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工智能哲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人工智能哲学基础.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学习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哲学概念、哲学分支,人工智能唯物主义一元论、智能进化的大历史观、人工智能认识论等内容。教学重点:人工智能唯物主义一元论、智能进化的大历史观。教学难点:二元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唯物主义一元论。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智慧树等在线平台实时提问、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来表示抽象概念。讨论五分钟。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找、阅读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心灵哲学、心智哲学论文。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一元论、二元论对人工智能的影响,心灵、心智、意识、思维、认知、理性、计算等基本概念与智能的关系;掌握心灵哲学、心智哲学、
2、计算主义哲学对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影响。课程思政内容:大历史观下的人工智能理念,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手段,并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全部内涵。并且,它不仅仅是一种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技术力量,更是一种有助于提升人类整体文明进化程度的力量,是人类反观自身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第三方参照物,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理解、认识自身存在本质的镜像存在。未来,它将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人类文明及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工智能与人类历史上其他数不清的工具和机器相比,比如蒸汽机之类的机器,它是一种新形态的理性工具。更重要之处在于,它是把人类智能具象化、机器化、算法化的理性智能工
3、具。现阶段,人工智能依然属于一种理性智能工具,也就是说,它不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威胁。学习目标:1 .掌握和理解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哲学基本概念;2 .从哲学角度思考人工智能的本质,掌握和理解心灵哲学等不同哲学分支对人工智能研究和思考的作用和意义;3 .理解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的根本差别,对科幻小说描述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导言为什么第二章要学习哲学而不是数学或者计算机科学?这是因为,图灵当年提出“机器是否能思维”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人工智能的根本问题,而数学或计算机科学都是实现弱人工智能的方法或工具,不反映人工智能的根本问题。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是一致
4、的。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出像人一样能思考、会行动的智能机器。而人首先是生命,并且是地球上智能程度最高的生命。人工智能主要是以人类智能为模板的。因此,实现人工智能终极目标的前提是要理解生命、智能的木质等基本问题。而关于生命、智能的木质等问题都属于哲学问题,科学还不能给出关于生命、智能、强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明确解释和答案,因此,本章学习的主要是与强人工智能有关的哲学问题。早在1978年,英国哲学家斯洛曼(AaronSk)man)就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哲学范式,他在哲学的计算机革命这部著作中,有以下两点猜测:1 .数年内倘若还有哲学家依然不熟悉人工智能的主要进展,那么他们因其不称职而受到指责,
5、便是公道的;2 .在心智哲学、认识论、美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其它主要领域中从事教学工作而不讨论人工智能的相关方面,就好比在授予物理学学位的课程中不包括量子力学那样不负责任。由此可见,哲学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相互影响。从哲学角度出发思考人工智能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努力去发现和探索那些未知的问题。2.1 从哲学角度理解人工智能1、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哲学概念认为世界的本元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元是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元的,是二元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身体与心灵的关系构成
6、了一元论、二元论的核心问题。理性和非理性表示人的两种不同的精神表现形式,理性和非理性作为人的精神世界中两种不同的精神现象,它们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合适形式来表现。认知科学对传统哲学上的理性认识发生了变化,颠覆了传统哲学对理性的认知,对人工智能而言,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理性是具身的,也就是必须依附于身体才能产生,那么,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要想产生或具有类人的心智,首先是不是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躯体,使其能体验世界才行。信息处理是智能行为的前提和核心,而产生适应性行为又是信息处理的结果和目的,信息处理只是实现了智能的前半部分,信息处理还必须落实到对象的行为上,只有二者加在一起才构成智能。2、与人工智
7、能有关的主要哲学分支心灵哲学研究的问题都与心灵有关,诸如意识是什么?“心灵”在哪里呢?与“我”有何关系呢?心灵哲学的根本问题同样是人工智能的根本问题,图灵提出的“机器是否有思维”的问题与“机器是否有心灵”可以看做是同一性质的问题。心智哲学主要探索心智的本质并对有关心智的各种心理概念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人类心智的本质,进而在设计类人智能机器时,考虑一些基本现象,确定一些基本原则。现实情况是,机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智能,但却没有任何一点像人一样的心智。计算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在近现代以来,对生命科学、心灵哲学、心智哲学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
8、一计算主义世界观。计算哲学发展的重要启示是把脑看做计算机,把心智、认知、智能都看做是由计算实现的过程或其本质都是计算。3、大历史观-进化的智能自然智能伴随着生命进化经历了宇宙演化(演化用于描述非生命物质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命智能进化、人类智能进化、文化说文明进化四个主要阶段。人类在体型、体力上不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壮的生命,但却是自然界中智能程度最高、最具智慧的高等生命。智能进化到人类层次,发明、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拥有了理性,理性促使人类思考哲学,思考世界的本元和本质,并由此产生科学技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并产生高层次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先进的文化和文明,并使得人类有可能突破自然进
9、化的规律和局限,创造不同于自然智能的“人工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新智能形态。4、人工智能的本质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产生的物质基础不一样,碳基生命的人类有智能,硅基无生命的机器通过信息处理或加工在功能上实现智能,都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如果认为碳基生命尤其是人类的智能可以在硅基物质上产生,就必然要承认和遵循唯物主义一元论。至于说,意识、思维是否可以不在人脑这种碳基物质而在计算机这种硅基或者其他什么物质中产生,这涉及到前面提到胡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无论怎样,这才是人工智能面临的最根本问题,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从工具理性的角度,人工智能与人类历史上其他数不清的工具和机器相比,比如蒸汽
10、机之类的机器,它是一种新形态的理性工具。2.2 人工智能认识论对弱人工智能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弱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心智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现阶段,基于弱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机器智能与人类心智还有许多本质区别:1)没有主观能动性2)不具有复杂场景适应性3)没有思想和独立决策能力4)不具有社会性2.3 科幻影视作品中的人工智能长期以来,人类一直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改变未来的世界。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抽象思维和想象力,对未来的预判和规划能力,在科幻文学影视作品中这类智能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未来科技,现阶段的很多人工智能技术,更早都始于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与图画式的表述。1942年,艾萨克阿西莫夫在惊奇科幻小说中提出了机器人的伦理问题,他被世人视为机械伦理学之父。阿西莫夫在1942年出版的小说转圈圈中描述了机器人三定律。人工智能将虚构的、幻想的事物变成现实,这既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胜利,也是人类想象力的胜利!但对于人工智能,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科幻的归科幻,现实的归现实。如果将科幻影视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与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划等号,就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困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现实中虽然有一些人工智能技术比科幻电影还要精彩,但是还不存在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这是我们对人工智能应有的一种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