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022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艾华税法3版知识考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税法概论一、税法要素及作用(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指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税法属义务性法规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二)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

2、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1)权利主体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2)权利客体权利客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2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税收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3、税收法律事件和税收法律行为,税收法律事件是指不以税收法律关系权力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件。税收法律行为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在正常意志支配下做出的活动。3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形式和方法是很多的,税法中关于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构成偷税、抗税罪给予刑罚的规定,以及税法中对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征税处理决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出诉讼的规定等都是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直接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不能只对一方保护,而对另一方不予保护,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就是对义务承担者的制约。(三)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

4、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1 .总则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2 .纳税义务人(或称纳税人)纳税人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既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是基于法律规定享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我国的法人主要有4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是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前者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收取费用

5、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3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称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可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行为等五大类。4 .税目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5 .税率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1)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比例税率

6、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我国现行税法将差别比例税率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产品差别比例税率,二是行业差别比例税率,三是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在级数较多的情况下,分级计算

7、、然后相加的方法比较繁琐。为了简化计算,也可采用速算法。用公式表示为: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数额X对应当级适用税率-当级速算扣除数本级速算扣除数二(本级税率-上级税率)X上级课税对象最高数额+上级速算扣除数(3)定额税率。即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4)超率累进税率。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6 .纳税环节主要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情况。狭义的纳税环节特指应税商

8、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7 .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税法关于纳税期限的规定,有三个概念:一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二是纳税期限,即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时间。三是缴库期限,即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8 .纳税地点主要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9 .减税免税主要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者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10 .罚则主要是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11 .附则附则一般都规定与该法

9、紧密相关的内容,比如该法的解释权、生效时间等。(四)税收法律分类1 .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税收基本法也称税收通则,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在税法体系中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税收制度的性质、税务管理机构、税收立法与管理权限、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征税机关的权利和义务、税种设置等。税收普通法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实施的法律。2 .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10、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3.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和资源税税法(1)流转税税法。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税(2)所得税税法。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法。(3)财产、行为税税法。主要是对财产的价值或某种行为课税。包括房产税、印花税等税法。(4)资源税税法。主要是为保护和合理使用国家自然资源而课征的税。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均属于资源课税的范畴。4.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

11、家的内部税收制度。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一般而言,其效力高于国内税法。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5.依据税收归属和征收管辖权限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管理,如消费税、关税等为中央税。(2)地方税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为地方税。(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收入,目前主要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管理。如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6.依据计税依据的不

12、同,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1)从价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税种。(2)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实物数量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税种。7.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不同,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I)价内税是指税金作为商品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2)价外税是指税金作为商品价格附加部分的税种。8.依据税收负担是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1)直接税是指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一般不存在税负转嫁的税种。(2)间接税是指纳税人与负税人往往不一致,一般存在税负容易转嫁的税种。(五)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 .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

13、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2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税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关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制定所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和章程。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民法调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平等、等价和有偿。税法明显带有国家意志和强制的特点,其调整方法要采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但两者之间又有联系,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税法与刑法有本质区别。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两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税法和刑法对于

14、违反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但应该指出的是,违反了税法,并不一定就是犯罪。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情节是否严重,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则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税法与行政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另外税收法律关系中争议的解决一般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税法与行政法也有一定区别。与一般行政法所不同的是,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无偿单方面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备的。另外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税法则是一种义务性法规。(六)税法的作用1 .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2 .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

15、手段3 .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4 .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二、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税收立法原则是指在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贯彻这个原则,首先要求税收立法必须根据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也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税收分配理论。其次,要客观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也不能盲目抄袭别国的立法模式。(二)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就是要体现合理负担原则。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税收负担能力上看,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二是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由于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应多纳税,反之少纳税。三是从税负平衡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三)民主决策的原则民主决策的原则主要指税收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税收法律能体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讲,就是必须贯彻法制的统一性与因时、因地制宜相结合。只有贯彻这个原则,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全国统一性要求,又能适应各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法。(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税务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