(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成熟,直径l2cm0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
10、0日开始退化,外观呈白色,称为白体。黄体功能衰退后月经来潮,此时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从排卵日至月经来潮,称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二)卵巢的功能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有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均为笛体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在卵泡期,雌激素由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合成。随着卵泡的生长发育,雌激素合成逐渐增加,于排卵前达高峰。排卵后雌激素出现暂时下降,随着黄体的形成与发育,雌激素又逐渐上升,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雌激素再次达到高峰,此次峰值较排卵前稍低。此后,黄体萎缩,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期达最低水平。卵巢在
11、卵泡期早期不合成孕激素,当LH排卵峰发生时,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黄素化,开始分泌少量孕激素。排卵后,随着黄体的形成与发育,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月经来潮时降至卵泡期水平。上述可知,雌激素在排卵前、排卵后78日达高峰;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达高峰。1.雌激素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E2)、雌酮(El),两者的降解产物是雌三醇(E3),雌二醇生物活性最强。雌激素的生理功能如下。(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卵巢:雌激素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与卵巢排卵。输卵管:雌激素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使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加强,使上皮细胞增多与纤毛生长,有利于受精卵的运行。子宫:雌激素促进子宫
12、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供增加,肌层增厚;雌激素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强子宫收缩力;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增厚,呈增殖期改变;雌激素使宫颈口松弛、扩张,使宫颈分泌物增多、清亮、稀薄、有弹性、易拉成丝,有利于精子的穿行。阴道:雌激素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糖原增多,黏膜增厚,还可使乳酸杆菌分解糖原形成乳酸,以维持阴道的自净作用。(2)对乳房及第二性征的作用:雌激素使乳腺导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第二性征发育:雌激素可使脂肪沉积于乳房、肩部、臀部等,使女性音调升高,毛发分布呈女性特征。(3)对下丘脑-垂体的作用:雌激素通过对下丘脑-垂体产生正、负反馈作用,促进与抑制促性腺激素
13、的分泌。(4)对代谢的作用:雌激素能促进醛固酮合成,使水、钠潴留;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雌激素能改善血脂成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维持血管正常的舒张与收缩功能等。(6)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雌激素能促进神经细胞与营养因子的分泌,绝经前后补充雌激素能有效改善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7)对皮肤的作用:雌激素可使表皮、真皮增厚,胶原分解减慢,有利于保持皮肤弹性与血供。2.孕激素孕激素主要由黄体合成,体内的孕激素以孕酮为主,孕二醇是其代谢产物。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如下。(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子宫:孕激素可降低
14、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促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产生分泌活动,呈分泌期改变,有利于晚期胚泡着床和胚胎、胎儿在子宫腔内的生长与发育,防止流产;抑制宫颈黏液分泌,使宫颈黏液性状变黏稠,形成黏液栓,可有一定阻止精子穿行与病原体入侵的作用。输卵管:孕激素可抑制输卵管收缩振幅,调节孕卵运行。阴道:孕激素可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大量迅速脱落,多数为中层上皮细胞。(2)对乳房的作用: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可促进乳腺腺泡发育。(3)对体温的作用:女性的基础体温在卵泡期相对较低,排卵后,孕激素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2,一直维持整个黄体期,使女性
15、基础体温呈双相型改变,此改变是排卵的重要指标之一。(4)对下丘脑-垂体的作用:排卵后,孕激素可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5)对代谢的作用:孕激素可促进水、钠的排泄。综上所述,雌激素与孕激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雌激素促进女性各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发育,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它们发育,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拮抗作用表现在:雌激素促子宫内膜增生及修复,孕激素抑制了子宫内膜的增生,并促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其他拮抗作用还表现在子宫收缩兴奋性、输卵管收缩、宫颈黏液的分泌、阴道上皮细胞的角化与脱落及水、钠潴留与排泄等方面。3.雄激素雄激素由卵巢、肾
16、上腺合成。雄激素主要的生理功能如下。(1)适量雄激素与雌激素有协同作用,可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雄激素过多可致多毛症及男性化特征。雄激素与性欲有关。(2)雄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生长。(3)雄激素可促进骨骼的发育,在性成熟后导致骨髓闭合。(4)雄激素可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血红蛋白及骨髓的红细胞生成。(5)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三、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周期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发生了周期性波动,作用于各生殖器官和乳房,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中以子宫内膜的变化最典型。(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以月经周期28日为例,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将其周期性变化分为三期。(1)增殖期:增殖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第514日,与卵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