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94074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内容摘要:共产党宣言是一部伟大著作,但其中也有可推敲之处。本文对“消灭私有制”、“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二“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等三个论断,作了具体辨析。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私有制;阶级斗争;统治思想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基督徒对待圣经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一问题至今未能解决。例如,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和传播促进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觉醒和斗争,深刻影响了过去一个半世纪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罕见的巨大作用。不过,如此伟大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否“句句是真理“、再无可推敲之处?我们对

2、它的理解和应用是否完全正确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力求秉持科学态度,试对其中三个重要论断作些具体分析,坦陈一孔之见,就教于理论界同仁,以期矫正那些不尽科学之处,同时又坚持应当坚持的东西,求取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克服教条主义影响。一、关于“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个论断的影响极其广泛深入,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思想烙印。而中国的现实是,我们在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包括私营经济,理论与实践反差很大。这使许多人包括不少高级干部感到十分困惑,有些私营企业家甚至由于担忧被消灭而把资本转移到国外。如何科学地看待共产党宣言的这个

3、论断呢?一方面,这个论断具有一定合理性:一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被更高级的所有制所代替。这是客观的必然趋势。用宏观的历史大尺度衡量,这个论断是正确的。二是人们之间仅仅由于占有身外之物生产资料的不同而造成贫富、贵贱等差别是不合理的,应当加以消灭。三是在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改变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所批判的原始野蛮的资本主义总体上已被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所取代,增加了关注公众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等很多新因素。这也表明该论断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另一方面,这个论断也有值得研究之处:第一,消灭私有制需要一定的社

4、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在共产党宣言问世的1848年,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此,恩格斯晚年曾经坦率地承认过。他在1895年公开发表的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所写的导言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这就彻底证明

5、了,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口即使在恩格斯撰写这篇导言的1895年,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依然比较遥远,消灭私有制远未成为现实。共产党宣言断定,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消灭它。而历史事实是,直至16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处于“青春期因而生理和心理一度失衡”的上升时期的自由资本主义当作了衰老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多国实践还表明,共产党宣言关于“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也是过于简单的设想,而这又是作为“实践的党纲”和“最近目的”即近

6、期奋斗目标提出来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很多超越阶段的“左”的政策与这个理论缺陷不无关系。例如,在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然并不具备消灭私有制的条件。可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曾经利用国家权力强制消灭私有制,企图“让私有制绝种“,事实证明效果是不好的。还需指出的是,共产党宣言所要消灭的私有制是专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新中国建立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尚很弱小,更未阻碍生产力发展,我们却要把它连同农民、手工业者等劳动者的小私有制一起消灭,甚至以后者为主要对象,存在着对共产党宣言的严重曲解和误用。在中国现实国情的条件下,过分强调“消灭私有制”,并且把它当作当前甚

7、至“一穷二白”条件下可以立即实行的行动纲领,不仅是理论脱离实际,而且会严重阻碍和破坏中国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即使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客观趋势都是实行混合所有制包含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各种经济成分包括私营经济都有长期发展的广阔空间。所以,完全不必担忧所谓“共产”问题。而且,消灭私有制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抛弃和替换,而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辩证否定过程。一方面,要保留私有制中所有者对其资产关切度高、有人真正负责的优点。私有制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灭,这大概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归大堆式公有制经济之所以失败,根源之一就是资产关切度低以至无人关

8、心和负责,因而损失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又要克服私有制的经济规模小、私人能力有限、彼此利益容易抵触等缺陷,利用公有制经济特有的集体协作、收益共享、规模经济等长处。因此,未来社会的所有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或私有制,而应当是私有制和公有制合理因素的辩证综合,体现出二者的“杂交”优势。这可能更接近资本论的设想: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2。这种新型所有制,在当代世界的股份制经济中已经初露端倪,而它的成熟和扩展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二,在共产党人的理论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目的,而消灭私有制是手段,后者从属于前者,把共产党人的理论归结为手段不够妥当。恩格斯晚年曾经说过,如果要用

9、一句话来描述未来社会,除了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就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3。这句话显然比“消灭私有制”更有资格代表共产党人的理论。恩格斯的话实际等于修改了共产党宣言的上述观点。马克思主义者经常把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也说明了人的自由发展的核心地位。有学者说,提出理想目的比较容易,古今中外的圣哲先贤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提出过不少美好理想,而关键是找到现实的力量和道路。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就是现实的道路。还有人说,设想天堂的存在并不费力,而真正的困难在于找到通天的云梯。这些话固然不无道理。但是,形形色色的理想目的、天堂是有正误优劣之分的,不

