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E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洛阳处天下之中,挟靖、龟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那么已,有事那么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日:“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方唐贞观、开元之间
2、,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日:“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褒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那么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注淆(xiao):山名。邕(mian):古隘道名。襟喉:喻要害之地。走集:出入必经的要地。治乱:即太平和动乱。后文的“治忽”同“治乱”。候:征兆。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蹂蹴:蹂蹒。囿(y6u):饲养动物的园地。(1)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人恒过衡于虑予故尝日化而为灰烬(2)选出以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A.国恒亡/去国怀乡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皆以美于徐公C.欲退享此/欲报之于陛下也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何陋之有(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下当无事那么已,有事那么洛阳必先受兵。(4)乙文第二段“园囿之兴废”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5)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分析】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高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
4、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洛阳地处全国的中部,拥有靖山、涌池的险阻,算是秦川、
5、陇地的咽喉,又是赵、魏争着向往的地方,是四方诸侯一定会争抢的地方。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为此我曾说过:“洛阳的兴盛和衰败,是天下太平或者动乱的征兆啊。”正当唐太宗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时,公卿贵族、皇亲国戚在东都洛阳营建公馆府第的,号称有一千多家。等到后期遭受动乱而流离失所,接着是五代的惨痛破坏,那些池塘、竹林、树木,被兵车践踏,变成一片废墟。高高的亭阁、宽大的楼台,被战火燃烧,化成灰烬,跟唐朝一起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一处。我因此曾说:“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况且天下的太平或动乱,从洛阳的兴衰就可以看到征兆;洛阳的兴衰,又
6、可以从馆第园林的兴废看到征兆,那么洛阳名园记这作品,我难道是徒劳无益、白费笔墨的吗?唉!公卿大夫们现在正被朝廷提拔任用,放纵一己的私欲,为所欲为,却忘掉了国家的太平或动乱的大事,想以后退隐了再享受这种园林之乐,能办得到吗?唐朝最后覆灭的情形就是前车之鉴啊!【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译句:人常常犯错。过:犯错误。译句: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译句:我因此曾说。尝:曾经。译句:化成灰烬。为:成为。(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7、根据句意理解词意,最后将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比照作答。A.国恒亡,译句:国家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国:国家。去国怀乡,译句: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国:国都。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句: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于:介词,在。皆以美于徐公,译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于:介词,比。C.欲退享此,译句:想以后退隐了再享受这种园林之乐。欲:想。欲报之于陛下也,译句: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欲:想。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译句:是四方诸侯一定会争抢的地方。之:助词,的。何陋之有,译句:有什么简陋的嫩。之: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应选:C(3)此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
8、方法是增、册h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动心忍性,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曾:增加。句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重点词:已,罢了。受兵,遭遇战事。句意: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译为: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与甲文“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意思相近。(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
9、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用一句话来说,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兴衰的晴雨表,对朝廷的腐败提出了强烈的忠告,表现了作者对衰微的国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忧虑。联系我们的生活,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答案:(1)犯错误;同“横”,梗塞,不顺;曾经;成为。(2) C(3)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4)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点评】“之”的意义与用法:1.用作代词,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马说).用作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宋何罪之有?(公输)(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至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