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杜甫《阆山歌》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杜甫《阆山歌》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杜甫间山歌赏析周山歌唐代杜甫闽州城东灵山白,闽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注释间州二句:点出闽州名山及其方位。灵山在间州城东北十里,传说蜀王鳖灵登此山,因名灵
2、山。玉台山在向州城北七里,上有玉台观,唐滕王(李元婴)所造。杜甫另有玉台观诗。灵山:T乍雪山。玉台:T乍玉壶。松浮:指松枝在摇动。江动:指江水在涌动。未:T乍已.根:石根,亦即山根。江流汹涌而石根不崩,安知不是有鬼神呵护。所以浦起龙说:那知其无,正见其有。气:气象。嵩华: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敌:匹敌,即草敌虚岚翠之敌。是说灵山、玉台可与嵩华并高。见向山而联想嵩华,已逗下中原未归意。中原:地区名。广义指整个黄河流域,狭义指今河南一带。此指前者。格斗:指安史之乱。应结句:T乍应著茅斋向青壁。茅斋:即曾由间中后人建存于古城内的“杜甫草堂。著:T乍看。青壁:即石崖。青表其色,壁状其峭。译文闽州城东的灵
3、山呈现一片白色,而间州城北的玉台山则一片碧绿。松树上浮着欲尽不尽的云彩,江浪摇动着将崩未崩的石头。虽然这里人也祭拜祖先,可当地的子孙后代却从来没有与祖先灵魂相会。虽然世界上没有鬼神与人能真正相会,但这里的祭拜盛况可与嵩山、华山的清明活动相匹敌。中原地区的战争尚未结束,应建个茅屋来把青纱幔挂于屋址的墙壁上。赏析惆州城东灵山白,阑州城北玉台碧。惆州是说明地名,当时阑中人已在被唐玄宗赐为仙穴山的灵山祭祖祭神,用大量的白花、白幡挂放于满山、满坡、满树枝,映衬得此山一片片白色而象征灵山白。城东城北,是在介绍相关的地理位置;灵山、玉台,是专指具体的地方;白、碧,是在以景喻事。这两句叙述了间中当地的清明祭祀
4、活动之事。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两句是针对第一联从现实性出发所记载的闽中当地清明节祭祖活动之盛况。松浮欲尽,是指松枝在摇动中“想把本不属于松树的什么东西摇开。可能把一些由唐代向中人在清明节有人先挂在松树上的白花(诗中喻为白云)、挂在松树上的青纱(诗中喻为乌云)摇散、摇落,但又有后来人在清明时节陆续再在树枝上挂上白花或青纱,让阖中的灵山与玉台山的松树上在这段时间内,能较长期存在着可拟为白云或乌云的白花和青纱,故而能不尽云。接着以唱叹的语气写出江面的盛况。唐代向州盛大持久的祭祖、祭天、祭神、祭亡灵的活动,因不少仪式是官民共同参与,来自陆路与水路的敬拜者络绎不绝:在山祭山神,在水祭水神,在庙
5、祭祖宗,在宇祭上天;这一因船只在江面涌动、陆上又有吹打弹唱而震得岩体欲崩的群体性民俗活动,能震撼目击者的心灵。第三联上句那知根无鬼神会中根与”鬼神均与清明节的活动有直接关系,与杜臆所释惆中山多仙圣游迹相符合。下句已觉气与嵩华敌的诗意不是在讲I闻山的山势能与嵩山和华山的高度相似而可敌,仍然是描写I闻山清明祭祖活动的空前盛况与磅礴气势。上句中“那知根正好与下句已觉气成为一问一答的对应;而无鬼神会和”与嵩华敌的描写,也是对应式的自问自答。这就是杜甫以闽山歌来记叙阑中清明祭祖盛况之诗歌中所表现来的睿智。最后,中原格斗且未归”是表达诗人在参加向中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中,仍不忘记国家的大事。杜甫一直关注着国家
6、大事,即使他在参加向中的清明祭祖活动以及写其闽山歌之际,仍在牵挂着不稳定的中原局势。此时身在向州,耳闻目睹周中人民爱祖爱国的民俗与热情,诗人表明自己也要与向中人民同忧同思同作同为“应结茅斋著青壁。这个结句有几层大意:第一,在叙述与感叹中认为自己不能只是一个清明活动的记录者,也同时应当以行动来表示爱祖爱国翕旨在自己所居茅屋的墙壁著上表示哀愁的青纱,也是一番衷肠的诉说。第二,诗人从闽中清明祭祀活动中所领会爱祖爰国民俗”的画境,和他要求一首诗所应达到篇终接混茫的诗境是近似的、相通的。第三,篇首的“灵山白”与篇末的著青壁,-白-青,又呈现出白花与青纱的对仗。这般前呼后应的诗歌结构,强烈地显现出阖山歌写作于清明时节的祭祀文化的风格。杜甫在间中的时间虽然不长,创作的诗篇却不少。就创作的速度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高产期。这首闾山歌专咏闽山之胜,它与阑水歌一起成为杜甫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