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17190 上传时间:2024-03-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薯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番薯?I5l朔清人口的影响明朝时期,番薯、玉米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开始引入中国,对我国农业结构、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名学者何炳棣先生更是将美洲作物的引入称为中国.第二个长期检食生产革命”.与玉米、马铃薯等其他引入中国的美洲作物相比,番薯因其独特的高产、易种植等优势得以广泛传播。徐光启的甘弗琉是最早一部介绍番北的著作,其中详细地列举了番郛的优点,并将其总结为“甘薯十一:胜”,可见番薯在百姓生活中的揖要地位.乾隆后期,除新蔻、甘市等边远地区外,其他省份均己广泛种植番薯“至清朝末年,番薯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番薯引入我国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我国农业生产、饮食结构、人口数量均发生了明显的

2、变化。特别地,在番薯弓I入后的二百多年间,我国人口经历了爆发性的增长,从清初仅有大约1.5亿人到咸丰年间人口已突破4亿大关,这一时期成为我国人口增长的近要阶段。番薯的引入与明清时期人口的激增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是正向贡献还是反向抑制?基于此,本文在探究番薯弓I入我国的时间、路线、传播途径提础上,利用历史数据量化番第引入对我国明清时期人口激增的影响.有关美洲作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番薯等美洲作物引入对人口增长的作用:二是在理论和史料考据层面研究美洲作物引入对土地开发、粮食生产和多样化、居民饮食结构的影响。其中,对人口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大都支持美洲作物引

3、入整体上能显著提高当地人口数量。如JOel通过估算马铃瑞引入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作用发现,马铃理的引入显著地促进了爱尔兰人口的增长11Qain等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旧世界(主要指东半球)引入马铃薯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影响,发现马铃薯的引入解择1700-1900年25%26%的人口增长及34%的城市化增长2.有关美洲作物引入对我国社会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早期非常少见,如Lee认为番薯等美洲作物的引入增加/粮食供给,为中国西南地区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但近年来,相关实证研究不断丰富,账响力较大的主要有Jia4和Chen等.Jia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天气的变化对农民起义的账响,,是番郛作为一种

4、新农业技术的引入是否能降低天气变化对农民起义的影响4上文章使用省级数据,将番郭在该省苜次见于记我的年份作为番郭引入该省的时间,运用双全差分(DlD)的方法来比较番薯引入前后天气冲击对农民起义影响程度的不mi文章发现旱灾和水灾会通过导致粮食短缺而提高农民起义的概率,抗灾作物番薯的引入显著地减轻了天灾与农民起义之间的联系。但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文章并没有对番薯的引入和人口增长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Chen等考察了玉米的引入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文章搜集了府县层面的相关数据,将玉米最早见于记我的年份作为玉米引入的年份,使用DID方法比较引入玉米和未引入玉米的府县间人口、收入等指标的差异

5、,发现引进玉米的种植对17761900年间入口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没有明显的账响。但文章在分析玉米对人口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没有剥离出与玉米同期引入的番薯等其他美洲作物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文章直接使用了明末清初的人口记载数据,而此数据的准确性是历史学者普遍质疑的。有关美洲作物引入的社会影响在理论和史料考据层面的研究基本都支持番罪等美洲作物引入使得我国山区耕地得以开垦种植,增加了粮食的耕种面积,同时也提高了粮食的亩产量和总产量,丰富了杂粮多样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饮食结构等6-8.在理论和史料考据层面有关番疆引入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王宝卿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

6、番弊等美洲作物的引入对饮食结构和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口增长的影响,指出番薯等新作物的引入是膨响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为关键的因素91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有关番弗引入对人口影响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大多是在研究番薯或者其他美洲作物引入和传播情况时,对番郭产生的影响仅作了简要说明。此外,国内关于番郭引入对人口增长膨响的文献多停留在定性讲究层面,而国外用计量方法研究番薯等美洲作物传入的影响时,还未涉及番郛引入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数据的挖掘来定量研究番善的引入对明清人口的影响是对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补充。一、番薯引入与明清时期人口变化1.番薯的引入16世纪中后期,三大美洲

7、作物一番辨、玉米、马玲舜先后传入中国,其中马铃其受到其种植环境和自身特性的限制而传播较慢,大概到19世纪才开始大量种植,番弱和玉米则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当时人口增长起到更为建要的作用。番黑原产于南美洲,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引入我国10。番第通过多种途径引入我国,其中最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万历十年(1582年),陈益从越南引入至广东东莞;二是万历十:至十三年间(15841585年),从南澳岛传至福建滋州;三是万历:十一年(1593年),由陈振龙引入至福建福州,这条路径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条”番祝在十六世纪后期引入我国闽粤地区后,并没有迅速向其他地区传播,仪在东南地区种植,一段

8、时间后才逐渐向江浙等沿海地区和江西、两湖地区蔓延,此后又传播到北方地区,至十八世纪中期,番第已遍布全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传播,番罪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因其高产、抗旱、适应性强、口味香甜等特性,深受百姓喜爱。番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屣,也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明清时期人口的变化明朝末年,天灾和战争不断,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路遇等人在中国入口通史中写道:“人口数量在嘉靖末年以后,便不再有所增长,待到崇祯时期,人口数量更是急速下降。T11如图1所示,我国人口从1600年的2亿人下降到1650年的1.5亿人,人口数量降低了近5000万人。但是,从顺治十七年(1660年)开始,清朝

