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铁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铁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铁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01抑郁症中的中枢神经系统(CNS)铁沉积在CNS中被摄取的三价铁离子(Fe3)会首先在脉络丛与脑脊液(CSF)中分泌的转铁蛋白(Tf)结合,再通过血-脑脊液屏障(BBB)中的内皮细胞高密度表达转铁蛋白受体1(TfRl)识别进入脑实质中,进而被神经细胞吸收利用。进入细胞的Fe3+在金属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价铁离子(Fe2)并被释放到胞质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同时过量的Fe2+以稳定的Fe3+形式储存起来,或通过铁转运蛋白(FPN)输出细胞(图1%在大脑中,高表达的Tf和TfRl意味着神经元铁摄取能力的增强和对铁死亡敏感性的增高。C过弊殳修152 *帙余内受体-F户
2、筑N体I 话性nBttI/谷国 酸精垢体.破坏iaM里白AtMt林段电位I I:皮抗j3二价金FRBmiJRMi活性气图1抑郁症中的铁死亡机制Figure 1 Mechanism of ferroptosis in depres:注:Fe?+=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ATP=三磷酸腺背02抑郁症中的CNS铁死亡铁是神经细胞存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神经细胞吸收的铁离子,除了影响髓鞘形成及新陈代谢外,其还在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中发挥作用,包括辅助酪氨酸羟化酶和色氨酸羟化酶的生成。当神经细胞内出现铁沉积时,铁离子会通过影响酪氨酸羟化酶和色氨酸羟化酶的活性直接抑制DA、5-羟色胺(5-HT)的合成;另一方
3、面,尽管机体具有防御细胞铁毒性的生理机制,但铁的转移电子能力允许其通过芬顿反应产生有害的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有毒物质不但会导致DNA氧化和脂质损伤,还会加快DA的分解代谢。并且在此过程中,游离铁在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产生过氧化物的同时,还会促进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发免疫炎症反应,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影响,会共同促进大脑运动和认知功能受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是体内重要的脂膜修复酶,其通过利用两个谷胱甘肽分子作为电子供体,将脂质过氧化氢(PL-OOH)还原成无毒的脂质醇(PL-OH)和水,进而减少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图11GPX4作为铁死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其缺
4、失会增加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死亡的易感性。在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和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患者中也发现了铁沉积现象,抑郁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血清铁蛋白(FTH)水平较低,而血清FTH水平的升高对情绪有积极影响,与较低的抑郁症患病率呈正相关。在抑郁症与铁相关的啮齿动物研究中,CAO等通过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对比了CUMS小鼠与正常小鼠海马体的蛋白表达,在4046个定量蛋白质中存在47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表明CUMS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坏死和铁死亡被显著激活,抑制抑郁症病程中的神经元坏死与铁死亡可能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研究人员发现,适度补铁(12mg/kg)可以
5、显著增加CUMS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缩短不动行为时间,而高剂量的铁会增加神经元的退化和丢失,但铁螯合剂去铁酮可以逆转这种影响;与此研究相反的是,UZUNGlL等认为去铁酮能够缓解5-羟色胺转运体(5-HTT)敲除小鼠出现的抑郁样行为,但大脑中的铁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均证实了针对抑郁症中铁死亡相关机制开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并且近期研究表明另一种铁离子螯合剂去铁胺(DFO)可以显著减轻CUMS引起的损伤,这进一步印证了抑郁症中铁死亡相关机制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重要性。03抑郁症与CNS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是细胞内具有高度动态的细胞器,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功能和结
6、构。铁离子在线粒体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线粒体血红素生成铁硫簇(ISc)组装和氧化磷酸化(OXPHOS)等过程。线粒体铁沉积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结构成为抑郁症的重要致病因素。生理条件下,线粒体内的铁稳态受到线粒体铁蛋白(FtMt)严格控制,这种由核编码的线粒体铁储存蛋白与胞内的FTH一样,可以将Fe2+氧化为氧化还原活性较低的Fe3+,防止游离铁沉积。当线粒体中发生铁沉积,铁离子也会通过芬顿反应促进线粒体ROS累积;另一方面,铁作为OXPHOS的主要调节剂,由于OXPHOS过程中的生理电子泄漏,导致线粒体成为细胞内ROS的主要生产者,多种因素促使线粒体ROS激增,破坏线粒体自身结构和
7、产生ATP的能力(图11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神经元的分化和下游通路的激活与传导均需要线粒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丧失正常功能的线粒体不仅可能导致神经传导障碍,还可能损伤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可塑性,并且线粒体在神经发生、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新神经元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除此之外,线粒体的部分成分(N-甲酰肽、心磷脂等)也可以促进炎症反应。一项评估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8种氧化应激标志物的荟萃分析报告了在BD患者中出现脂质过氧化、DNA/RNA损伤、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蛋白质水平降低和一氧化碳(CO)标志物增加现象。在另一项探讨患有线粒体细胞病受试者的精神病合并症患病率的研究中,有54%的患者表现出抑郁