10、能等价齐观。如果目的是虚幻的,譬如许诺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那么,使用任何手段都将徒劳无益;而以“一切人包括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无疑比其他理想更科学、更现实。4它以人本身而非其他物为中心,它源于人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本性,最符合人的利益;它既是终极性目标,又是不断趋近的过程,因为这里的人是现实存在的,他们的自由可以逐渐扩大,并且可以实际测量。换言之,共产主义既是崇高理想,又是现实走向,它就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后一意义不应被忽略。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教条主义地理解“消灭私有制”以及马克思、列宁的相关论述,我们往往把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当作目的和天堂,把公有制看作是社会主义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

11、,进而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集权体制,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票证经济”)和全面控制状态,人们的实际自由水平和能力并没有多少扩大,在某些方面反而还缩小了,严重地背离了实现“一切人包括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个根本目标。进一步说,在人们的实践中,相对而言,尽管手段也很重要,离开它,目的只是空谈,但目的、目标毕竟是第一位的,道路、云梯等手段终归是为其服务的工具,只有效力于目的,手段才有意义。这个基本关系不能颠倒。如果明确了目的和目标是第一位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拓宽视野,重新审视各种手段,符合者坚持之,不符合者改革之,还可以选择和创造新的手段。譬如,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迄今所实现的发展,都没有采用

12、消灭私有制的革命手段,而是采取了改良私有制的渐进做法:经过各个阶级和阶层之间长期的博弈和斗争,它们在处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这对矛盾的过程中,允许劳动者建立自己的组织(工会、政党等),伸张自己的正当权利,并予以维护;在保护资本所有者合法权益的同时,限制他们的特权和霸权;保证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公共福利,鼓励劳动者创业,试行劳动者持股,促进人们在阶层之间的流动和交融;依法行政,制定和实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公平竞争法,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遗产继承税、赠与税等,将社会关系纳入法治的轨道。其结果是,这些国家人民群众的自由水平和能力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它们改良私有制的这些做法,对于我国现阶段具

13、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关于“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中说:自原始公社解体即有文字记载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毛泽东据此发挥道:“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J5有人问,应当怎样理解共产党宣言的这个论断,我国现阶段是否仍然属于这种阶级斗争的历史?首先需要弄清阶级斗争概念。按照一般理解,阶级矛盾包括对抗性阶级矛盾与非对抗性阶级矛盾两类。所谓阶级斗争是专指对抗性阶级矛盾即根本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冲突。我国现阶段不存在根本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因此,也不

14、存在完整形态的阶级斗争。当然,还有极少数严重危害社会的分子、社会渣滓,人民群众同他们之间的斗争具有对抗性质,属于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但它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存在,仅居次要地位,不能夸大它。不要把阶级斗争当作一般意义的斗争来理解,作过于宽泛和随意的解释,以为有阶级差别和矛盾,就有阶级斗争。例如,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以及它们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但这些矛盾总体上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即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属于阶级斗争。现在,我们对共产党宣言的这个论断做些具体分析。一方面,它有很大的历史合理性和客观根据。其一,在1848年的英、法、德、意等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正处于原始野蛮的

15、发展阶段,不少资本家的剥削严酷,很多工人处境悲惨,无产者同资产者之间经常爆发剧烈的冲突,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阶级斗争非常尖锐。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这个论断的社会背景。其二,在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也时常发生严重冲突,直至酿成震惊遐迩的奴隶暴动、农民起义,它们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但另一方面,这个论断也有需要商榷之处。第一,这个论断突出强调了阶级之间的差别、对立、冲突的一面,而比较忽略阶级之间的同一、互助、合作的一面,这在阶级矛盾激化的特殊时期虽然具有很大合理性,但在整体上是有偏差的。因为阶级是随着生产发展而来的分工的产物,而分工与协作是同一问题的两面,二者互相依存,

16、缺一不可,它表明各个阶级之间也存在着协作和互补的关系,不同阶级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只讲对立,不讲统一,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我们党业已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强调这一点更为重要。譬如,在当代中国以至世界,工人和企业主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他们之间既存在占有财产多少、收入高低、支配与被支配等差别和矛盾,同时,他们之间又有很大的互补性。这主要表现为企业主为工人提供生产条件和就业机会,使其劳动潜能发挥出来并得到相应的报酬,而工人则使企业主的资本和经营管理才能得到利用,并为其创造一定的利润。换言之,他们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互利的一面。如果不加节制地一味斗争,只会两败俱伤,损害所有人的利益。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显然是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在法治框架内,力行劳资两利、合作共赢。当然,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我国现阶段,打工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