9、人I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急剧增加的过程。到乾隆年间,人口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西树基在中国人口史(第四、五卷)中的研究,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到崇祯:年(1630年),我国人口增加了约1.65倍,达到1.9亿人,到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我国人口下降到只有约1.5亿人:而清朝时期,人口大幅增加,咸丰元年(1851年)人口约为43608.7万,突破了4亿人口大关。此外,据曲树基的估算,从洪武.十六年到崇祯三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41%o,而从康熙十七年到屹隆四十一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到达了6.82,从乾隆十一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72%0,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在

10、经历了明朝末年的急剧下降后,在康粒时期实现r爆发式的增长,并且一直到嘉庆、咸丰年间仍旧保持了高速的人口增长趋势。3.番薯与人口增长清朝人口迅速增长是我国人口史上的建要事件,尤其是清期中前期,增长速度更是前所未有.到咸丰年间,人口已超过四亿。几千年来的人口观念认为人口数量的增加标志着一个国家发展与百强,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的原因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社会的稳定是人口增长的理要前提,但最根本的应该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屣离不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龄主要表现在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决定着人民的健康程度,是人口增长快慢的主要因索。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和广泛种植使得粮

11、食单位面枳产量不断提高,其中番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如前文所述,番郭对土地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强,从南方到北方,从山区到平原,凡是旱田,皆可种植,使得可耕地面积扩大。并且,番郭种植对人工管理的要求简单,耗时较少,产量很高,一亩可产数千斤,远远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尤其遇到灾荒年份,番着抗旱高产的特性使其鲜有绝产,即使产量较低,其叶蔓亦可充饥。另外,雷弗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口感鲜甜。到清朝中后期,番善已在全国范用内广泛种植,并成为主要粮食之一.番薯的引入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百姓的基本饮食需求,促进生育率和预期寿命的增加,从而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人们总是会在物质资料允许的范围内

12、繁衍后代”.因此,可认为番薯的引入和传播为清代人口的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基于历史数据和定量分析来进行验证。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1 .实证模型构建本文选用双重差分(DlD)方法定量分析番第引入对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影响.DID是用于进行公共政策评估或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的常用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对比(受到影响的)处理组和(未受膨响的)控制组在政策或项H实施前后的变化来识别政策或项日影响。与传统的OLS估计相比,DID能更好地降低由内生性样本选择问就导致的参数估计偏误,提高参数估计的可信度。本文将番郭的引入时间作为外生的冲击变量,通过对比不同省份番着引入前和引入后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来估匏番薯

13、的引入对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贡献。建立计量模型如下:lYit=Sit+Xit+proi+pt+it(1)其中,i代表省份,t代表具体的年份,丫it代表在t年i省的人口密度。龄关键的解样变量是虚拟变量Sit,代表番郛是否在t年i省引入,若引入则为1,否则为0。因此a可以衡量番薯的引入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Xit是控制变量,包括玉米的引入时间、战争、自然灾吉和传染病。其中,衡量玉米引入时间的方法与番第相同,用各省引入玉米最早见于记载的时间作为玉米引入时间的代理变量。据Chen的研究,作为与番薯在同一时期引入中国的美洲作物,玉米的引入对明清时期我国人口的培加有显著的正向效果5,因此本文将玉米在各省的引

14、入时间也加入模型中。同样地,马铃第也在同一时期传入我国,Joel和Qian等的研究都表明,马玲第的引入对爱尔兰和全世界的人口增长有正向贡献12.但根据我国马铃普传入后具体的传播情况来看,其传播速度较慢,直到清末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种植,因此对明清时期的人口增长贡献有限,故没有将马铃郭的引入时间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在马尔彼斯人口理论中,战争、自然灾害和传染病这三者均对人口密度的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本文在回归中也控制了这三个变量。此外,Proi和Pt分别代表省份固定效应和时间趋势固定效应,it是干扰项。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本文构建了一个历史数据集,来源于古籍、历史统计资料和地方志,时间横

15、跨三个世纪,区域包含17个省份,分别为广东、福建、云南、浙江、江苏、四川、广西、江西、湖北、山东、河南、湖南、陕西、河北、贵州、山西、安徽,茶本涵盖了当时种植番郛的省份,从而可以保证能够更准确地量化番郭的引入对人口的静响。注:资料来源丁各省地方志.番薯引入时间.检验番薯引入对人口影响的最理想方法是获得番薯引入的精确时间和种植面积及产量,但这部分数据目前尚不可得。因此,本文用各省引入番弗最早见于记载的年份作为番薯传入该省的时间。番第见于记载的年份数据通过整理地方志直接或间接获得。事实上,从宋朝(大约960年)开始到清朝末期(1910年)共出版了8264本地方志,并且平均每23年出现1本地方志。中

16、国的地方政府,无论是省级,地区级还是县级,都有出版地方志的传统,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详细事务都会精心编撰,这也是地方志经常被认为是当地百科全书的原因,所以本文定义番善引入各省时间的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可靠的.表1显示了各省番薯见于记载的年份.根据各省引入番薯的时间设置虚拟变址,即当年该省是否已经引入番薯,该虚拟变fit也为本文的自变址。人口密度。该变量为本文的因变量,计算人口密度的方法为各省人口数量与该省土地面枳的比值。人口数量数据来自明清时期23个年份、横跨1393年至1851年,具体摘臼曲树基的中国人口史和严中平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土地面积数据来源于梁方仲的中国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统计O本文在数据的搜桀和选择时,也特别注重人口数据的真实性。根据中国人口通史中的记栽和分析,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人口统计的范围有所变化。姜涛也证实了这一点13。对于此,西树基在其书中详细讨论了明朝人口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