8、症状,17%的患者出现BD。临床前研究亦证明了在抑郁症啮齿动物模型中存在线粒体障碍。04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抗抑郁的药物部分药物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抗抑郁作用也进一步证实了抑郁症与铁死亡之间的相关性。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不限于抑制5-HT再摄取,还与减少铁沉积、调节铁死亡相关基因、促进自噬体形成并增加受损线粒体的清除有关。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以通过增加小鼠海马中铁死亡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X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1血红素加氧酶1(H0-1)和GPX4的表达,改善慢性社交失败压力抑郁小鼠出现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硫氢化钠(NaHS)通过减少铁沉积和氧化应激增加GPX
9、4和SLC7A11的表达显著减轻1型糖尿病:T1DM)引起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中药逍遥散中的133种成分,可调节抑郁症中43种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结果发现CUMS组小鼠海马组织可能存在铁死亡,中药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抑制铁死亡相关;氯胺酮也有类似的作用。中药单体黄苓苗和人参皂昔Rgl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均与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辅酶Q10(CoQIO)是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可以通过增强呼吸链复合物的作用,促进线粒体生物功能并激发神经保护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CoQ10可能参与了铁死亡调节,如FSP1-CoQ10途径,补充外源性Co
10、QlO可以保护膜脂免于过氧化,增加细胞对铁死亡的抵抗力。在神经系统疾病中,BD患者使用C。QlO后,其抑郁严重程度均呈下降趋势。最近的研究显示,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TEMPO可以缓解穿心莲内酯诱发的铁死亡,同时也有研究证明Mito-TEMPO可显著改善脂多糖(LPS)弓I起的线粒体超氧化物累积、线粒体膜电位增加和ATP生成减少,从而缓解小鼠抑郁状态。综上所述,过度的铁沉积导致的神经递质合成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累积、线粒体障碍、促炎因子释放增多、DNA及蛋白质损伤与抗氧化系统被破坏,是最终致使神经可塑性下降、突触生长和发育迟缓、神经网络传导延迟和神经毒性结果从而诱发抑郁症的重要因素。总之,
11、上述来自临床和临床前的研究为铁死亡在抑郁症病理生理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05讨论与展望铁死亡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被定义为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累积。随着研究的广泛展开,铁死亡被发现参与了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抑郁症患者/动物模型中,同样观察到铁沉积和铁死亡相关基因变化。随着这些现象的发现,近几年针对抑郁中的铁代谢紊乱的治疗研究也应运而生,比如铁离子螯合剂去铁酮和DFO,可改善铁死亡引发抑郁症模型出现的行为认知障碍;部分药物的抗抑郁功效也被发现与调节铁死亡相关,如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氯胺酮、抗抑郁药氟西汀以及中药逍遥散等,尽管目前对铁死亡和抗抑郁的相关研究
12、还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动物实验,但展现出的良好结果为接下来靶向抑郁症中的铁死亡治疗提供了基础和信心。本文汇总并讨论了铁死亡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可能性,表明铁沉积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展进程,铁代谢途径被认为是抗抑郁治疗的潜在靶点,针对抑郁症中的铁死亡治疗将显著提高抗抑郁治疗的效果,然而,实际应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抑郁症属于精神障碍,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研究对象、研究时长或生活环境的不同和变化均会导致结果偏差,这些均增加了研究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其次,抑郁症与大脑中交错复杂的神经网络异常相关,脑组织中的铁稳态也受到多种因子的精密调控,不同细胞对铁需求或表达的铁调控基因也有所不同。综上,目前,抑郁
13、症与铁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机制尚未明确,但已有研究证明铁沉积引发的铁死亡在抑郁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究抑郁症与铁死亡相关的机制,将为寻找有效的抗抑郁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铁缺乏和铁沉积均会促进抑郁样行为发生,如何准确平衡体内铁含量,在不诱导疾病发生的同时又能满足机体生理需求,这需要未来更深入地了解抑郁症与铁死亡相关的机制以解决这些问题。参考文献1 ZUOCC,CAOH,SONGYretal.Nrf2:anall-rounderindepressionJ.RedoxBiol,2022,58:102522.2 SLAVICHGM,IRWINMR.Fromstresst
14、oinflammationandmajordepressivedisorder:asocialsignaltransductiontheoryofdepressionJ.PsycholBullz2014,140(3):774-815.3 JIAOHY1YANGHJ1YANZY,etal.TraditionalChineseformulaXiaoyaosanalleviatesdepressive-likebehaviorinCUMSmicebyregulatingPEBP1-GPX4-mediatedferroptosisintheHippocampusJ.NeuropsychiatrDisT
15、reat,2021,17:1001-1019.4 SHAOXJ,ZHUG.Associationsamongmonoamineneurotransmitterpathways,personalitytraits,andmajordepressivedisorderJ.FrontPsychiatry,2020,11:381.5 JIANGY,ZOUD,LIYM,etal.MonoamineneurotransmitterscontrolbasicemotionsandaffectmajordepressivedisordersJ.Pharmaceuticals(Basel),2022,15(10
16、):1203.6 VAVAKOVAM1DURACKOVAZ,TREBATICKAJ.MarkersofoxidativestressandneuroprogressionindepressiondisorderJ.OxidMedCellLongev,2015,2015:898393.7 MENARDC,HODESGE,RUSSOSJ.Pathogenesisofdepression:insightsfromhumanandrodentstudiesJ.Neuroscience,2016,321:138-162.8 VOGELZANGSN,DIVISHe,BEEKMANAT,etal.Associationofdepressivedisorders,depressioncharacteristicsandantidepressant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