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40284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9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2024年3月-XX-刖三为规范我市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维,优化居住建筑用能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5.生活热水系统设计;6.电气设计;7.室内外机组与建筑一体化设计;8.工程施工;9.工程验收;10.运行与维护。导则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条文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建筑节能与科技处。(邮箱:hfcjj

2、kjc)主管单位: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主编单位: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绿色建筑与勘察设计协会合肥荣事达太阳能有限公司安徽美的楼宇设备销售有限公司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编制人员:刘杰李春杰黄世山王俊贤刘朝永吴常军王慧张勇朱斌祥甄茂盛辛玉广续红军杜贤平华青梅陈锐豁国峰刘长春黄国涛张庆宇徐智升杨旭李春健刘水周太琴杜鹏飞王磊何涛审查人员:尹贞勤潘少辰卜福章维扬梁德江目录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3、 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4-4.1 -4-4.2 热负荷V十算44.3 主机选型及技术要求-4-4.4 输配系统-5-4.5 末端设备及控制系统-5-4.6 管材附件及保温-6-5 生活热水系统设计-7-5.1 一般规定-7-5.2 生活热水负荷计算-7-5.3 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选型-8-5.4 热水管路系统-9-6 电气设计-10-6.1 一般规定-10-6.2 配电系统-10-6.3 控制与监测-11-7 室内外机组与建筑一体化设计-13-7.1 一般规定-13-7.2 室外机平台布置-14-7.3 室外机平台结构设计-16-7.4 末端设备布置-19-7.5 隔声、降噪及其它-20-8

4、-:_L:2218.1 228.2 Ll-228.3 输配系统-23-8.4 末端设备-26-8.5 保温绝热-28-8.6 电气系统-29-9 工程验收-31-9.1 一般规定-31-9.2 试运行和调试-31-9.3 验收-32-10 运行与维护-33-10.1 一般规定-33-10.2 系统运行-33-10.3 维护管理-34-附录A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组规格尺寸参考表-36-附录B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平台尺寸计算参考表-38 -附录C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组建筑布置参考图-40-附表D:空气源热泵系统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表-46-1总则1.0.1为规范我市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验

5、收及运维,优化居住建筑用能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1. 0.2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1.1 .3本导则空气源热泵系统指以空气为热源和热汇,利用热泵技术,实现制冷、制热的装置,包含制冷量不大于50KW的空气源热泵空调供暖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等。1.2 .4居住建筑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除执行本技术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户式空气源热泵机组airsourceheatpumpunit以空气为热源和热汇,利用热泵技术,实现制冷、制热

6、的装置,包含制冷量不大于50KW的空气源热泵空调供暖机组及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机组等。2.0.2空气源热泵空调供暖系统airsourceheatpumpairconditioningsystem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为冷热源实现供冷、供热的空调供暖系统。2.0.3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domestichotwatersystemwithairsourceheatpump通过热泵技术从室外空气中提取热量加热生活用水,由空气源热泵机组、配管、储热水箱等组成,俗称“空气能”热水系统。2.0.4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热泵机组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运行时,其制热(冷)

7、量与耗电量的比值。耗电量为热泵主机的耗电量。2.0.5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airsourceheatpumpsystemandbuildingintegration将空气源热泵系统纳入建筑设计中,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保持建筑外观和内部功能和谐统一。2. 0.6集成系统integratedsystem通过综合布线和自控系统,将各个空调室内机、供暖末端和主机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3基本规定3. 0.1空气源热泵机组能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3.0.2新建建筑空气源热泵系统应满足运行平稳、安全高效、安装维修方便及安全环保要

8、求,在不影响建筑外立面美观的前提下应合理确定室外机安装平台位置及空间尺寸。3.0.3合理设置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安装平台位置及空间尺寸,并与建筑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室外机平台的设计工作年限应与主体建筑同寿命。3.0.4改建、扩建建筑增设空气源热泵系统时,应对原有部位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复核,不得影响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安全及消防性能。3.0.5空气源热泵系统应进行管线设计。3. 0.6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等宜满足智能建造的相关要求。4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3.1 一般规定1 .1.1居住建筑室内设计计算温度、湿度等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9、GB50736的规定。4 .1.2居住建筑宜设置新风系统,新风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3.2 冷热负荷计算4. 2.1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应进行空调冬季热负荷及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4. 2.2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冬季室内设计温度取18o辐射面的传热量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有关规定。4.3主机选型及技术要求4.3.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宜选用配备变频压缩机的成套空气源热泵机组。4.3.2机组制冷制热能效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且不低于现行安徽省相关标准的要求。4.3.3机组噪音值应符合现

10、行国家标准要求,并应在铭牌中明示。4.3.4设备平台置于窗台附近时,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及其附属设施安装高度不应影响开窗、采光。4.3.5应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曲线,合理选择机组规格型号;系统主机主要运行参数应根据设计工况进行室外温度、管长等修正。4.3.6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时,应根据户型特点合理确定系统内外机配比率。4.3.7主机系统的控制宜具备下列功能:1主机系统集成控制器宜具有制冷、供暖等多种便于用户操控的模式。2主机系统集成控制器宜具有一键关机功能及其他安全功能。3主机系统集成控制器宜实现互联网控制,可远程查看及设置主机的部分参数,如报警提醒、模式设置和水温设定等,可连续存

11、储主机相关各项数据。4主机系统集成或末端宜配置APP,实现手机远程操控。5主机系统集成控制器宜具备接入集控平台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6主机宜能控制循环水泵运行,并能根据需求设置循环泵待机时的工作方式。7有冻结危险时,应保持其通电待机,且机组具备自动防冻保护功能。4.4 输配系统4 .4.1空调循环水泵应选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及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要求二级能效及以上产品。5 .4.2循环水泵流量应根据冷热负荷计算结果或按主机设备选择,水泵扬程选取应按最不利环路进行水力计算。6 .4.3空调循环水泵宜选用变频设备;水泵,定压与补水装置

12、宜内置于机组。7 .4.4冷媒系统管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GB/T27941的规定。4.5 末端设备及控制系统4.5.1末端设备应按各房间设计负荷计算结果选取。4.5.2新建住宅供暖末端优先选用地板辐射供暖、低温水散热器;供冷末端优先采用直膨式末端或风机盘管,并合理优化气流组织,送风气流不宜直达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4.5.3供暖末端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相关规定。1.5.4 供暖末端采用壁挂散热器时,宜选用低温型。1.5.5 各房间末端设备应能独立控制。1.5.6 房间温度控制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间

13、温度控制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无遮挡物、不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能正确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温控器的安装高度宜距离地面L3L5m范围内,与照明开关在同一水平线上。2宜采用同一温控器控制空调室内机及供暖末端。2 .6管材附件及保温4. 6.1空调系统供回水总管上应设置压差旁通阀,以保证机组部分负荷安全运行。5. 6.2水系统回水总管接入冷热源机组前应设置过滤器。当使用Y型过滤器时,滤网目数应不低于20目。6. 6.3水系统的室内、外管道宜采用镀锌钢管、不锈钢管或PPR等材质。地暖管道宜采用PE-RT.PE-X等材质。4 .6.4冷热水管径应根据管段设计流量按表4.6.4选取。表4.6.4冷热水

14、管径公称直径(mm)202532405065选用流速(ms)0.50.6O.60.7O.70.9O.8-LOO.91.2Lrl.44.6.5绝热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系统管道应设置绝热措施和防潮措施,室外管道保温层外部应设置保护壳。2水系统管道宜采用闭孔橡塑或聚乙烯发泡等BI级材料。3绝热层厚度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计算确定。4. 6.6冷凝水管及平台排水管宜采用UPVC管,管道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的有关规定。5. 6.7冷媒管及保温应满足下列要求:1冷媒管材质应采用铜管,其材质、规格应符合GB/T1527和GB/T17791的要求,配管的最小厚度名义值应满足GB/T27941的要求。2冷媒管宜使用闭孔发泡保温材料,难燃Bl级,耐热性超过120C的材料,保温厚度按这绝热设计导则计算确定。5生活热水系统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节能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